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2018-11-30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叶苏萱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交流数学

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叶苏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了教育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新课程改革,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继而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革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特殊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主”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论,提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所以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如下一些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数学材料,如各种数学小故事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来源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是一种技能。数学阅读就是学习一系列从书面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规则和方法,养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数学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前,教师也可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来引起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兴趣,从而更认真地学习。教师要提倡学生课前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抓住、提炼阅读的重点、中心的方法,比如划线、做提要、列提纲、做笔记等。阅读的关键在于促进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的结合,发现比字面意义更深的意义和结构,从而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阅读,师生智慧得到启迪、生命获得润泽。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小常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

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科学要观察、观察、再观察。”学习数学也是从观察开始的。通过观察,能够发现问题,引起思索,从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正确地观察,就不会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要全面、精确、深刻、敏捷、有目的性、客观性)。通过一些感性材料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机会,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对比法、空间观察法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某种意义上,“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从小学开始,我们可以尝试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来让学生们引发对数学的思考,例如打折商品价格,生活费用的核算,一些物体的面积计算、体积计算等,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们明白数学的作用。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三、在课堂上多运用分组讨论,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中来,共同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课程的参与程度比较低,所以我会时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一些不怎么喜欢听课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讨论来巩固知识点,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又能通过讨论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深刻地指出:“传统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基于此,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自主总结出的知识点,记得牢,又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自主地学。

四、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数学需要交流。著名喜剧大师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拥有两种思想。”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只有学生和老师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交流,数学课堂更需要合作交流,只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同时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意见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多向交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让组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指定方案、收集信息、相互启发、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倾听采纳,互帮互助,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显示个性特长,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发现创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合作能力,培养团体意识。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如何在时代变革下顺应潮流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变革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长。为此,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提升自我,让自身的教学与时俱进。

[1]刘海红.与新课程同行[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5).

[2]汪璐璐.基于教学现状的观察感悟力培养[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7(4).

[3]罗晓菲.交流促进成长,感悟融入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1).

猜你喜欢

新课程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