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流通视角展开的我国区域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测度研究

2018-12-05高倩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测度可持续发展制造业

内容摘要:本文就两个问题展开分析,问题一为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问题二为如何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测度。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已有成果并与研究团队掌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制造业为主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目标,从流通效率与流通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并论证了单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与多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基于这两种测度体系,提出了满足制造业发展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六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论证,确定了各区域发展的强弱可持续性,并为弱可持续性区域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 强可持续性 弱可持续性 测度

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是采取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测度。对于该类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少有涉及。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从流通效率与流通效果进行的研究更加乏善可陈。之前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出现四种割裂式的研究倾向,第一种研究倾向为侧重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代表性成果来自夏焰等(2016)、朱俊等(2015)。夏焰等(2016)就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质量之间的关联性展开分析,确定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对本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朱俊等(2015)就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质量之间的关联性展开分析,确定了适宜的职业教育规划与发展对本区域宏观经济的提升作用。第二种研究倾向为侧重于分析區域经济发展,从趋同性、结构性、耦合性等维度展开研究。趋同性的成果来自吕光桦等(2010)、覃成林等(2012),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式,分别从趋同性分析方法及我国长三角经济趋同性展开研究。结构性的成果来自王寿春(1999),以浙江地区为例,重点对浙江东北与浙江西南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为浙江产业升级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耦合性的成果来自霍影(2012),侧重于从效率入手,依托效率为核心的测度框架进行耦合性分析。上述侧重于区域经济的分析成果,未有涉及到可持续性的研究,是其不足。第三种研究倾向为侧重于从理论层面进行可持续性研究。代表成果来自凌亢等(1999)、檀菲菲(2015),前者是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已有成果的分析,后者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已有成果研究。二者都没有提出带有自创的分析方法以及针对实证对象的深入实证分析。第四种研究倾向为采用与其研究问题并不完全适宜的分析框架进行可持续性研究,代表性成果来自马明辉(2014)、彭斯震等(2014)。这其中马明辉对我国西北甘肃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上述四种割裂的研究倾向,此次研究尝试将其整合,整合的目标是不仅提出一种符合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测度方法,而且将该方法具体应用到我国实证分析中。由此为区域发展乃至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提升策略。

我国区域制造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测度理论研究

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国在20世纪末期给出了定义,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影响下一代及其后代的发展,称之为可持续性发展。此次研究中所提到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是基于该定义。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存在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前,对于全球变暖以及碳排放的认识全球范围内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即各国(地区)仅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进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于自身环境乃至他人环境的意识逐渐提高。因此,对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也有了深入认识。研究学者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深入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资源投入、人力投入等方面都提出了可持续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用量化方式表述可以简化为式1:

就式1而言,Ai为投入的第i种要素的数量(消耗量),Bi为第i种要素的生产量。这里的要素不仅包括投入要素,也包括资源投入、人力投入、资本投入等。αi为投入的第i种要素的转化率,βi为对应要素的吸收率。对于一般要素而言,转化率和吸收率均为1。人力投入、资本投入就具有这种双1特征。就碳资源要素而言,碳排放转化率和碳吸收率显然均不为1。在同一周期内,如果式1能够满足成立,则称其为要素i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在同一周期内,所有要素都能满足式1,则称该地区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在上述结构中,转化率与吸收率作为流通因子进行考量,对要素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分析。要素投入中,以制造业的产业要素投入为主进行。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业的经济总产出作为产出指标。以下如不特殊声明,所有的可持续性发展均以制造业为主进行。

考虑到宏观经济的多样性,即经济产出的周期并不唯一性,在进行可持续性分析中,不能仅以单周期作为衡量依据。因此,形如式2的可持续性条件就形成。在式2中,对于可持续性的衡量是以周期n作为依据。就整个n期内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定,如果满足约束,则称之为可持续性发展。比较式1与式2不难发现,二者并非相对孤立存在的。如果在整个n期内的每一期都满足式1,则式2是显然成立的;反之,则不然。因此,对于满足形如式1所述的可持续性条件,将这种可持续性称为强可持续性;对于满足形如式2所述的可持续性条件,将这种可持续性称为弱可持续性。

下面就如何依据这两种不同的可持续性进行可持续性测度体系构建进行深入分析。以上分析已经构建了两种可持续性发展,分别为强可持续性与弱可持续性。无论对于这两种可持续性中的哪一种,仅仅给出了测度体系的总框架。就细节实现则未体现。因此,这里将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可持续性进行测度细化。

对于指标体系构建,经典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对于确定的多种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测度权重分配的合理性与一致性。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人为设置权重的方式,不进行AHP分析。这种分析方式的代表方法有BSC法(全称为平衡计分法)。对于前一种分析方法,优点是可以人工设置权重,缺陷是设置的权重最终还是有人为因素;对于后一种分析方法,优点是能全面分析。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逐步递进性,以及人为观点对可持续性影响过于主观,因此采用第二种方法,以BSC方法为依据,构建多因素下的平衡体系。通过反复论证分析(在指标构建中,参阅了王春杨等(2015)分析成果,有效提高了指标设置的准确性与全覆盖性),并结合两种可持续性的最新认识,制定了体系结构表,见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到,构建的测度体系分为三级,依次为目标层、控制层、实施层。实施层指标作为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的最终实现依据。在表1中,一共分为六个维度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分别为能源可持续性、水资源可持续性、碳可持续性、劳动力可持续性、土地可持续性、资本可持续性。需要强调的是,这六种指标的权重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异性与替代性。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如果后续研究发现更加重要的指标,可以直接将该指标纳入到测度体系中,形成补充。并就该指标进行单独分析,基于单独分析结果同时与其它已有指标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即可重新确定强可持续性与弱可持续性。接下来,就以上述分析结果为依托,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整体分析。

