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方法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运用

2018-12-05■曾

审计与理财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期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曾 瑛

前言

项目管理的主要方法有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和综合管理。而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运用项目范围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全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范围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运用

1.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对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完成整个周期所涉及的工作范围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而成本管理的前提就是项目范围的确定与科学的管理。一旦项目范围确定了,根据相关的成本计算规则,成本也就初步确定了。这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以后的成本基准线。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开始的项目招标书、投标书、工程图纸等都是确定工程范围的依据。

2.项目范围管理的方法以及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项目范围管理的方法包括范围计划编制、范围界定、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其中相对成本控制最为重要的是范围界定和范围变更控制。范围界定的输出关键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即根据项目目标将一个项目分解成易于管理的几个部分或几个细目,以确保找出完成项目工作范围所需的所有工作要素。

根据WBS结构图,制订出每个工作包的资源需求,如劳动力、原材料、机械使用、分包商以及相应的差旅交通费,根据资源需求和相应的资源单价就可以编制出成本估算和成本管理计划。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可根据WBS采用类比估算、参数模型、自下而上的成本估算方法。与此同时编制出的成本管理计划则说明如何管理成本偏差,它从资金的角度反映了项目的范围,并运用范围的管理方法来间接地管理成本,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同时构成项目计划的一部分。

根据工作分解结构编制出成本估算后,还应再次根据WBS以及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出成本预算,即将项目总成本中的各个要素分配到工作分解结构中适当的工作包中,并为每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Total Budgeted Cost,TBC)。建立TBC也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方法。由此生成的成本预算就是成本控制的关键输出——成本基准计划。

范围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范围变更控制。在范围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督绩效报告、当前进展情况等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范围变更,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规范和掌握了范围变更管理,就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依据范围变更的程序,及时掌握由此引起的成本变更,从而全面控制工程造价,而不是将工程造价孤立地、片面地进行控制管理。

二、项目质量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运用

1.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质量成本的概念。

项目的质量是为确保项目质量目标要求而开展的项目管理活动。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中涉及到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发生的工程成本。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评价,目的是确认质量和过程)、故障成本(纠正错误引起的成本),故障成本又分为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出,总质量成本曲线为故障成本曲线和预防、鉴定成本曲线之和,其最低点即为最佳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三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即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鉴定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故障成本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作用,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点,而这个点就是我们控制工程造价的准则。

2.质量成本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故障费用(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根据分析可知,项目产出物(或项目本身)价值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项目产出物的功能降低项目造价两种基本方式,以及由这两种基本方式派生出来的其他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同时降低功能和造价,但是功能降低的较小,造价降低较大;或者同时增加功能和造价,但是造价增加较小,而功能增加很大。运用这些方法综合考虑和安排项目质量与造价,即可确定出项目的经济质量指标和项目的合理造价指标,进而合理的确定出与质量相符合的工程造价。

三、项目时间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运用

1.项目时间管理的概念。

项目的时间管理就是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对所需的各个过程的活动进行管理。它包括工作界定、工作排序、工作持续时间的估算、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的工期直接影响项目造价,因为工期的提前或拖后会给项目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因此要综合管理运用项目工期与造价,在制定和执行项目工期计划时不能单一地考虑项目的工期和进度,必须同时考虑项目的造价因素。

2.项目时间管理技术与方法。

项目时间管理技术与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持续时间的压缩、资源平衡、时差的应用和项目管理软件的运用。其中网络计划技术包含关键线路法、计划评审技术、图形评审技术、风险评审技术。这其中关键线路法(CPM)运用最普遍,它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时间压缩是指针对关键路径进行优化,结合成本因素、资源因素、工作时间因素、活动的可行进度因素对整个计划进行调整,直到关键路径所用的时间不能再压缩为止,得到最佳时间进度计划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必须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取得项目成本的最小化、效率的最大化。

结束语

项目的特性要求其管理必须采用全面集成管理的方法,但是现有的项目管理方法存在着工期、造价和质量管理割裂的问题。要提高项目的绩效和项目产出物的价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深刻理解项目各要素间的约束和集成关系,采用全要素综合管理的方法,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以最低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合格产品,获得最大的利润。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项目管理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徐大图.建筑师技术经济与管理读本[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工期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与解决方法
律师解疑
软件项目管理中工期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