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产学研创”成果研究

2018-11-30王晓雷李志霞杨合恒吴元星

科技与创新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产教校企

王晓雷,李志霞,柴 欣,杨合恒,吴元星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对于理工高校,“产学研创”是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对于实体经济、实业生产,“产学研创”是技术、人才、生产革新。河南省教育厅 “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经济转型发展速度加快,正在实现‘弯道超车’”。

1 社会背景

1.1 资源缺乏,就业压力大

河南是教育大省,高校资源相对缺乏,就业压力大。随着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企业逐渐向内地转移,就业人员紧缺。我们要转变教育思路,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人才的需要。

1.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

对于校企合作,应让学生去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但在学生实操实习中,业务不熟练会损耗材料,需要企业安排专人教学培训,材料损耗和人力成本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困扰。因此,校企合作面临困境。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中,会在校内建立产业园区,企业在学校内建厂房和生产线,企业用工面向学生,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到岗实习,既夯实了专业基础,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为职业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

1.3 教育与就业脱轨

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或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或条块分割,不太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院校、技工培训分别由不同部门主管,导致职业教育不太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就业服务不清楚学生资源和专业配置,造成教育和就业严重脱轨。

2 核心特征

“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就是学校充分利用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创新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逐步构建起了“工厂式学院、产业式专业、技术式课程、创新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厂式学院是基础,产业式专业是主体,技术式课程是核心,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根本,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对接。

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与企业寻找适合企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合作方式,以科研成果、高校的人才、核心研发技术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学(校企共建学生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用人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人才产出的同时充实高校社会专业人才库。

研(校企共创科研):校企共建科研机构在对技术开发的同时对研究方向有清晰规划,把仅仅技术型的研究转变成技术、方向性兼顾的研究,使研究成果将推动企业以及行业的共同发展。

创(创业、创新、创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在更多领域、院校、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产学研都不是目的,创才是目的,产学研都是为创服务的,创是核心。

3 培养路径

3.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产学研创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各级院校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校企合作育人。产学研创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围绕的是一个明确目标。

3.2 产教融合助经济“弯道超车”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作为产学研创特色办学单位,“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校园内设立有“龙翔电气”“上海名匠”等多个合作企业。这里既是学生的教室,也是生产车间、实训基地。目前,该校的校企合作正迈向层次高、领域广、内容实的更高水平发展。

层次高:共同建设研究院,能科研,有成果,能创业,有项目。

领域广:形式多样,既有项目合作,又有研发平台共建和技术转移合作。

内容实: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生产,有产品,能教学,有学生。在产教融合中,给学校带来新的机遇挑战,为企业经济带来新的飞跃。

3.3 创业科技园是产学研创的“加速器”

大学生科技园为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提供了又一新的发挥空间。科技企业纷纷入驻,师生也热情地投入创新创业队伍,这里既是生产车间,也是课堂。

3.4 创新教育办学理念,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并或合作办学,与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教学、生活设施和购置仪器设备。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提高办学效益。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科类结构,重视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本科教育,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和个别行业举办本科院校,带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4 深化校企合作

4.1 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017-10-28,“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金创新联盟”在郑州成立。该联盟旨在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运用市场机制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助力产学研创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4.2 促进校企联合、产学结合

2018-01-03,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河南工学院与精诚汽车零部件公司产学研基地成立。与多家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双方发展。双方在科技攻关、科技平台建设、实习培训、技术成果应用及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4.3 推进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力量

在校企合作中,院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地方政府也获得回报。黄淮学院每年完成近千名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带来的经济利益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提高了学校整体的科研创新水平。

5 结束语

“产学研创”推广了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1]杜爽,李亚.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2(04):91.

[2]高毅哲.河南:产教融合助经济“弯道超车”[N].中国教育报,2017-07-21.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产教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