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语文小升初模拟考试作文题解析

2018-11-30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郭海龙

意林(图解作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姜茶教训同学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 郭海龙

模拟真题

作文。(30分)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匆匆而过。这六年中也许是校外也许是校内,也许是假期也许是课内,一定有许多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你回顾、挑选一件表达清楚。要求:内容具体、真实,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这次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是一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也就是说,要清清楚楚地交代事

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这也是记事的重点。

就事件的取材来说,范围很广,只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都可以写。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向选材。

1.校外发生的事。比如,目睹公交车上让不让座引起的争吵,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带给自己的启示,旅途上互帮互助的温馨故事……

2.校内发生的事。比如,运动场上同学们齐心协力为班级争荣誉,课堂上发生的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给自己留下深刻教训的事……

3.假期发生的事。比如,战胜自己的胆怯最终学会了游泳;参观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到了英雄人物的巨大魅力……

总之,无论是给人启发、教训、感动、震惊,或是令人惭愧、后悔、痛恨、难过……只要自己印象深刻,都可以尽情写来。

在叙事时,同学们不要光顾着叙述事件的过程,还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突出自己在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感受变化。当然,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记事的要求,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交代明白,注意细节描写。这些都是一篇成功的叙事佳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哦。

学生模拟习作一写作角度:发生在校内的打动人心的事

珍藏记忆中的姜茶

施柯怡

打开保温杯,一股热气带着浓浓的生姜味扑面而来,我的眼镜一下子模糊了,记忆也随之被拉回了那天……(开篇紧扣标题“姜茶”,借助姜茶模糊眼镜,睹物思人,构思精巧。)

那天,阳光不烈,微风不燥,正是期末考试的好天气。我准备得很充分,早上吃了“妈妈牌”咖喱蛋炒饭,更是胸有成竹,想必今天一定能超常发挥!

考试开始了,耳边传来了细微的“沙沙”声,我调整好呼吸,暗暗地给自己鼓劲,也开始专注地考起试来。就在我奋笔疾书之时,突然,肚子一阵翻江倒海,阵阵的疼痛让我额上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起先我忍着,但是疼痛越来越剧烈,到最后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捂着肚子,轻轻地呻吟起来。我心中暗暗叫苦,一定是早上那杯饭后的凉水害的。(倒叙手法,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自己肚子疼是因为饭后的凉水。文章对自己肚子疼叙写生动,为下文杨老师的出场蓄势。)

从门口经过的杨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异常,急忙快步走进教室,凑在我耳边轻轻地问道:“怎么了?”杨老师的到来让我看到了救星。我皱着眉头,捂着肚子艰难地说:“肚子疼——”杨老师听了帮我揉了揉,关切地说:“忍一会儿,别太担心。”然后快步跑回了办公室。啊?难道老师不管我了吗?我瞬间又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看着同学们在飞快地答题,我只好忍着疼痛继续答题,手中的笔似乎有千斤重,试卷上的字也开始变得歪曲……

(杨老师和“我”的对话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对“我”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为下面的反转铺垫。)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咚、咚、咚…”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抬眸看到杨老师手里拿着保温杯,走到我身旁,把冒着热气的水倒在杯盖里,小心翼翼地用嘴吹散热气,然后一点点喂我喝下。透过氤氲的雾气,我看见了杨老师的眼睛,那种怜爱与关切,只有妈妈的眼里才有。一杯滚烫的生姜茶瞬时温暖了我的心田,也灼热了我的双眼。原来,杨老师是去帮我煮生姜茶了呀!(杨老师的首次到来——离去——再次到来,整个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正是这样的对比,让暖心的姜茶显得格外“珍贵”,值得“珍藏”。)

这杯姜茶果然奏效,渐渐地,我的肚子不疼了,握笔的手再次有力起来。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考出最好的成绩!不为别的,只为那一杯姜茶。接下来的考试,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虽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还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考试。

学期的最后一天,当老师报出:“施柯怡,总分290分”时,我开心地笑了,杨老师也对我满意地笑了。这一杯姜茶,永远地珍藏在记忆里,让我永生难忘。(结尾呼应标题,再次升华中心思想,让整篇文章的结构显得圆融、完美。)

(指导教师:杨金玉)

【考场得分】20分(基础得分)+10分(亮点得分)=30分

【高分解密】题目要求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小作者选择了校内的角度来写作。校内的事情不外乎老师和同学,本文通过一次考试肚子疼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体贴关爱同学的恩师形象。采取倒叙的模式,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姜茶的治病和激励效果,从而表现值得“珍藏”的印象深刻之事。

(特约教师:陈琼)

学生模拟习作二写作角度:发生在假期受到教训的事

贪玩的教训

丁 悦

提起寒假,同学们一定欢呼雀跃,我也一样——寒假可以睡懒觉、享受美食、尽情玩耍……一切都轻松而愉悦。不过,一想到去年寒假发生的那件事,我就内疚十足,直到现在还总是胆战心惊、后怕不已呢。(从寒假说起,化大为小,引出下文回忆,直奔主题,属于稳健的开头。)

那天下午,我正坐在窗前练钢琴,就听到“吱”的一声,隔壁门开了。哈哈!一定是闺蜜果果回来了!于是我便跑到隔壁准备找她玩,哪知果果不在,我只好垂头丧气回家,就在这时,我看到地上摊着的玩到一半的折纸,于是一下子来了兴致,坐在地上玩了起来。

“悦悦,该回家……”门口的妈妈话音未落,只听“哐当”一声,门被风无情地关上了!(故事合情合理,风关上门,真实可信,此处可谓尺水兴波,令情节陡生波澜。)

