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原边境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

2018-12-03杨彪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军器材高原

杨彪

(31632部队 645000)

1 高原边境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

特殊的高原边境环境对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

1.1 环境的特殊性加大了车辆维修的强度

高原边境地区点多线长、分布面较广,同时还具有道路少、路况差的特点。然而,愈加立体化、快节奏的现代战争对于各类高新武器装备的需求越来越高,非战争行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一切必然导致军用车辆损坏频率的增加。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原边境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尚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尽管我们身处于和平年代,但局部战乱以及地震、泥石流等天灾人祸仍是中国军队与军人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战场或灾难现场的情况变化莫测,损坏车辆却主要依靠基层级技术保障力量进行战场抢修,难以实现及时后送。行军过程中对车辆装备的修理要求较为紧急,及时恢复车辆技术性能对于抢修小组而言难度太大,因此现有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无法满足行军任务的实际需求[1]。

1.2 器材供应不足,车辆装备抢修难度大

行军过程中,车辆装备以及车辆维修专用机具设备会因恶劣的作战环境而出现大量损坏的现象,若没有足够的器材储备,必然会对检修抢修任务的完成造成极大影响。行军车辆不同于普通汽车,其结构更为复杂,损伤机理也更为多样化,一旦现有的维修专用机具设备的性能无法满足抢修需要,行军任务的进度与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高原边境环境下,独立作战的队伍之间距离较远,沿途又多为高原、寒区乃至山地,路况较差人烟稀少,抢修作业点自然较为分散。此外,车辆装备维修保障部门组织指挥工作的不顺畅无疑也加大了行军车辆装备的抢修难度[2]。

1.3 高海拔低温度对车辆动力系统的影响

车辆动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车辆的运行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压力与含氧量则明显较低,这必然会严重影响行军车辆的工程机械性能,具体表现为发动机动力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等。高原边境地区不仅昼夜温差较大,且寒冷时间明显长于平原地区,车辆内燃机压缩压力往往会随着海拔的提高而降低,具体变化情况如下:海拔每上升1 km,车辆的内燃机压缩压力则会减少16%~17%,温度下降21%~23%。此外,在高原边境地区使用车辆辅助装置时,其耗氧性能与燃烧性能都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性,这对车辆运行能力也有着诸多影响。

2 提高高原边境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措施

2.1 确保战备工作的求实有效

执行行军任务时,从军队接受任务指令到全员紧急出动,准备时间较短但对任务的标准要求却极高。部队全员不仅要迅速完成车辆启封检修任务,同时还要高效完成物资器材装载起运工作。因此,战备工作必须要确保求实有效。

2.1.1 制定并完善一整套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方案

为提高行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我们首先需针对不同作战样式与不同环境任务制定出一整套实用的维修保障方案,务必确保方案修订求实、配套实用。要想有条不紊地开展维修保障任务,制定方案时一定要坚持求全、求细、求试用的原则。方案中不仅要包括战备转级、集结部署、远程机动、增强防御、边境反击、撤离战场以及反恐维稳等行动中的车辆装备保障工作内容与标准,还需深入梳理并分析特殊的环境特点与任务要求,最终形成完整的方案体系[3]。

2.1.2 严格遵循“三化”要求,规范管理车辆装备

提升车辆装备的完好率是高效备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军队能否完成行动任务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部队在车辆维修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车辆装备管理的“三化”要求,即科学化管理求效益、制度化管理促落实、经常化管理强质量。只有坚持这三点要求,行军车辆装备的完好率才能真正提高。

2.1.3 确保器材储备的数量充足与实用性

对于基层部队而言,在部署作战任务时不仅要严格落实总部有关器材储备的标准,更为重要的任务在于联系分队自身以及任务实际情况与要求,制定并完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储备标准。当然,仅仅重视储备器材的数量明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确保器材的品种齐全与实用性较强。

2.2 科学务实编组,全方位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部队接受任务指令时通常较为紧急,而高原边境的特殊环境使得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具有任务重、内容杂、协同难等特点。对此,我们需秉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合理进行编组,高效运用保障模式,确保维修保障任务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不对接下来的行军任务造成影响。

