APP下载

阳朔阿丽拉糖舍从旧厂房转化为亚热带酒店

2018-12-06

城市地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阳朔客房泳池

左右页图:阳朔阿丽拉糖舍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前身为一家制糖厂的老旧厂房,经过著名建筑设计师董功的巧妙设计和改造,如今已经成为漓江畔的一座功能齐全、颇具特色的酒店,在当地的喀斯特地貌中熠熠生辉。

最近几年在大陆建筑界,建筑设计师董功的“直向建筑”无疑是活跃而引人注目的,最近在广西阳朔落成的阿丽拉糖舍酒店,可以说是“直向建筑”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董功在空间上倾向于几何的处理,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几何形体的直接呈现和表现,其建筑也隐含有密斯、柯布西耶等人的影子,在阳朔阿丽拉糖舍之前,董功已经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多少都体现了“直向建筑”的设计理念。

阳朔阿丽拉糖舍,原址为一家具有历史感的糖厂,属于民国时期创建的猫儿山糖业公司。建国以后经历过一系列的改建、扩建,后来又逐渐荒废。现场保留的一幢厂房,一楼被改造成了纪念馆,里面陈列着60年代末设计的图纸,每一张图纸上面,都留有用粗黑体撰写的毛泽东语录,而当年手工制作的图纸,每一张都清晰明了,字体工整,充满了手工制图时代简洁的美感。

喀斯特山水中的酒店建筑

位于阳朔县城附近,靠近书童山不远处的阿丽拉糖舍,紧靠一条通向兴坪的县级公路,周围是喀斯特地貌连绵起伏的群峰,漓江就在此处的另一侧穿过。董功根据用地特征和现场保留的几幢老建筑,将酒店划分为几个功能板块,沿公路纵向的场地布置独立的客房区;几幢老厂房,则改建为前台接待、酒吧、咖啡馆、餐厅、纪念馆以及商店等服务用房;前台接待与客房区之间,设有开敞的连廊;中心水池景观区一侧的两幢别墅,位于客房楼的对面;而在客房楼和一侧的山脉之间,有一个圆形的亭子,通往地下的桑拿健身中心;在一组保留的老建筑后面,则是露天泳池区域,泳池面向漓江,掩映在群峰之中,原工业厂房的两排结构柱廊,被保留下来,成为泳池区域的边界。

阳朔阿丽拉糖舍,董功在空间序列的安排上应该是做了慎重的推敲,以便形成客人期待中的意外和惊奇。比如,酒店的入口位于客房楼中间偏左的位置,进入酒店区域后左拐,是汽车和行人通道,往右则通往地下车库入口,酒店入口通道和客房楼之间,是花格墙和竹子形成的屏风。从入口大门行驶或步行一段距离,视野便豁然开朗,客房楼、老工业建筑以及别墅区,围合着中心的水池景观区,这个开敞空间的周围,群峰环绕,景色极佳,成为酒店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场所;而穿过几幢保留的历史建筑,就是面向漓江的露天泳池区。蓝色的泳池、优美的漓江、连绵的群峰、富有仪式感和序列感的结构柱廊,营造出酒店空间体验的最高潮。

在阳朔这样一个景色优美,又有一定文化沉淀的地方从事建筑设计,如何处理现代与传统、本土与地域的关系,确实需要每一个建筑师做出选择,而有关阿丽拉糖舍的定位,董功是这样思考的:“它当然是一个当代的建筑,我不太认同我们要去复古,当代建筑就应该有当代的品质,它的空间性以及居住的舒适性。但它同时又处于这样一个山水环境中,阳朔有很强的人文色彩,所以它们之间是有一些张力和互动的。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混凝土砌块、竹膜混凝土等材料,其实对于施工队来说都是比较新的东西,从设计方面来讲,我们也不是为了新而新,这些东西是在老糖厂的源脉上慢慢衍生出来的,比如说我们用混凝土砌块是因为砖的关系,用竹膜混凝土是因为阳朔有很多竹子,是跟地域的关系……”

客房楼:从平面到外观的开放

面向中心景观区的五层客房楼端部入口,是一个由花格墙、清水混凝土墙体、水平结构板、钢结构柱廊、自由布置的洞口一起构成的开放的流动空间。干净利落的垂直墙体,出挑深远的水平板以及一排纤秀的钢柱,多少具有一些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风韵。其中的花格墙,除了界定、围合出客房楼入口的空间外,还形成了强烈的光影效果和丰富的具有节奏感的立面肌理。

