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安号开行首超1000列

2018-11-30

大陆桥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货源班列中欧

2018年10月3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出西安港,标志着中欧班列(长安号)2018年开行首超1000列,成功进入中欧班列开行的第一梯队。

西安开行的中欧班列在运营模式和体制机制上有诸多创新之处,如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按需开行、空箱不补、舱单归并等,让中欧班列(长安号)在效率和成本上获得了最优的竞争力。

“在当前全国各中欧班列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中欧班列(长安号)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内陆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物流解决方案,亦助力陕西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海经济”向“内陆经济”的转变,中西部地区找到了新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也找到了一条开放有效的“生命线”,即中欧班列。

数据显示,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10000列,各城市的开行数量均有增长。

而在全国52家开行城市中,西安的增长尤其突出。不仅在开行数量上进入到千列“俱乐部”,在衡量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重载率上同样表现亮眼,位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20%以上。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运行干线已达10条,基本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构建了全网物流体系,以内贸五定班列的形式,开行了西安—青岛等“长安号”接驳班列,积极探索西安至连云港、宁波、义乌、深圳等货源地或沿海港口的内贸五定班列,覆盖全国主要货源地。

如今,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货源70%来自周边及沿海地区,辐射陕西、甘肃、宁夏、山东、上海、浙江等全国10多个省份,进口货物70%以上分拨全国,实现货源的快速聚集与分拨。其带来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散辐射效应,有力推动了西安“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

10月30日,西安官方正式宣布,中欧班列(长安号)2018年开行首超1000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已进入到全国第一阵营。如此形势下,国内中欧班列格局或将重新洗牌。

此前全国中欧班列格局多呈现“各自为战”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之一便是空载率问题。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达99.9%的重载率背后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成为各城市的借鉴方向。

除此之外,拼抢货源、竞争压价、线路过于集中都是目前中欧班列存在的问题。加强中欧班列的资源整合,亦或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这个角度上讲,西安具有一定的优势。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的赵晋平公开表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全国范围内,西安具有这样的条件,基于它所处的位置,来自西南、西北包括中部的很多货物,可以在这里进行集拼,整合之后再出发,大大提高效率。”

猜你喜欢

货源班列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甩开这14个“货源”,也该起飞了...
建筑师行迹中欧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
中国进出口商品境内目的地/货源地总值统计(2013年1-12月)
生意找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