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如何在初中语文 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8-11-30王仁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传统教材初中语文

王仁锋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尤其是在初中这样重要的承接阶段。因此,如何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主题。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过于重视教学目标,为了绩效而进行填鸭式教育,为了考试成绩而进行不断地练习,试行题海战术,让学生天天扎进题堆里,丝毫不考虑学生思想层面和精神面貌的教育。這导致学生思维不灵活,缺少知识面去延伸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和学生家长把重点也都放在了提高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很少有学生不去参加补习班。平时周一至周五过着紧张的学校生活,周末本可以享受休闲,放松身心,却又将精力投入到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的补课上。从侧面看,学生和学生家长也都忽略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经典文学,这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程度。如果一周七天的时间,学生都是浸泡在学习数理化英的高压环境中,都没有一杯茶的时间去静下来阅读经典文学,如何做到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沉淀呢?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阅读,让学生理解阅读所带来的益处。

二、以教材为立足点,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要以教材为立足点。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仔细探寻教材中林林总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当教师深入细致地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之后,要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脉络清晰地进行梳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此一来,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度领悟文章内涵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文言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显著提升文学素养,感受传统语言文化的魅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看不懂古文的问题,进而感觉学习文言文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所以就当前的渗透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深刻领悟文言文的文化魅力。

四、详细解说优秀文化背景,加深学生文化理解

传统文化的背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入文化背景,动态为学生展示文化,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会像“古人”一样的豁达么?带领学生系统学习传统美德,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将学生分成均匀的学习小组,布置查询“诸葛亮”这一人物背景的教学任务,学生可通过查询网络、翻阅图书等方式,全面收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基本资料。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选择恰当的时间,以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分享给其他同学,最后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到诸葛亮这一人物,了解其政治主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参与情况,以文化背景为基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丰富学生语文课后实践,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特别是在对处于教学一线的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这些教师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引领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掀起一股研究并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借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传统教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