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让千名群众为他流泪?

2018-11-30

时代青年·视点 2018年9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

2016年6月2日,因积劳成疾,王振立突发心脏病去世,倒在了开封市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建设工地上,生命定格在48岁。倒下的王振立,却擎起精神上的火炬—一“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他的这三句话,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激励大家不断前行。

王振立29年如一日地履行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职责,他是党的好干部、好儿子,人民的好领导、好公仆。1000多名同事朋友因他离去泪流满面,他的事迹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采访。

中共开封市委下发《关于开展向王振立同志学习的决定》:王振立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是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共产党员。在29年的工作经历中,无论处在多么艰苦的环境,担当多么艰巨的任务,他都从不叫苦,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王振立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工作热情、实干精神、顽强作风、为民情怀和高尚品格,是“两学—做”学习教育和“一学两争三优”活动的忠实践行者,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我去”:勇于担当做好贴心人

2000年,王振立任原郊区土柏岗乡党委副书记。高庄村是该乡最偏僻的一个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务管理混乱,各类矛盾突出,正常的村民调地一停再停,难以推进。负责政法工作的王振立得知后,直接说了两个字:“我去!”

到了村里,天已经黑了。顾不上吃饭,王振立把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一一叫到村部开始谈话,一直谈到凌晨三四点钟。有人说,你们走吧走吧,谁来都弄不成,你能弄成?!王振立说:“你们看,我把铺盖都拿来了,你们回家吃饱再来。调地这个问题不解决,我是住这儿了。”苦口婆心、耐心劝说、真诚交流,一份新的调整田地方案在王振立的协调下,获得村民同意并通过。

“粗萝卜细丝儿。咱从小处做从细处干,不怕弄不成。”王振立说。

2004年,王振立被任命为原郊区邮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因为体制改革,原郊区邮电局经营非常困难——在职职工没有工资保障,设备陈旧老化.400多万元的集资外债……这个单位成了“烫手山芋”,谁见谁怕。

一上任,王振立便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表态, “我不会说空话,大家看我咋干,你们就咋干!邮电局的问题不解决,我绝不离开!”

在全体职工还将信将疑观望时,王振立东奔西跑, “求爷爷告奶奶”,多肓筹集资金。上任后前3个月,全局职工每月发的工资7万元,都是他从自己家里先拿出来,不够就让妻子向亲戚朋友借。半年时间,王振立筹措来400多万元发展资金,引进一套先进的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他又带着职工跑小区、走机关、进企业,求人安装固定电话。

为了让一家烟酒摊安装固定电话,王振立连续一个星期给老板做工作。当得知他是区邮电局局长时,老板很是吃惊: “哪有局长会这样亲自来推销安装电话的?”

2012年,王振立任运粮河组团管委会主任,正赶上省重点项目——开封西湖(黑岗口调蓄水库工程)全面建设,涉及西湖中心位置的野厂村房屋征收工作一直停滞不前。王振立被指派担任这项工作的负责人。

为了做通被征收户的思想工作,王振立和同事每家都要跑上几趟甚至几十趟。野厂村的拆迁,一开始工作非常困难,王振立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凌晨1点前上交签订的协议书,等他再汇总完都差不多两三点了。第二天6点多,他就又赶到岗位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两个月。

王振立有些谢顶。经常在烈日下暴晒,头皮被晒成了黑一块、白一块。一起工作的同事心疼他: “伙计,你就不会买个草帽戴头上?”王振立一听,笑着说: “就是,我咋没想到嘞!”此后,他就买了顶“多功能”草帽:晴天遮阳、阴天挡雨,与群众拉家常垫在地上当板凳。一顶草帽戴烂了,帽檐掉了好几圈,再换一顶,工程结束时,他戴烂了好几顶草帽。

“我在”:克难攻坚当好领路人

2015年5月,新的重担又放到王振立的肩上,这位身高只有1.63米,体重只有百余斤的中年汉子,立刻开赴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战场——新城办事处。这里平均每年上马、开工的新项目达几十个,项目征地、开工、辖区群众搬迁……到新城工作,是只有硬肩膀才能挑起来的重担子。

一上任,王振立就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走村串户,迅速推进项目建设。自2015年6月起,新城办事处3个月内清理征收建设用地5200余亩;当年年底,办事处辖区内86个重点项目稳健推进,项目总投资达98.7亿元;占地1200亩的中意湖,两个月就完成200多户征地,半年时间实现土方建设和蓄水。201 5年,新城办事处综合实力在开封市乡镇评比中,凭借全年4.5亿元的财税收入,稳居全市第一。

