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的天空呼唤“情”

2018-12-01杨瑛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孔乙己情感语文

杨瑛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有效提高语文能力,且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形象而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情感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它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在語文教学中应着重注意情感的熏陶。

一、以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入境

语言具有情感性。我在导入新课时充分运用语言的这个特征,精心设计、构思教学语言,尽快调动学生进入作品情境。如何在教学导语中使学生入情、移情、生情呢?在教授《与朱元思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欣赏导入语”,对学生进行引读:把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打上屏幕作背景,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然后娓娓朗读导入语——“在我们浙江,有一条美丽的富春江,那奇山异水,令多少仁人志士驻足忘怀、流连忘返……”——如梦的遐想,似天边传来的吟咏,牵动着学生的情思,不知不觉中,学生穿过时间的隧道,缓步走进作品,既易于理会课文的意境,又自然地获得了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

所以,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在悲哀气氛的情境下,人就感到悲哀;在欢乐的气氛中,人就感到欢乐。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语言,必然会打动学生,使之可以入境而跟随老师进入作者写作时的思路情感结构,并将种种意想联想为一个整体意境。

二、把情感教育融于课堂之中

课堂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上课时,教师应努力处理好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情感教育的关系,不能一堂课全部学习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堂课全部大谈特谈情感教育。那么,怎样处理好这两方面的教学呢?可把情感教育融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比如在分析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这课文中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我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问题一:“怎样理解‘大约与‘的确”?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有何作用?”这本是属于对词语运用、文章内容、写作技巧的理解,而在明白了答案之后,学生就会明确:这是鲁迅对孔乙己的同情、悲悯,对吃人的封建制度的血泪控诉。学生自然会产生心灵的震撼,同情、哀叹孔乙己的遭遇,强烈地憎恶旧社会,热爱我们的新社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有关语文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智力,又熏陶培养了他们所应具备的良好情感。

三、充分领会文章的情感结构

人的情感是通过一定的文章结构来表现的。例如《荷塘月色》的情感结构中的两种对应,情感因素是随着情感转移变换流迁着的,它们时浓时淡,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这正是作者情感世界复杂性和丰富性的体现,是朱自清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真实情感。他既走出了一条自己感情喜悦之路,也有无可奈何才走这条路的哀愁,其思想是异常复杂的、模糊不清的。恰恰是这种难以言传的哀愁、难以言说的喜悦,才使《荷塘月色》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既厌恶黑暗现实,又不敢反抗黑暗现实;既向往光明,又不敢走向光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朦胧的身影,从而使学生对分析名家作品,不要单一认识,而要多角度思考,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深刻领会文章的真情实感。

四、巧设练习,贯穿情感

思维的积极性往往是在一个人的情感策动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情感练习,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情感的策动下去完成,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这样设计练习:设想一下,小弗郎士上完了最后一课,在回家路上,再看路上的景物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个同学说:“小弗郎士心情沉痛,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家走。他想:我以前太淘气了,不好好学习,老师要走了,我们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树上的画眉鸟不是在歌唱了,而是在哭泣......”另一个同学说:“小弗郎士看到那些收操的普鲁士士兵的背影,他握紧拳头,心里想:我要快快长大,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把这些坏蛋赶出去......”

这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

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才能引导学生滋润心灵,健全人格。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孔乙己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孔乙己(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