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振动分析及改造

2018-12-03王鹏程

山西电力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束烟道尾部

王 珂,王鹏程

(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0 引言

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锅炉型号为DG1184/25.31-Ⅱ1,与35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配套。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半露天M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水冷滚筒式冷渣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采用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锅炉整体为全钢架结构,整体支吊在锅炉钢架上。每台炉尾部竖井烟道安装烟气挡板8台(前后各4台),左右侧水平布置,安装在低再和低过下部,标高48 m处,挡板一端固定在烟道外与执行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烟道内的框架上。锅炉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锅炉主要参数表

2台机组于2016年1月和7月相继通过168试验投入商业运营,但是投产以后发现机组负荷达到300 MW以上时,锅炉尾部烟道标高48~52 m处连带周围的大梁、平台均发生振动。

1 锅炉尾部烟道振动测量与调整

针对烟道振动的问题,采用振动仪分别对1、2号锅炉在不同负荷下对其振动部位进行了振动幅度的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表3。

通过不同负荷下的试验及现场观察,发现在各个负荷段内,锅炉本体,锅炉炉膛水冷壁、旋风分离器、以及省煤器、空预器等均为运行正常,振动幅度较大的区域为烟气挡板以上2~4 m,也就是尾部烟道标高48~52 m处。且随着负荷的升高,振动幅值呈上升趋势,最大幅值为0.342 mm。调整中隔墙前后的烟气挡板,改变中隔墙前后通道的烟气量,当过热器侧烟气挡板开至45%,再热器侧挡板开至70时,烟道振动明显减小。

表2 不同负荷下烟道的振动幅值(1号机组)

表3 不同负荷下烟道的振动幅值(2号机组)

综上所述,得出3点结论:尾部烟道的振动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尾部烟道振动和烟气量的大小有关,当烟气量大到某一个值以上时烟道发生振动;通过降负荷和改变烟气挡板的开度可以缓解烟道振动。

2 烟道振动机理分析

2.1 烟气在烟道中产生振动的原因

锅炉烟道振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尾部烟道内部烟气气流的脉动频率fp、声学驻波频率fa和烟道本身固有频率fn二者或者三者相互结合引起的共振[2]。烟道本身固有频率fn在烟道安装完毕后结构不发生变化就形成不变了,而烟气气流的脉动频率fp、声学驻波频率fa是会随着负荷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尾部烟道振动又主要分为湍流颤振,旋涡脱离等几种方式。

a) 湍流颤振:湍流是流体一种不稳定的运动形态,由于湍流运行的不稳定性,往往会造成流体或者存放流体容器的振动,这就叫湍流颤动。如果锅炉尾部烟道中是稳定的烟气流动,也就是所说的层流状态,那么就不会产生湍流颤动。但是实际生产中,锅炉烟气流动往往是紊流的状态,当锅炉管束受到干扰和扰动产生振动,其频率刚好和锅炉烟气流体的湍流频率相同,那么就会产生共振。

b)锅炉内部的燃烧工况同样也不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工况,有时也会产生炉膛压力的脉动。同样,锅炉受热面管子受到扰动产生振动和炉膛压力脉动几乎一致时,也会产生共振。

c) 旋涡脱离:当锅炉烟气气流经过锅炉受热面管束后,由于管束的形状影响,烟气气流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在管束的背风面形成了旋涡。如果该旋涡以一定的频率持续出现,就会使得受热面管束持续地受到一个旋涡作用力,使得管束发生振动。同样,如果旋涡频率和管束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共振严重时,可以造成受热面管束损坏。

2.2 计算分析

根据声学振动原理,卡门涡流频率fs的计算公式[1]为

式中:S——斯特劳哈数;

U——气流速度,m/s;

D——管子外径,m。

烟道声学驻波频率fa计算公式为

式中:C——声速,m/s;

n——驻波的阶数;

W——烟道的宽度,m。

根据公式(1)、(2) 和锅炉热力计算书以及烟道结构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烟道挡板附近的驻波频率。通过卡门涡流频率和烟道声学驻波频率的比较,更进一步证明了烟道声学共振的原因[1]。

3 改造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基于烟道振动机理及现场试验结果,采用运行调整解决振动的办法主要由以下两种方法:降低机组负荷运行;通过调整烟气挡板的开度。但是这两种方法受负荷和运行工况调整的限制,均不能真正根治烟道振动的问题。所以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消除频率共振。

根据理论分析计算和就地观察确认,决定采用在锅炉尾部烟道的左右侧炉墙上加装导流板(如图1)。通过改变振动区域烟气的流向,来削弱烟道振动。本方案为:在低温再热器与烟气挡板之间49 m处的前、后烟道处加装导流板,导流板采用焊接方式,纵向安装在左右墙受热面管间的密封上,焊后的焊缝全部打磨光滑,导流板规格为2000 mm×100 mm×6 mm, 材质为12Cr1MoVG,数量每台炉18块。现场改造实施结果见图1。

图1 烟道加装导流板改造实施图

4 改造后效果

锅炉经上述方案改造实施后,在机组高负荷段300~350 MW范围内,对锅炉1、2号锅炉的之前烟道振动区域进行了振动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锅炉改造前后烟道的振动幅值

测试记录表明:烟道加装导流板后,在高负荷运行工况下,烟道的振动大幅度下降,彻底解决了烟道的振动问题,为机组后续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2]。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电站锅炉再热器的调温方式主要采用烟气挡板来调节。烟气在流经烟气挡板时,由于烟气挡板不同开度,烟气流向会随着烟气挡板开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致使烟气挡板某一开度范围内,烟气会产生旋流,发生振动。当振动频率与锅炉烟道和支撑钢架的本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烟道与支撑钢架在烟气周期性作用力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共振现象,从而引发烟道的振动。通过加装导流板,改变烟道内流场分布后,经过连续半年的运行观察,2台炉的烟气挡板处再未出现振动现象。从效果上看,烟道振动问题得到了彻底治理,同时采用该种改造方法,工程造价较低,施工工艺简单,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烟道振动的办法。

猜你喜欢

管束烟道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昆钢公司120t转炉固定段烟道漏水分析及治理
有机硅流化床换热管束的吊架装置设计
一种TFT-LCD全氧燃烧电熔炉烟道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海洋大探险
放开管束孩子的手
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拆卸问题与建议
加氢精制U形管式换热器管束泄漏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