“我没带钥匙,锅里还煮着玉米呢!”妈妈大惊失色,“锅里水不多了!”果然,一缕香气扑鼻而来,令人焦灼不安——震耳欲聋的轰鸣、弥漫的硝烟……我的心里掠过一丝担忧。

隔壁奶奶见状,急忙指着墙上的号码,说:“快拨开锁电话!”妈妈破涕为笑,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她连忙拨通了电话。我也吃了一颗定心丸,继续折起纸来。(情节到这里又让人感到平静,但是这平静似乎也是暂时的,情节设置跌宕起伏。)

香味愈加浓郁,可是开锁师傅还没来,我紧张起来,在心里默默祈祷:师傅,快点来吧!妈妈也坐立不安,嘴里一直念叨:“怎么还不来?”于是又拨了第二次电话。打完电话后,妈妈几乎哭出了声,语无伦次地说:“师傅走到半路,才想起工具箱忘带了。”这下,连隔壁奶奶都不淡定了,一个劲地唉声叹气。为了节省时间,妈妈赶紧跑下楼去接开锁叔叔。望着妈妈仓促的背影,我后悔极了:我不应该只顾贪玩,不及时回家……如果我待在家里,认真弹琴,说不定就不会这样了!(如果开门师傅一帆风顺,这件事就不会令人难忘,正是时间匆忙出错,内外交困,方让一件普通的事情令人唏嘘、难忘,合乎主旨。)

过了一会儿,妈妈终于领来了开锁师傅。“啪”的一声,门开了,妈妈一个箭步冲进屋,揭开锅盖,发现里面仅剩一点儿水了,好险啊!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终于化险为夷了!

真没想到,贪玩居然差点酿成大祸!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一时的贪玩可能真的会铸成大错,甚至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结尾由此次事故想到教训,卒章显志,突出主旨“教训”。)

(指导教师:邱允丽)

【考场得分】20分(基础得分)+8分(亮点得分)=28分

【高分解密】本文是从假期的时间维度来写“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本来,风把门关上,找人开一下门,很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作者通过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系列描写,把“屋内锅里煮着玉米”和“屋外的焦急”糅合起来写,就非常令人难忘了。最后点出教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颇见匠心,堪称佳作。

(特约教师:陈琼)

学生模拟习作三写作角度:发生在课外震撼心灵的事

令我难忘的一节课

李奕歆

回首往事,过去的一幕幕场景都像电影镜头般在我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放映着,记忆尤深。而我每次回想起小学四年级发生的这件事,内心都会掠过一丝苛责与内疚。

记得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我正在路上走着,突然就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咦,发生了什么热闹事呢?在好奇心驱使下,我挤进了人群里:原来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摔倒了,嘴边沾着鲜血,似乎牙齿被磕到了。旁边围着的人议论纷纷,嘴里感叹着可怜,可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看着眼前哇哇大哭,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又跌坐回去的孩子,我心中有一股难掩的冲动,想要冲过去帮助他,可是刚迈开步子,又有一股力量拖住我,让我迟疑:防人之心不可无呀,如果我扶了他,如果这背后有人设了陷阱,扶了被碰瓷怎么办呢?这样的新闻可不少见啊!(小孩摔倒了,大家都不敢去扶。“我”也想扶又害怕碰瓷。通过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我”内心的犹豫不决。)

就这样,我也成了看热闹的路人之一。

没想到,就在我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一个粗哑的声音:“让一下,让一下!”接着,一双粗糙的手伸进了人群中,他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拨开人们拥挤的肩膀,走到受伤的小孩旁边,原来是一位老爷爷。他拿出自带的一次性水杯一遍一遍地给孩子喂水。这时“吃瓜群众”又议论起来:“是不是他的爷爷呀?”“这个老人真多管闲事,他不怕碰瓷讹钱?”“哼,这老人说不定待会儿问人家要钱呢。”(老人的出现,令人敬佩。而众人的议论纷纷,又让读者不免有一丝担心。侧面烘托的效果非常好,令人心绪不宁,为之牵肠挂肚。)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快步朝我们这边跑来,嘴里还不停地叫道:“涵涵,你到底跑哪儿去了?你可别吓唬妈妈啊!”不过当看到跌坐在地血流不止的孩子,她脸色煞白,赶紧拨打了救护电话准备去医院。临走时,她一遍遍地跟老人道谢,还准备从钱包里拿出钱答谢老人,老爷爷只摆摆手,摇着头说道:“快送孩子去医院吧!”(妇女的感恩与老人的摆手,将前面的疑惑一扫而光,前后呼应,对比鲜明。)

而老人这个摆手摇头的动作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小学六年过去了,虽然我上过无数节课,但老爷爷今天的这堂课却是让我受用一生的课:其实这个社会上还是知恩图报的好人多,纵然存在一些不良风气,但我们还是要心存善意。因为这个小举动救助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条生命,它同时也像一颗播撒在泥土中的善良种子,慢慢感染并影响围观群众,最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结尾升华主题,弘扬正能量,有一种和谐的声音在回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指导教师:杨艳)

【考场得分】20分(基础得分)+8分(亮点得分)=28分

【高分解密】本文是从社会的视角来写“深刻印象”的事。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一是围观群众与老爷爷的对比,二是“我”的外在“想帮”和内心“害怕”的对比,从而将正义的能量注入文中。结尾紧扣标题,呼应主旨。全文语言流畅,情感充沛,扣题紧密,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姜茶教训同学
喜欢你的粉红系弟弟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麻雀的教训
路过心动
高樱专辑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一杯姜茶 温暖全身
猜错了 教训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