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朴』到『灵动』— 杨枫中国画赏析

2018-11-30

书画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艺术

自20世纪80年代,封闭已久的国门被打开之后,西风东渐,极大地影响了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随着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等蜂拥而入,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受到空前的冲击。在古老而悠久的中国画领域,东西方绘画艺术展开了一场博弈,其较量的结果,是传统的水墨规范被解构,传统水墨赖以传承的文化背景日见式微。很多头脑活络、嗅觉灵敏的艺术家,开始致力于“洋为中用”,即借用西方现代、后现代派的绘画技巧创新求变,在商业化炒作日趋火爆的社会氛围里,可以说这不失为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在这种大环境下,若想坚持传统,甘守寂寞,就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定力。而杨枫,便是这样一个无视时代潮流和风尚的独行者和勇者。

杨枫出生于青岛胶南,虽然那里有着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而他小时候却是生活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为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家乡的小珠山,层峦叠嶂,怪石突兀,溪流潺潺,风景秀丽。也就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铸就了他花岗岩般坚硬、厚重、朴素的生命质地。我眼中的杨枫,更像是一位学者,朴厚谨讷,甚至带些山里人的执拗和倔强,绝无世人眼中的画家所谓的狂放不羁。而正是这种质朴、本分、勤奋和坚忍,使其走向了更为深阔的艺术之地。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的书画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繁荣兴盛,各种媒体的书画栏目如雨后春笋,画家自己也免不了包装与推销。而杨枫似乎对这片热闹的风景无动于衷,每天几个小时杵在画案前,凝神运笔,心无旁骛,汗流浃背地穿行、跋涉于古代先贤描绘的高山峻岭、渔樵烟村之间。从五代的董源,北宋的郭熙,元代的“四大家”,明代的董其昌、“吴门四家”,到清初的“四王”,他广取博采,兼收并揽,全力以赴地师法自然,追摹古典,从不惜力。勾、皴、擦、染、点,每一笔都深深扎根于传统,扎根于脚下的泥土,丝缕点滴地吸纳生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也正是这种大力内敛、大巧若拙的笔触,让杨枫笔下的水墨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特别的向度,透露出一个艺术家勤奋谦逊、真诚自省的品质。这最终保证了他在更高更远的层次上完成自己的艺术。

1.杨枫 山亭临泉68cm×68cm201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自我融入自然,阐发哲思,把自然化的人生视为最高的生命和艺术境界,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山水画自魏晋以降,便成为中国文人寄情自然、抒发幽怀的一种艺术载体,积淀千年,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理想和审美情趣,其意境品格、气韵色调,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灵魂。中国画是直抵心灵的精神表达,境界高下尽藏其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曾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可见艺术的第一要素贵乎真,任何技巧都无法遮掩轻浮与敷衍。

杨枫的画笔始终体现着一个“真”字,这是他自然而然的性情流露。他从不玩智弄巧,而是把全部心力注入笔尖,每一笔线条都连接了生命,于天真淳厚之间蕴含着张力。这是对中国画别具深度的理解,是作品的底色,是生命的底色。

品读杨枫水墨淋漓的山水画卷,总是能令人从容安静,暂时忘却身边的庸碌。张炜先生在《杨枫国画作品集》序言中说:“在我眼里他首先是一个有静气的、安稳的画家,仅此一点品质,也是这个时代里的极为可贵的因素。他的心情融入画里,于是让观者也没有了急躁,可以从容地从头欣赏起来。”给我这种感受的还有汪曾祺先生的书画:笔下花草虫鱼,无论色彩皴染得如何浓艳绚烂,都透出一种旷达、冲淡、清雅的神韵和情致。

2.杨枫 林红秋已老68cm×68cm2013

杨枫的画作里充溢着一种古厚沉稳的气息,如《渔父图》,用笔沉稳淳朴、凝练坚实。水墨圆厚苍润,层次丰富,山体以披麻皴写出,以温墨滋润,增加了浑厚和郁茂;平阔的水面上几只渔舟,与平远相融,古朴苍茫,令人一睹之下俗虑顿消,陶然忘机。

《初春图》以简疏线条勾廓树干枝丫,淡墨干皴,远山微抹,流水潺潺,既有清瘦枯逸之韵,又透出积雪消融的春意,境显意深,题诗更添情趣:“寒林尚未苏,冬山已先笑。”

