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2018-12-01顾黄燕

中小学校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游戏生活设计

□ 顾黄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遵循其学科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感知活动机会,促使学生都能顺利投入学习体悟,形成有形学习认知。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教师要有整合优化意识,对教学活动形式展开创新推演,由此提升教学活动的适合性,为学生创设丰富实践环境。教师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相关调度,操作效果会快速呈现,切准教情投放游戏、针对学情引入故事、结合互动安排演绎、接轨生活启动实践活动,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悟。

一、切准 “教情”设计游戏活动

小学生对游戏有特殊情结,课堂教学投入游戏内容,势必会获得学生的积极响应。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对游戏形式进行个性创设,提升游戏趣味性、互动性,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要有个性特征——教师在游戏设计投放时,要深入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找到游戏设计切点。教师创编游戏时,不妨征询学生意见,或根据学生提议,对游戏进行相应修改,都可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机会。

切准 “教情”设计游戏。教师要有敏锐洞察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切合性。比如,教育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我学习,我快乐》,教师先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然后给学生设计角色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角色游戏,模拟家庭环境,进行角色分配,展开家庭交流活动,模拟做家务活。学生听说要自行创编角色游戏,都参与其中并积极训练。课堂展示时,各小组都能积极行动,带来不一样的感知和体验。有学生模拟洗衣服,动作设计很到位。观看表演的学生不时给出热烈掌声,将游戏表演推向高潮。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出个性评价,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意见,学生从游戏中获得不少生活认知。

教师为学生设计生活游戏,让学生自行创编和演绎,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利用游戏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进程,操作更灵活,学生响应很主动,表明教师设计很到位,成功调度学生学习思维。

二、针对 “学情”引入故事讲述

学生学习呈现个性特征,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深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学习悟性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学生思想品德基础呈现差异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教师对此要高度重视,科学分析学生学习个性表现,为学生设计故事,或列举生活案例,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触动,促使学生产生思想蜕变。

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运用故事进行导学,调度效果一定会更明显。比如,教学 《说说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组图信息,并给出观察要求:这组图片是学校的实景拍照,仔细观察图片信息,能找到最喜欢的地方吗?若要讲述学校的过往故事,又知道多少?学生开始观察图片,主动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对学校历史并非很熟悉,教师看到学生都较为难,便给学生讲述学校建设的故事:“我们学校有光荣的历史,看到校园的道路了吗?这些道路都是当年校长带领老师们亲自干出来的。说起这段经历,里面的故事不能不讲。老校长当时接近退休,但一马当先,亲自参与劳动。老校长一边干活,一边唱京剧,老师们都深受鼓舞,那劳动场面真很感人。”教师的生动讲述,给学生上了生动的道德课。

教学故事要体现生活化,还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感知热情。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筛选意识,对故事资源进行比较分析,做出更合理的操作。

三、结合互动安排演绎操作

让学生用角色演绎形式再现生活场景、展开故事内容、模拟生活片段,不仅给学生提供直观感知,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堂演绎是学生青睐的活动,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发动,提升教学匹配度应成为教师最关注的问题。

创编课堂演绎剧本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展开集体创作,现场展开演绎,形成难得学习体验机会。比如,学习 《走近我们的老师》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与老师的交往,自行创编课堂演绎故事,直观介绍师生互动情境。学生拿到任务后,都感觉很兴奋,因为与教师交流经历印象最深刻,学生都能在创编中找到一定的感觉。经过一番细致准备,学生课堂演绎正式开始。有的小组展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体现教师如何运用说理形式教育学生,也有学生演绎教师课堂表现,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回馈良好。

课堂演绎呈现多元化特征,若教师也能在课堂演绎中担当一定角色,轰动效应会更明显,给学生带来的激励也会更突出。

四、接轨生活启动实践互动

学生有一定生活经历认知积累,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等实践操作,获得更多学习感知。实践出真知,唯有让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才能给学生带来真切学习体验,认知内化才会顺利完成。

接轨学生生活经历展开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学习实际需求。比如,教学《生命最宝贵》相关内容时,教师课前给学生布设家庭调查任务:回家后,通过询问采访形式,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比如出生情况、生病经历、做过哪些可笑或可怕事情等。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调查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讲述,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络,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有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调皮事情,甚至发生过很多危险情况,学生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不管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被童年往事所吸引。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家庭调查,参与班级集中展示,都为学生提供良性交流机会,学生在调查交流中,对个体生命价值有了更深刻理解,对父母亲情多了更多感知。接轨学生生活展开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生活感知体验机会,教师适时介入其中,教学互动呈现和谐性,学生学习认知更趋全面。

小学生对学习活动有特殊兴趣,教师利用学习活动展开教学发动,契合度更高,学生会积极响应,教学调度会更快捷、高效。道德与法治课程有自身特点,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密切相关,围绕学生学习体验展开活动设计,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自然会顺利进入其中,由此通过多种感知体验形成学习认知。道德与法治教学启动后,教师要展开创新设计,丰富学生学习渠道,由此提升教学品质。

猜你喜欢

游戏生活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生活感悟
爆笑游戏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