董功的阳朔阿丽拉糖舍,在房子建造方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建筑的墙柱,全部为条木模板的清水混凝土,它们形成了建筑统一的立面材质和近似的色彩基调;二是在建筑的外立面,开创性地使用了一种新的花格墙。花格墙由450×150×200的预制花格与大理石方块逐层搭接而成。这些外走廊上的花格墙,既保证了通风,也遮挡了强烈的日照,并隔绝了部分公路上的噪音,它在建筑内部形成的光影效果和空间肌理,赋予建筑一种强烈的个性和亚热带特征。这些花隔墙不但用于走廊,还使用在客房阳台、连廊和庭院空间的围合,成为建筑外立面最显著的特征;三是在客房楼的设计中,董功将中间用于垂直交通的楼梯空间进行扩展、错位和拉开,以形成一个独特的公共体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董功还插入了一个用钢结构与竹子建构的大尺度竹棚,上下错动并贯穿前后,给这个脱开的、类似缝隙的公共空间以及方正严谨的客房楼,带来了一种变形和变异,看似简陋、粗糙的外表,却极大丰富了建筑的形象和视觉构成。当阳光从空中照射下来,上下穿插的竹棚,在墙面、楼梯、地面留下了生动的光影。

左右页图:客房楼位于中心景观区,是酒店的主要功能建筑之一。在这里的公共体验空间,设计师插入了一个用钢结构与竹子建构的大尺度棚架,其上下错动、贯穿前后;楼中的走廊的宽度扩展了一倍,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内部空间。

在客房楼设计中,除了中间的楼梯通过拉开变为公共空间外,在外走廊的处理上,董功将以往常见的一条走廊的宽度扩展了一倍,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内部空间变化。比如走廊紧贴一侧的客房时,走廊外侧则设置了一条贯通上下楼层的直跑楼梯,楼梯与走廊之间,采用带方格小洞口的混凝土墙体作为分隔。而在其他客房部位,走廊则外移至外墙,通过短天桥,连接每一组客房入口。每层上空的这些走廊空间,形成了视觉上的上下贯通,设置在屋顶的倾斜天窗,则向走廊内部倾洒进明亮的光线。

在走廊材料和色彩的处理上,基本以灰白调子为主,在吊顶部位,加入了木色的铝合金格栅,走廊的栏板全部为透明钢化玻璃;楼地面则铺设灰色的预制水磨石块,预制花格和大理石组合的花格外墙,使得空气自由地从室外穿越进入室内,在走廊这种以往单调的交通空间,董功通过材料和细节的把控以及较高完成度的施工,提升了整个客房楼内部的空间品质。

客房楼面向山脉的一面,全部设置了客房阳台,通过水平结构梁和阳台之间的混凝土墙体,划分出一个又一个阳台凹形空间;阳台的一侧设有花格墙,栏板为安全玻璃,以最大限度地与周围的景观形成视觉上的贯通。建筑脱开之处,钢结构、竹棚穿越而出,看似简陋的外面,蕴含着空间肌理的变化和设计的理性和克制。

左右页图:别墅区前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花格墙,围合出院落空间,而每个院落空间各置上下层两套别墅;长方形的泳池面向近处的漓江和远处群峰,池中倒映出壮丽的山色和天空。

别墅与中心水池景观区

客房楼对面的别墅区,由两幢两层的坡屋顶房子构成,相互之间成L形布置,面向中心的水池景观区。别墅的前部,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花格墙围合出院落空间,院落的入口设置木质的推拉门,每个院落空间,上下层各设置两套别墅,形成一个标准的别墅单元,数个单元相互拼接,形成独立的建筑单体。每个单元的院子,在一侧设置了上下联系的开敞楼梯,楼梯和别墅脱开,通过垂直墙体,形成丰富的院落空间,院子种植竹子和其他植物,每个别墅单元入口通道的上方,是楼梯上至二层别墅的通道平台。

别墅楼的设计,在立面构成上,沿用了客房楼的手法,除了花格墙外,坡屋顶和客房楼一样,在面层采用了小台级处理,逐渐形成双坡屋顶;立面除清水混凝土和花格墙外,面向院子一侧的墙体,还采用了灰色的长条形石材。其中一幢别墅楼的端部,设置了和主体脱开的清水混凝土墙体,通过墙体悬挑的水平板以及墙体上的洞口,形成了一个陈列的开放空间。

位于中心水池景观区一侧的两幢L形别墅,与镜面水池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倒影关系,水池区域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步行道,步行道从两侧向下倾斜,中间为下沉的小型广场,随着步行道的逐步降低,人的视线刚好可以水平地观察到水池的表面,地面似乎消失了,别墅的倒影也因此几乎和真实的主体连结为一个整体。水池之间下沉的庭院,设有木质平台和条状坐椅,并种植有一株大树,靠近别墅区的L形水池,在下沉庭院的边缘,还设置了跌水,两只自由自在的水鸭,就栖息在这一片水池之上。