2.2.1 合理编配保障要素

对于一般的、平时的保障任务,我们以营为单位,依据部队编配和营区的实际部署,安排2~3个人编成若干保障小组,将所有小组定位至营,整体实施责任定位保障制度。遇到战争或其他应急任务时,该单位的作战保障或应急保障任务均由该小组承担。部队接收到任务指令后应迅速反应,将小组成员接送至责任保障单位,完成车辆启封、检修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还应负责任务执行途中的伴随保障工作[4]。

2.2.2 全方位做好技术保障

部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应以机动梯队为单元,纵、横向相结合,全方位做好车辆维修技术保障。纵向上,我们应按照行军序列,以营为单位,实施保障与收容保障为主、社会化保障为辅的保障方式。如前文所述,配属的保障小组携带部分器材伴随负责每个营的保障工作。由师、团分别组织的收容保障队则对保障小组物理修复的车辆实施保障;如遇特殊情况,可选择地方修理单位所提供的技术支援或器材保障,这一过程中需谨慎。横向上,师、团的车辆装备保障部门需密切掌握下属各单位的保障信息,有效调配各营部的保障资源。

2.2.3 检、修相结合,强化重点部位的检修与保养

高原边境地区道路较少,路况较为复杂,路陡、狭窄且坡长。在此背景下,我们在及时抢修故障车辆的同时,还需定期组织驾驶员配合检修人员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为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还应强化中途休息或宿营。此外,检修人员应加强对车辆转向、制动和行驶等重要部位的检查,排除故障隐患,定期给予清洁、润滑、紧定与补给,如此方可确保行军车辆的运行状况良好,才能保证驾驶员与随行人员的行驶安全。

2.3 加快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

各营需加快建立并健全有关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管理与技术制度,以为执行各类任务中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当行军车辆到达集结地域后,技术人员需迅速依据相关保障制度,确定人员配置与具体的保障方法。

2.3.1 结合任务特点与当地气候进行制度管理的强化

驾驶人员需每天发动车辆进行故障排查,并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人员则应每天巡修,及时排除并发现有可能发生的故障与安全隐患。逐一明晰维修保障部门的管理人员、驾驶员以及维修人员的职责,所有车辆的检查与保养记录均需经三方签字论证,并妥善保存所有记录。对于随行的任务车辆,我们需严格控制车辆的进出场,对每个车队实施伴随保障,确保每辆新军车均可平安出场、安全归来。

2.3.2 结合地域和任务特点强化维修保障

对于非战争行动的任务,部队仍需按照战术要求设立基指、前指与后指,而高原边境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需设立更多任务点。对此,我们不但要在各任务点设立高效的保障单元,装备保障部门与维修分队还应在重要补给路段设立综合保障队和器材仓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巡回技术支援组和应急机动抢修组,这样才能以点带面,辐射全体部队做好车辆维修保障工作[5]。

2.3.3 结合器材消耗特点强化器材保障

器材筹措与补给问题长期存在于车辆维修保障工作中,对此我们首先应明确本单位后留周转库存,与此同时需及时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有关器材筹措的事宜或就动用战术储备提出请示。第二,器材的输送可依托军队物资补给,也可通过地方物流公司遣送。最后,确保器材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军队长期执行任务对器材的需求。为缓解器材的需求矛盾,部队应密切保持同上级部门、下级部门以及友邻部队的联系,真正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互享。

2.4 强化维修人员自身防卫意识与能力

对于车辆装备保障人员而言,他们不仅要做好维修保障工作,还必须强化自身防卫意识。

2.4.1 增强维修人员的防卫意识

在维修分队集结配置的地域,兵站及警营应做好防卫工作。对于视野宽阔、空旷或较易构建防御工事的地域,应提前设置好有效的防御工事与装备,并安排士兵加强警戒,防止突袭干扰。对于在外执行保障任务的巡回检修人员或机动抢修分队,应尽最大可能将故障车辆拖离人群聚集区,并在周围设置警戒区域,安排一定数量且经验丰富的士兵实施警戒后方可实施维修作业。

2.4.2 加强武装防护力量

一般而言,修理分队自身的武装防护力量较为有限,因此应尽量申请加强警戒防卫力量,以免突遇袭扰对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 结束语

高原边境环境与气候的特殊性决定了行军车辆具有机动频繁、节奏快和器材消耗大等特点,车辆装备的破坏程度由此大大加大。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及时修复损坏车辆,提高行军车辆维修保障能力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行军器材高原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行军蚁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行军蚁
大郭小郭行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