一次,开封市主要领导到中意湖项目督导工作,对项目的进度感到十分吃惊和欣慰,领导说: “我看你们谁晒得最黑谁功劳最大!”话音未落,大家一致看向连续半年没日没夜拼命工作的王振立,人群中,他的黑脸膛格外显眼。

“把功劳记在普通同志身上吧,他们付出更多!”王振立每一次都把荣誉让给了别人。逝世后,同事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辈子总想着别人的王振立,竟然几乎没有响当当的个人荣誉。

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建设项目是开封市2016年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之一,该项目最首要、最棘手的就是马市街村土城范围内房屋征收。这是开封最为典型的城中村,地狭人多,商铺林立,昼夜车水马龙,房屋征收难度可想而知。

2016年4月,王振立兼任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建設项目拆迁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负责最具体的工作。有人好意提醒他: “你这身体受得了吗?也快五十的人了,还有病,可不比年轻的时候。”

原来,2014年王振立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在领导的再三催促下,他前往医院检查,大夫建议他做心脏支架手术,了解到术后需要静养,王振立感觉自己工作不能停顿,执意选择了保守疗法。殊不知,病情成为一颗潜伏的“炸弹”。

“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是全市道路规划的大事,不能因为一户群众的原因而停滞,但也不能让一户群众吃亏。只有一个办法,依据政策,讲明事实、尊重事实,做足准备,快速推进,让征收工作公开、透明。”在项目建设动员会上王振立说, “我有一个心愿,建成通车时,我们大家一起,作为第一批乘车经过的人见证我们的付出、见证群众的出行便利。”

这个心愿,成为建设者的共同心愿:大家在工作上你追我赶,没日没夜与被征收户积极沟通。 “每年行程近6万公里,平均每天100多公里,天天在工地和村里转,几乎每天都是一大早出来,半夜回家。”同事刘先红说, “振立主任经常坐车是歪着坐,10分钟的车程他也能睡着。我今年35岁,比他年轻13岁,将心比心,他怎么撑得住?”

众志成城,金石为开。项目一期工程自2016年4月14日启动以来,涉及的82户被征收户,全部拆除完毕。5月19日启动的二期征收工作,涉及被征收户160户,截至6月1日已签约了137户。160余户的被征收房屋6月底清整完畢。

6月1日晚,王振立去世前的几个小时,他还在夷山大街北延工程建设指挥部开会。参会的夷山大街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世凯回忆,直到夜里11点左右,王振立才叫停会议,说“感觉背不得劲儿”。此时,王振立已连续工作15个小时。

“我带头”:甘受委屈管好身边人

2007年,省里对黏土砖窑厂集中拆除整治,王振立二哥的砖窑在整治之列。王振立回家做工作, “上面有政策了,咱不能再干了。”二哥知道他的脾气,答得很爽快: “人家昨办咱咋办呗,不拉你后腿。”“光这样不中,咱得带头拆。”

一个砖窑厂日均收入上万元,多烧一天是一天,谁都不愿意带头。王振立领着铲车直接把自家砖窑拆了。二哥闻讯赶来骂他,王振立不吭声,看着红彤彤的砖从窑里扒出来,他眼泪哗哗流,二哥跺着脚走了。

“他对同事照顾得很周到,但跟他过了几十年,我从来没沾过他啥光。”妻子娄继香说,王振立不讲个人得失,受过家人不少埋怨,他一直用“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安慰自己。

王振立工作的29年中,职位一直在变动,而娄继香的工作单位只变动过一次,就是从堌门小学校长调到了王振立工作辖区的工会,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2年,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调整干部,娄继香完全符合副主任科员的条件,王振立却向组织建议不做调整。“人家只会说你是王振立的家属,不管你够不够条件。”王振立言语凿凿。多年来,他工作几经变动,妻子始终是普通工作人员。他对家人放出话: “只要我管着这一摊,你们啥好处也别想捞。”

夫妻俩青梅竹马,自小学至师范一直是同学。由于工作太忙,他多次对妻子许诺退休后去旅游、学书法当补偿。娄继香既是心疼又是埋怨,“天天见不到人影,晚上回家说起今天又征收了几户,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王俊城是王振立的独生女儿。自俊城小时候起,王振立就时常告诉女儿,“做事情,要有毅力,决定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努力去做,就会做好。”

王振立平时和女儿话不多,俊城记忆中,父亲话最多的时候只有一次,那次是女儿邀请韩国同学来家里做客。

“多给人家讲讲开封吧,咱开封是八朝古都。多给人家说说咱这儿悠久的历史文化:城摞城,汴京八景,开封小吃,黄河悬河,朱仙古镇……”

两天后,当这位韩国女孩离开开封时,开心地一遍遍用韩语对王振立大声地喊“阿伯叽(爸爸)!”

