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联系、类比、运用中强化度量单位的认知

2018-11-30顾静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类比强化联系

顾静芳

[摘 要]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度量单位的表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参照物,使学生在联系、类比、运用中真正掌握度量单位。

[关键词]联系;类比;运用;强化;度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32-01

小学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度量单位在各个学段均有出现。所谓常见度量,涵盖范围非常广,除了几何中常见的度量单位外,还有生活应用中常见的其他单位,如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因此,在进行数学总复习教学时,教师应绘制知识树状图,根据学生的直接经验再次讲解这些度量单位,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度量单位解决问题。

一、前后勾连——在构建体系中重温常见度量

常见的度量涉及范围广,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明晰知识由来,串联知识点,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后编织成网尤为重要。具體复习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全面把控、自主梳理:第一步,理解度量的含义。如举例说明什么是度量,使学生在举例中深化对度量的理解。第二步,梳理度量的对象。度量的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视化、可感知的实体,如面积、长度、重量等;另一类是可感知、不可切分的抽象量,如温度、声音响、气压等。第三步,整理度量单位。如教师提出“不同的物理量的度量单位有哪些”“度量单位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对度量单位进行初步的整理。第四步,形成体系,解疑释惑。多数学生可以梳理出已学过的计量单位,基本上说得出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但探究还应继续深入。例如:

(1)横向对比找规律。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不同度量单位间的进率有很大区别。如货币采用十进制进行单位递进,质量采用千进制进行单位递进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相邻进率是对应扩大的,进率从10依次变化为100……

(2)说特殊点。重点回顾那些特殊的度量单位的进率,如面积单位中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等。

(3)提出困惑,解疑释惑。如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满100递进,那为什么1公顷=10000平方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按既定规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由于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跨度太大,所以中间应该有个过渡单位。假设有,那么它的几何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正方形?按照命名规则,平方米后应该是平方十米,而公顷实际上等同于平方百米,这样一来,进率为100的‘铁律得以求全。”……

二、提取经验——在生活情境中重新熟悉度量

要正确理解常见的度量单位,学生需要根据一些具体的表象来记忆和掌握,虽然都是已学过的知识,但仍存在一些盲点,且其中很多错误认知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准有关。因此,在复习整理阶段,教师就要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度量单位。

如整理知识点后,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做题,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进一步激活学生对度量单位的已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货币单位最为熟悉,对质量单位的感知能力最弱,因为质量单位属于非图像化表征,学生没有具体固定的图像化表征,只能靠神经触觉来掂量和估计。这时教师不妨准备一些物体让学生掂一掂,如1盒牙膏、2袋食盐、1瓶眼药水、1个乒乓球等。而1吨的重量直觉感知则需要间接建立,以其他一些感性材料作为中介兑换,如可以让学生想象50袋(20千克装)化肥大约重1吨等,从而将抽象的大数值直观化、数量化。接下来,教师可设计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习题,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训练中真正巩固所学知识。

三、灵活运用——在估量中强化直觉感知

设计有关度量单位的复习题时,教师应从实际生活中收集多样化的素材,提出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量”的知识进一步内化吸收。

如在学生建立正确的度量单位表征和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后,教师可设计一些与估量相关的习题,发展学生“量”的直觉思维。参考习题如下:

(1)桃桃是一个10岁女生,她一只脚掌的面积约为( )。

A.30cm2 B.120cm2 C.420cm2 D.420dm2

(2)你的小拳头大概的体积为( )。

A.1cm3与1m3之间 B.小于或等于1m3

C.介于1cm3与1m3之间D.介于1m3和2m3之间

(3)小明身高1米,他旁边有个立柜式包装箱,估测包装箱的容积为( )。

A.8m3B.16m3C.27m3D.64m3

(4)调查:几个苹果的重量可以达到500克?估测一下45个苹果的毛重,并说说你的估计方法。

练习中,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估量方法,形成独到的估算策略。如估计45个苹果的质量时,可以根据一个苹果的质量推算出总重;估计脚掌的大小时,可以寻找形状规则的参照物,如文具盒等。因此,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度量单位的表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参照物,使学生在联系、类比、运用中调整和确认两者的差距,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量感,又提升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类比强化联系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