杨枫曾给朋友画过一把折扇,笔触细腻,刚劲朴茂,松石相映下,一位发髻高耸、长须飘飘的老者端坐船头,夹岸树木蓊郁,翠竹亭亭,虽然走笔恣意纵横,墨色却自在其中,精笔细刻中尽显圆厚润泽的韵致。左上方还题有古诗一首:“秋江独泛暮山过,载月轻舟着薜萝。积翠悬崖闻涨水,上游昨夜宿云多。”这是一幅诗画互鉴、交相辉映的佳作。张炜先生说:“杨枫是一个嗜读者。他几乎手不释卷,而且诗与文的创作都有了相当积累。他关于艺术的判断,已经具备了走入深层微妙的能力。”信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4年举办的“纵情丘壑一杨枫中国画作品展”,可以说是杨枫多年艺术探索、人生感悟和生活磨砺的一次厚积薄发,令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古朴、密致、沉郁的水墨间,流露出透彻、灵动的气韵,树木蓊蔚而不繁,丘壑深邃而不碎,墨气酣畅中透出秀润明澈,雄浑刚劲的气象里尽显单纯稚真,可谓深得山水之真趣。山水扇面小品,骨格清奇,意境幽远,散发着浓郁的文人雅逸,驻足画前,宛如品读字字珠玑的明清小品。无论是形与意,态与神,墨与色,可以说都是其人品性格以及广博精深的文化修养的流露。

杨枫近两年的作品或挥毫泼墨,或古澹清润,无不丘壑浑成,技法纯熟,日臻化境。长卷《山水清音》《风骨永存》重峦复岭,千岩万壑,墨气氤氲厚重,又空灵透亮,密致处有淋漓,苍莽间透妩媚,山石、树木、溪流,笔触圆厚密致又疏放率逸,壮阔奇伟;《岱后人家》松茂石润,云气灵动,屋舍俨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桃源之趣跃然纸上。

如果说杨枫的山水画卷是一首首元气充沛、气势磅礴的“长调”,那么他的那些扇面小品就像一帧帧玲珑透彻的“小令”,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幽涧古松,疏流冷泉,峭崖峋石,深谷茅舍,流云飞瀑,山间访道,渔樵唱晚,真可谓一应俱在,爱不释手。

《静山松烟》融合吴浙两派,既豪放又柔婉。前景峰峦深厚,笔势雄奇;山体笔致稠密,苍劲凝重,皴出山石巨峰的质与骨;后景烟岚浮动,淡墨烘托云气远山,刚中有柔,意境雄浑苍茫中又充满旷远空灵之感,散发着诗意的哲思。《林中家园》景色静谧清寂,峭石层叠,山坳里松树欹斜多姿,茅舍整齐,沉凝含秀,明润欲滴。崖下水面轻荡三舟,一桩木桥,笔细如发;桥上垂柳摇曳处伫立一抱锄老者,人物虽小却神情毕现;再看远处,山根水际云霭迷茫,绰约峰峦隐隐可辨。整幅画面起伏抑扬,诗意弥漫。

《东坡所喜》《绿荫消夏》《珠光》是杨枫的花鸟小品。《东坡所喜》设色淡雅清纯,墨韵变化丰富,意象简洁传神。《绿荫消夏》工写结合,几茎荷叶与水中树干混染写出,叶下荷花淡色敷染,层次多变,染细蕊,腴而清,一只小鸟栖长茎。《珠光》紫藤似紫玉, 水汽氤氲色泽璨,明媚动人。古人云:“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以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观《珠光》,信然!

3.杨枫 松岳雄起136cm×56cm2017

4.杨枫 秋色68cm×68cm2016

5.杨枫 绿荫消夏68cm×68cm2016

今年正月初一,杨枫画了一只大公鸡发在朋友圈里拜年。大家纷纷贴出各式各样的鸡,记得当时刚看完黄胄先生一组饶有生活情趣、形态各异的《群鸡图》,其他“鸡”着实难以入眼,而此时杨枫的“大公鸡”蓦地映入眼帘,气宇不凡,雄姿勃勃,神情专注,蓄势待发,透出另一种威严与凛然,简直呼之欲出。

从“繁复”到“单纯”,从“稠密”到“简约”,从“古朴”到“灵动”,几十年日复一日的劳作,默默行走于“人迹罕见”的“险远之地”,孜孜不倦地努力追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承关系,在诗书典籍的海洋里沉潜遨游,在家乡的大山大河之间流连忘返、陶冶淬炼。融会前贤古法,体悟他们的山水情怀,破解他们蕴藏其中的生命密码,并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就是杨枫的生活与艺术双轨合一。他是一个会静能守的人,抱朴守静,读书养静,于静中发力,削铁如泥。今天,他既是一个中国古典大师们的忠实临摹者,又是一个在不断回望故土的山川风物中的创新和拓进者。几十年异常艰辛却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终于让他达到可遇而不可求的艺术境界,挨近了坚毅顽强的大匠之心。

杨枫迎来了艺术创作的全新时刻……

6.杨枫 岱后人家138cm×68cm2013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