检查出心脏病以后,医生劝王振立尽早手术,他总说等工程结束。罕见的一次请假是在今年春天,要陪女儿参加研究生面试。多年来,他因对孩子成长参与太少而心存愧疚。

不久前,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但他已经看不到了。

“我哭”:先把群众的事弄好

在开封新城,常常会听到人说: “振立书记是我的好朋友。振立书记像我的好兄长、好兄弟。”

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和多么平等的关系,才能让他们自信地将一个辖区领导称为自己的朋友、兄弟?

王振立出生在开封黄河滩区水稻乡马头村,是农家子弟,对农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谁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全力以赴,从不推托。“党员干部,不是坐办公室里指挥谁干这件事、安排谁干那件事,不是等着别人拿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拍板。党员就要为群众冲在最前头、干部就要为工作先干一步!”王振立经常说。

王振立到新城办事处任书记时,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组织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去体检。“啥干得好,也得先把群众的事弄好。”他说。

2015年11月23日,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突袭开封。一夜时间,积雪已有半尺深。早上八点不到,王振立便安排办事处干部分头到辖区5个村排查各村房屋有无危险、困难群众吃穿有无问题。一整天下来,王振立的皮鞋湿了干、干了又湿了好几回。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即使当了领导干部,王振立还是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蔓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他的根系早已牢牢地扎在“百姓”二字上。

就任郊区邮电局两年,他上下协调,到有关局委前后跑了100多趟,在2008年6月为168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一趟又一趟地跑有关部门沟通办理,摆事实、讲困难、说缘由,好几次王局长都难为得自己坐在车里‘号啕大哭。”邮政局职工焦静说,“哭完,振立局长会‘呵呵一笑,自言自语道, ‘没事儿了,还得接着干啊,非干成不可!”

“我们这些退休职工咋也没想到还能办好养老手续。”邮政局退休职工侯秀云回忆说, “王局长为咱的事情,四处奔走,脚上磨出了趼子,鞋底磨出了窟窿。大家为表示心意就你十块,我八块,兑钱给他买了个洗脚盆和一双合脚的鞋子。”侯秀云清楚地记得,当他们把这份微不足道的礼物送到王振立眼前时,他眼睛里闪动着泪光。

2013年,在野厂村一次征收过程中,一名老太太因为对自己的房子补偿有意见,爬上房顶,不让工作人员靠近她的房子,情绪非常激动。王振立对着老太太摆手喊道: “老娘老娘,你下来吧,有啥你给我说,没人管你了,以后我养着你,你就把我当成你儿子,咱娘儿俩下来好好说话儿。”听到管自己叫老娘,老太太流下了眼泪,激动的情绪顿时缓和下来。老太太下来后,王振立上前双手紧握她的手, “我不说瞎话,你就把我当儿子,房子没了有我,你有啥事就说,儿子给你办!”看到此情此景,周边的村民无不动容。

王振立手里有两本账。一本是自己兜里的钱,都是糊里糊涂。一本是负责工作的账目,从来分毫不差。

无论是给工地上的工人买水买饮料,还是请说事的群众一起吃碗烩面拉面,或是碰见群众一时困难送上二三百元钱,王振立都是自己掏腰包。新城办事处斗门村村民杨留成患病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听人说能够申请大病救助,可又不知道如何办理,杨留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王振立打了个电话。王振立得知他腿部残疾,行走不便,就让他把住院就诊手续找齐,然后让工作人员给杨留成办妥了全部手续。

“王书记管我们斗门800多口人的大事,连谁家的孩子上学、谁家的孩子当兵也管,只要遇到难题,一个电话,他都会亲自跑,让工作人员跑……他是钻到俺群众心眼里的人,俺群众想的啥,他都知道。他说的话,办的事,都让我们群众打心眼儿里满意。”在老百姓眼里,王振立就是他们的一家人。

“老百姓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是农村孩儿,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忘本。党员干部就是人民公仆,应该尽心尽力、清清白白地为群众服务。”振立用行动践行了自己恪守的诺言。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