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2018-12-04李红梅

教育·学习 2018年9期
关键词:名师语文课堂

李红梅

我的家乡,虽称不上钟灵毓秀,但总能让我想起“人杰地灵”这个词语,这方教育的热土培养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也愿意初心不改,并为此付诸一生!

下面将我的成长历程梳理如下,与各位一起分享:

一、定下一个目标

我们每一位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就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目标会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为我们指引方向。以我个人为例,在每一个阶段,也会为自己设立一些小小的目标:

1.教学角度的阶段性目标

代课期间教的是数学(东中),上班第一天我就为自己定下第一个目标:上学生能够听明白的课,让学生考试能得高分。正式分配到华山中学,我开始为自己确立第二个目标:上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新课程改革开始,定下了第三个目标:上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课,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2008年我到一中,定下第四个目标:我的课堂既要融入学校的课堂改革理念,但要保有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色。学校课堂改革深化阶段,我的第五个教学目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让课堂改革成为一场洗礼,让自己课堂日臻成熟!今天,我成为一名语文教研员,也就有了我的第六个目标:尽我所能,提升职业素养,用我的专业素养影响一批教师。

2.教师角(包括班主任)度的阶段性目标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能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幸福;做一名有学术成就、受人尊敬的教师,这应该是尽我一生未必能够实现的目标,但却是我永不会放弃的追求。

二、让学习成为一种品质

1.在培训学习中寻找差距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在变,教育的理念也不断更新,局限在个人的象牙塔内,永远走不出更广阔的路。)

2013年至今,我历经四年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直到2017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这期间,我参加了国培、网上远程培训,最珍贵的记忆还有2015年至2017年的葫芦岛市教学名师培训。这几年我先后走过北京、甘肃、重庆、苏州等地,领略当地的教育环境,感受当地的教育特点,我接触的不只是国内专家对课标、对考纲、对教材的解读,聆听他们对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对教研科研、对高品质课堂、对核心素养、对微课程、对翻转课堂等诸多方面令人耳目一新而又高屋建瓴的阐述,我也有机会和于漪、魏书生、吴献新、池军华、蕙兰这样的名师面对面接触。这些行业的杰出者,他们对教育的探索,对职业的认同,深深的感染了我。同时我也有了和省内外教育同行同课异构的机会。我的眼界豁然打开!

(2015年,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在辽阳市一中与省级名师刘霞做同课异构《春酒》

2016年,在辽宁省教材培训会上,与北京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一起做观摩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王》

2017年,与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梁恕俭做同课异构《黔之驴》)

2.向名师学习,汲取经验

互联网让我们跨越时空,在网上,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教育名家大师。

余映潮,#(他提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第一次接触他的语文思想在2008年,深受启发,开始不间断的收集他的资料,尤其是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我都细心收集并装订成册,一直持续到今天。

钱梦龙,#(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当完整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但我更欣赏他的人品。他说,“对自己挚爱的事业,要以恋人般的痴情,信徒般的虔诚,革命志士般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以贯之、无怨无悔地紧追不舍。”)

“做事力争上游,不甘于平庸;对人胸无城府,宁可失之天真。人际间无聊的是非恩怨,从不萦怀,只想集中心思做一点自以为重要的事。”

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启迪最大的还有李镇西老师,(《我的教育思考》《给教师的36条建议》《做最好的班主任》)(推荐给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全文拜读,受益匪浅。

在尝试打破文言文的常规教学方式实践时,黄厚江老师走进我的视线,我立刻就喜欢上他的“本色语文”,看他的课堂实录,欣賞这位姑苏名师的风采,脑子里总是反复想起这几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想,这就是名师的的魅力啊!

3.珍惜身边的学习资源

我一直认为,交流性的听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教学风格、问题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内容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手段运用、某些理论的渗透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无论在哪所学校,我都倍加珍惜学校内专业稳定的中老年教师,他们就是“民间的名师”,置身于他们之中,有利于专业成长,简单的说,初入岗位,一定要跟对人!

#推荐几种听课交流方式:

听校内同学科教师的课(最好的教学资源—备课上课的参考)

听校内好老师的课(最好的学习资源—校

内的名师引领)

听同城的示范观摩课(最快捷的业务培训—每一课都包含教研员精心指导)

三、永远走在实践的路上

1.科研引领教学实践

2016年的名师座谈会上,于向东局长明确指出:每一个教学名师,都要有自己的课题,只有经过理论洗礼的教师,他的教育教学方能站在一定高度上,才能具有引领价值。

2015年有幸成为葫芦岛市教育科研专家中的一员,在自己做课题的过程中,在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中,对科研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2016年参与葫芦岛市科研所市级课题评审工作

2016为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做课题开题评审

2017参与葫芦岛市教育学会的市级论文评审工作

2018为市做课题开题评审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需要研究太深奥和太大的课题,但是我们可以研究身边的小事,比如这节课怎么导入,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怎样提问,怎样运用教学媒体,怎样设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主问题,怎样命制试题,怎样做微课,怎样调动后进学生、怎样科学的班级管理等等,这都是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来自实践的研究更有价值。

案例:研究中考试题,学会试题命制。

2016年6月,我参加了辽宁省中考试题

命制。这一个月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入的研究了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它们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命制原创试题的能力,而做这项工作之前,你要认真地解读课标,深入地研究考试说明,规范出每一个考点,翻阅无数本材料,选择无数个原创素材,反复研究每一个题干和一个问题可能出现的所有答案……它会让你的学科能力飞速提升。命题结束后我正好在九年级,整个一年我带领九年级老师都在做原创试题命制,直接受益在我们的2017年语文中考中。这就是课题!

