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海珠,志愿童行

2018-12-05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刘康文

辅导员 2018年24期
关键词:海珠区红领巾少先队员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 刘康文

前不久,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的队员们走进“新海颐养院”,开展了“帅娃爱心志愿行,携手敬老幸福享”红领巾志愿活动。队员们唱红歌、说绕口令、表演舞大刀、进行诗朗诵,争先恐后地拿出看家本领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老人们在他们的围绕下,开心地欢呼、鼓掌,有一位老人还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红领巾志愿服务小社团

这是海珠区红领巾志愿小社团的活动内容之一。每逢节假日,全区各校的队员们都会活跃在社区之中:红星学校的队员们在敬老院服务老人;聚德中学的队员们在图书馆义务整理图书;江南外国语学校的队员们参与“我与晓港有个约会”社区活动;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晓港西马路小学的队员们参与慈善项目活动展示;菩提路小学、宝玉直小学、新港路小学、昌岗东路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第二十六中学、第四十一中学、蓝天中学、南武中学的队员们开展百家花市志愿义卖活动;还有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赤岗小学、逸景第一小学、晓园小学、新港中路小学、华怡小学、南燕小学、东风小学等学校的120多位队员及其家长投入到亲子志愿家庭“河流小侦探”活动中,通过河流保护宣誓、巡视河涌、检测水质、走访调研等形式,学习、宣传保护水资源……多年来,“小手拉大手,志愿一起走”这一海珠区红领巾志愿活动的目标从未改变,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东红领巾,幸福传万家”——海珠区中小学团队花市义卖活动

广州是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广州最亮眼的一张名片。为引导队员们从小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在服务海珠新型城市化建设和打造“志愿之城”示范区工作中有所作为,海珠区少工委自2013年开始,就以“幸福海珠,志愿童行”为主题,持续组织开展红领巾志愿活动。如今,仅各中小学在广州市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中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团队就有100多支,队员3120余名。

创新多彩志愿活动,提供多元实践岗位

海珠区少工委紧紧围绕“让公益成为习惯”的发展理念,打造身边的、可操作的、安全的、人人可为的校园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爱心帮扶类、公共服务类等多元实践岗位,组织队员们开展多彩志愿服务活动。

1.校园志愿活动。各校积极创设校园志愿岗位,成立“红领巾志愿服务小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名称、口号和标志,章程完善,管理规范,并在广州团市委“志愿时”服务网络管理信息平台注册登记,通过开展 “文明志愿小使者”“争当志愿服务小先锋”“志愿存折”等活动,让校园文明礼仪、环保、服务集体等内容,成为人人可为的志愿行动,并逐步形成了乐于志愿、便于志愿、快乐志愿的氛围。

2.社会公益活动。红领巾志愿者每周去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主动清洁乱张贴的小广告、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志愿小导游……他们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机构打造的“志交会”、青少年志愿服务“创益”大赛、“福袋传城”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在一项项活动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了生活技能和创造能力。

2017年海珠区“福袋传城”活动

3.弱势群体帮扶。海珠区少工委与社会公益机构携手,坚持开展志愿亲子家庭上门探访“海珠志爱餐”独居长者、帮扶“志愿在康源”残障人士、关怀“彩虹计划”病患儿童、关爱“坚持的希望”贫困重症患儿等活动,定期带领红领巾志愿者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活动,让志愿服务充满温暖。

据统计,仅2017年和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各校就有300人参与“海珠志爱餐”长者探访活动。仅绿翠中学就有100多人参与了“百家公益”重症患儿项目活动。

规范志愿活动参与模式,携手多个机构共搭成长平台

为减少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外活动的担心,增强对志愿活动的指导和管理,海珠区少工委通过多种方式搭建了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平台。

1. “小手拉大手,一起做志愿者”。海珠区少工委通过学校统一登记红领巾志愿者的家庭资料,还委托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他们进行后台注册,既解决了家长怕麻烦不愿意登记的问题,又创造了亲子一同参与活动、家长为孩子做榜样的机会,让更多队员及其家长有了做志愿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2.团、队联动,“志愿大篷车”活跃在大街小巷。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志愿驿站成为广州志愿活动的标志。为了让志愿驿站“动”起来,海珠区基立道小学联合南武中学等四所中小学共同设计了集运输、宣传于一身的流动志愿驿站,并为之命名“志愿大篷车”。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携手在海珠区的横街窄巷,以流动的方式送爱心、送服务、送宣传。如今,“志愿大篷车”的志愿服务活动已延伸至文化传播、自护自救、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海珠区已有10多所学校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共同践行“志愿大篷车”的志愿精神。

基立道小学的队员们开展“志愿大篷车”流动服务

3.校内外合作,彰显品牌活动。海珠区少工委积极为各校搭建与社会工作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和海珠区少先队优秀活动项目交流会,宣传海珠区少先队活动品牌,帮助社会工作机构寻找与学校品牌活动的结合点,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后,形成“你有活动我积极参加,我有活动你积极支持”的良性循环。目前,海珠区学校已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华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个社会工作机构或爱心团体合作,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科研实践为引领,提升红领巾志愿活动实效

红领巾志愿活动在培养队员和家长奉献精神的同时,促进了学校少先队活动品牌的形成,更成为落实少先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海珠区不少学校启动了与“红领巾志愿行动”相关的少先队科研工作。比如,基立道小学“少先队员社区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成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十二五”课题并顺利结题;工业大道中小学的“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机制研究”成为广州市德育规划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这些科研的过程和成果,正持续引领海珠区红领巾志愿活动的蓬勃开展。

家长志愿者带领队员们在赤岗街道开展“亲子小河长”活动

2017年至2018年,海珠区已有超过2500人次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积服务时数超过10000小时。他们的志愿服务形式也从简单的义务劳动,逐渐演变为参与爱心帮扶、社区治理、公共管理等多样化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在提供奉献、回报社会的志愿活动教育平台上,快乐互动、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海珠区红领巾少先队员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红领巾”是谁
智取红领巾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