我国区域制造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测度实证研究

如何具体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测度。在之前的理论分析中,是以单个对象分析为主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在多对象分析时,会出现多对象下的量级差异导致的分析无效化。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应采用量纲平衡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去无效化分析,具体见式3:

采用式3给出的形式进行处理后,用新得到的Ai与Bi作为区域内的整体对应指标值。这样对于量级差异化导致的无效性分析将不复存在。对于区域如何划分,在研究中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形式,将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以下如不特殊声明,研究对象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六大区域,具体见表2所示。

从表2结果来看,整个研究划分为六大区域,依次为华北地区、华中(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上述区域分别包含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个省、3个省、5个省(自治区)、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个省(直辖市)。

在确定了研究具体对象之后,再进行研究时间范围确定。考虑到研究的时效性以及研究数据的可获取性,整个研究选定的时间范围为1985-2015年。研究对应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各地区统计年鉴。基于该统计资料数据,并采用前述理论分析与去无效化分析结果,对我国六大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测度,得到了对应的测度结果,具体见表3所示。

表3给出的结果,对我国分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予以明确。就强可持续性发展性而言,华中、西北在研究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年份均不满足条件,处于强可持续性最差区域;华北、东北、西南在研究范围的部分年份(单年内)满足条件,属于强可持续性较好区域;华东在研究范圍的较大部分年份(单年内)均满足条件,属于强可持续发展最好区域。就弱可持续性发展性而言,华中、东北、西北在对应范围内均不满足条件,属于弱可持续性最差区域;西南在对应范围内部分满足条件,处于弱可持续性较好区域;华东、华北在相应年份内绝大部分满足条件,处于弱可持续性最好区域。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将我国六大区域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划分为三类层次区域。其中,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弱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类地区,但是这并不是说二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注意观察不难发现,华北地区的弱可持续性来自上世纪的发展,而华东地区的弱可持续性来自本世纪的发展,且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一直在保持中。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华东地区属于良好的弱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兼顾到华东地区发展的强可持续性,可以确定华东地区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双重可持续标准。

确定六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之后,对影响各区域(未实现弱可持续、强可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测度回溯分析法,定位影响各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指标。不难发现,影响绝大多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为“能源可持续性指标”、“碳可持续性指标”。华北地区随着宏观经济规模的不断提升,对能源的依赖性和对碳排放的依赖性逐步加强,在以GDP为指标的考量下,区域经济向好;在以可持续性指标考量下,区域经济恶化。这在居民生活的空气指数PM2.5和PM10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说明华北地区工业经济中依托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问题日益突出。与华北地区相比,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较弱的主要原因不仅有“能源可持续性指标”和“碳可持续性指标”,还包括“劳动力可持续性指标”。这说明上述两类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部分存在承接沿海地区落后产业的问题,而且劳动力(尤其是以高水平知识型劳动力为代表的劳动力)迁出,由此导致其劳动力可持续性发展无法支撑。在同期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区域政策不适宜造成的,但是将此次研究成果中的西南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西南地区的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均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充分显现,在西北地区显现效果较差。同一种政策在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域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解释只能是区域内部对政策的吸收与消化及利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区域发展出现极端化现象。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确定我国宏观经济整体战略方向是正确的。需要继续深入的工作是战略实施的优化,以及战略理解的深入。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工作一,充分认识我国制造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和“互联网+制造业”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点从发展结果的弱可持续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只有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才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性与对资源的消耗性。只有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能力,才能提升人民生活的福祉水平。工作二,继续保持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是深入发展的前提条件。从上述分析结果已经看出,我国区域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无论是强可持续性还是弱可持续性都存在这种差异性。因此,制定的各种政策必须基于现有的发展状态展开,决不能搞一刀切。工作三,区域分工应该更加明确,区域协同应该更加强烈。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非常显著。这种成功一方面是来自于华东地区的经济定位,另外一方面源于华东地区完善的内部分工协调架构。因此,其它区域应以华东地区为学习对象,深入研究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结构特质,优化产业协调处理机制与处理流程,理顺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工作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不动摇。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不动摇的前提基础上,以能源可持续性、水资源可持续性、碳可持续性、劳动力可持续性、土地可持续性、资本可持续性这六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强可持续性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托弱可持续性发展,逐步走上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由此提升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能力,从而助力中国经济整体向好。

结论

本文对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对该类问题研究存在割裂的研究倾向。这种割裂的研究倾向直接导致了两类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一类问题为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第二类问题为如何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测度。为了彻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并与自身所掌握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验证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测度体系。在完成理论论证基础上,以我国大陆地区为例,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六大分区域,通过单周期分析与多周期分析,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结构性乃至强弱分化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逆向回溯方法,就弱可持续性区域深入发展,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四点工作建议与意见。四点工作建议与意见中,围绕制造业如何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1.夏焰,崔玉平.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J].重庆高教研究,2016(5)

2.朱俊,杨慷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空间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5(1)

3.吕光桦,崔志强,史耀波,温军.区域经济趋同研究方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4.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5.王寿春.浙江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9(2)

6.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0)

7.凌亢,赵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12)

8.檀菲菲,陆兆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J].商业经济研究,2015(25)

9.马明辉.浅议甘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10.彭斯震,孙新章.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

11.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

12.王春杨,敖敏.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学论教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5(2)

作者简介:

高倩(1984.1-),女,汉族,山东沾化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测度可持续发展制造业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