2.把所学所思所得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优秀老师的标准很多,但至少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人品要很好,课要上得很棒,所教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特别是中考或高考成绩,班主任也当得非常好,能够带出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在我看来,做到了上面几点,就可以叫“优秀老师”了——不管他是否获得了来自官方的荣誉称号,他的优秀都已经铭刻在了学生及其家长的心里。但优秀老师却不一定是名师,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升华拓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也就离名师越来越近了。

在这里,我必须要说一点,二十年中,我有幸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我的母校东辛庄中学,培养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王国安、张秋生、梅春雨、王会云、王秀奇……他们都曾经是我的老师,他们讲台上的魅力,让我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毕业后我所走过的学校,华山九年制学校、辽工大附中,我感谢刘宝林、佟立兵两位校长,他们的课堂理念与管理理念,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奠定了我的教育高度;我感谢县市两级教育部门的教研员和领导,他们无数次为我提供与人分享和交流提升的机会,让我的理论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006年开始(29岁),被聘为市进修讲师团成员,到三中、围屏、南大

羊安、药王等多所学校做课堂教学主题培训

2007年,为全市教师做光盘讲座《教师点染情境,情境扮靓课堂》

2008年,为全市新教师做班主任培训《让生命漫溢爱的芳香,让制度闪烁人文的光芒》

2009年,为全市语文教师做新教材培训

2014年,为全市九年级教师做阅读专题培训

2016年,市教育局“研训有道”系列论坛活动中,分别在科研专场和师训专场做了主题发言

2017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中考备考会上做专题讲座

3.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并不断实践

20年来,即使在做教学管理工作时,脚踏实地的实践始终是我的工作态度。我的所有教案都没有重复过,哪怕是多次教同一篇课文,我也从不会“参照”以前的教案。每一次备课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在附中经历1371课堂改革的全过程,但我也始终没有放弃将“本色语文”与课改结合的实践;使用部编教材半年,我的脑海中就开始勾勒教材整合的可能性并逐渐形成基本思路;2017年我开始关注“整本阅读”,立刻就形成计划并带领年部语文教师实践。

我的教育角色也在不断超越,从单纯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到后来做语文教研组组长、语文学科主任、团委书记、年部主任、教导主任,直到今天成为语文教研员。虽然我作为“教育者”的身份一直没变,但这一身份的呈现方式却发生了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我的成长。也许天性使然,并不适合在管理的层面逗留太久,但我始终感谢这些经历,这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自身潜力不断挖掘和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017年底,我在苏州参加名师高研班的学习,同一时间,“整本书阅读上海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这对我触动很大,为此我撰写了《核心素养下的整本阅读》的专题报告。

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推荐大家读以下这几类书: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读有关中学生的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教育经典,直接聆听经典的永恒声音;读有助于提高学科教学成绩的书;读文学作品,除了让我找到更多的出题素材,也会让我的心灵慢慢走近纯净

和崇高!

我特别要强调,人文阅读对教育的意义。我从学生时代开始订阅《读者文摘》《散文》等杂志,最近三年,我坚持阅读《人民日报》(试题素材、热点问题、国家发展和教育前沿大的方向等)。这些阅读让我的内心有了高度,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每次阅读,都能够让我和思想泰斗对话,与人文巨匠为伴,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地俯瞰人生,审视课堂,增强我作为教师的使命感,从而以思想者的眼光审视教育,以教育者的情怀感受世界。

引用我报告里的结束语,对学生和家长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阅读,提升的不只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对未来人生的积淀与奠基!

对教师说:阅读,能让我们的心灵始终饱满、温润、宁静、敞开,始终保持精神的愉悦、智慧的明亮,始终保持教书的睿智、育人的清醒,这既是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對自己的修炼与提升。

五、沉淀心情写作

除了阅读,写作也很重要。多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后记、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静下心来,注重整理,注重回顾,注重积累。只有形成文字,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这样的写作,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在写作中不断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入闱中考命题的一个月中,我每天都要记一篇日记,有时几行,有时几页,有时十几页,积累命题的经验,过程中的反思,还有一些随想随笔。我带了一个很厚的日记本,记了整整一本。(因为过程性材料全部得粉碎或者上交,所以这个日记本成了我的珍藏,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记忆》。)

学生时代,我也是一名“文学青年”,在大学读书时任诗社的主编,还曾入选“丹东市青年诗人”,也发表过一些诗歌与短篇。但命运却让我成了中学语文教师,当我放弃作家的梦想而全身心投入教育时,文学的激情却常常涌上心头,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情结,喜欢美好的文字,喜欢阅读纸质书籍,喜欢手写文章。

六、葆有一份情怀

我们常说要葆有一份教育情怀,这应该是作为教师的最重要的品格。我特别喜欢培根的一句话:“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人生如此,教育也如此。朴素是一种单纯的情怀,是一种宁静的心态,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教育状态,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状态。教育,以追求幸福为最高目标。我们应该想透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幸福工作。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所以,怀着对这份特殊职业的情怀,崇尚率真、远离城府、保持本色、忠于心灵、执着理想,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

结束语:

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书中有这样几句: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我们何尝不是怀着一颗赤子的心,从青丝到白头,带着孩子们走过教育这座桥。衷心希望,为人师者的我们,都具有心灵的力量,具有情意的关怀,具有人格的熏陶,具有文化的气质,具有实践的智慧,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一路定会有繁花相送!

(系市中小学(园)首届名优教师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材料)

猜你喜欢

名师语文课堂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议"名师"
写字大课堂
名师读意林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