历史建筑和泳池区

阳朔阿丽拉糖舍,是由原糖厂蝶变而来,现场保留的数幢老建筑,被改造成了酒店的各种功能空间,这些老建筑和新建的酒店建筑形成了一种对比,风格上虽然无法调和,但也呈现出了建筑的一种本质,那就是合理、低调、朴素,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那个年代的建筑美学。这些历史建筑,大都由青砖和木构架屋顶构成,其中被改造成前台的老建筑,房子的中间设计了一个圆形的下沉休息空间;一侧的服务总台后面,连接着通往客房楼的连廊和管理用房。一幢靠近山体的老建筑,一楼被改造成了纪念馆,楼上则是餐厅和包厢。而一个以前的小锅炉房,则增加了一个上层空间,成为一个小商店和小型图书馆;另一幢大锅炉房,则被改造成了一个酒吧,地上的混凝土设备支座,被保留了下来,吧台则利用了原来下沉的设备基坑,主要的座位区通过钢结构抬离地面,以反映原有的室内空间。

室外的露天泳池区和室内酒吧基本在一条纵向的轴线上,只是轴线因场地原因,稍稍有所偏移。泳池呈长方形,面向漓江和景色壮丽的群峰,倒映出周围的群山和天空。站在泳池区域靠近漓江边缘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书童山和清澈奔流的江水。而泳池所在的区域,原有厂房两侧,高大的结构柱子和水平梁被保留下来,既限定了泳池用地的边界,也形成了一种向前延伸的透视感和仪式感,而更衣、卫生间等附属用房,则位于掩埋在泳池靠近山体一侧的地下室里。

左右页图:设计师保留并充分利用了原来的一些老建筑,将其改造成餐厅等公共空间,此外还设计了一个斗笠状屋顶的圆形小建筑,从其入口通过楼梯而下到地下一层,可前往内埋式的桑拿健身区。

左右页图:设计师保留并充分利用了原来的一些老建筑,将其改造成餐厅等公共空间,此外还设计了一个斗笠状屋顶的圆形小建筑,从其入口通过楼梯而下到地下一层,可前往内埋式的桑拿健身区。

桑拿健身区与光的空间

在客房楼与山体之间的室外庭院,董功在草地上设计了一个圆形的斗笠状屋顶的小建筑,仍然是清水混凝土梁柱和花格墙的组合,因为圆弧的原因,花格墙采用青砖上下错位砌筑。从前台区的室外柱廊,有一条小路穿过芦苇丛,直通这个小建筑,一个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方盒子,成为这个房子的入口,建筑外表朴素简洁,和周围建筑的风格一脉相承。建筑内部,一个圆弧形的楼梯向下延伸到地下一层,实体的混凝土栏板,让这个楼梯具有雕塑感。室内斗笠状的屋顶,一个让人意外的圆形洞口,向这个小空间倾洒进明亮的光线,它与建筑周围穿越花格墙的光线一起,形成了某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而有关这个屋顶上的采光圆洞,多少都会让人联想到意大利万神庙穹顶上那个著名的圆洞,它穿越了两千年,依然散发着让人怦然心动的魅力。

从这个小建筑的入口,通过楼梯下降到地下一层,在圆形平面的中间,董功布置了一个可以蓄水的锈钢板圆盘,既作为和屋顶圆形洞口空间语言上的对应,也承接了从洞口进入室内的雨水,两个圆形,一个实体,一个虚空,在环绕的楼梯之内,这个小天地也仿佛暗示了日月的升起和落下,宇宙的循环与博大。在这个圆形的空间,一条通道延伸到内部的桑拿健身区。

在阿丽拉糖舍里,空间与光线的处理,应该也是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除了桑拿健身区这个让人意外的空间外,在主入口区的连廊,董功同样通过建筑空间的构成,通过墙体和水平板,组合、切割出这种可以看到天空的空间。在这个项目中,结构建构的手段,全部统一在一个体系之内。比如无梁楼盖的运用,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墙柱和楼板,标准的预制花格和花格墙上的大理石块,地面的预制水磨石,钢与竹子的大量运用,木色格栅和室内的木质墙面,这些都成为阿丽拉糖舍重要的构成元素。董功在阳朔阿丽拉糖舍的设计中,在坚守自己设计理念的同时,也成功地找到了亚热带现代建筑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猜你喜欢

阳朔客房泳池
阳朔山间,田园如歌
阳朔凤凰山水尚境时尚艺术中心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中国主题客房发展现状及未来出路研究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广西阳朔县 秀领天下美
泳池派对
无烟客房真的无烟吗?
纽约有家“图书馆饭店”:有60间客房6000本藏书
杀人的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