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诗雯里约奥运会主要对手技战术特征分析——以冯天薇、石川佳纯为例

2018-11-30

运动精品 2018年4期
关键词:石川接发球落点

杨 峣



刘诗雯里约奥运会主要对手技战术特征分析——以冯天薇、石川佳纯为例

杨 峣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25000)

通过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整理分析刘诗雯在面对冯天薇和石川佳纯时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特征。结果表明:刘诗雯面对石川佳纯时,应主要从相持阶段入手,利用自己相持速度快的特点调动石川佳纯;刘诗雯面对冯天薇时,应主要从发抢和接发段入手,多运用正手进行上手,相持阶段避免过度依赖反手。

刘诗雯;技战术;分析

刘诗雯作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主力成员之一,其在大赛备战中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准备,特别是主要对手技战术部署准备,对于主要对手中,我们以国外队员为主,因为其对中国运动员研究的比较多,以战胜中国队员为主要目标,相信在奥运赛场上,各国都会对中国的队员提前研究透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乒乓球队能够长盛不,衰,其中重要法宝之一就是对各国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并且通过陪练员模仿外国选手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和比赛,一切以比赛胜利为目标,做到无微不至,特别是参赛的主力队员,每个人的任务重中之重,必须肩负为国家奋战的思想准备,不管在训练的努力刻苦,以及临场比赛出现的问题,都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近几年来,刘诗雯整体竞技状态一直保持良好,今年还站上世界乒乓球女子排名第一宝座,对于能够代表国家参加本次奥运会可谓是众望所归。但其在近几次大赛上对国外选手比赛当中,偶然都会输给个别运动员,有些还是不知名的运动员,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对刘诗雯研究的很透彻,对其技战术等各方面都了如指掌,其次就是刘诗雯对国外选手时,临场的应变能力相对较慢,在对方适应其打法时,没有及时灵活应变处理,往往造成被动局面,导致输掉整场比赛。因此,本文想对世界乒乓球女子排名前十名的选手,以新加坡的冯天薇、日本的石川佳纯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对她们进行全面的技战术分析研究,力求对她们有更深一步剖析,根据刘诗雯的打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为其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依据,力争全面战胜外国选手,并为国争光取得冠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李佳薇、石川佳纯。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高校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现状与观点,特别是通过网站如中国期刊网等下载最新的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动态。同时对重点实习单位实地调研,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尽可能掌握多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提高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1.2.2录像观察法

对刘诗雯及主要对手世界大赛相关视频,依据本文研究目的和任务,按乒乓球比赛的三个阶段(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及相持球)建立统计指标体系,观察统计三个阶段的基本技术运用情况,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

对三名运动员的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发抢阶段及相持阶段的细节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其换算成百分比。

2 刘诗雯面对石川佳纯时的技战术特征

主要选取2013年中国公开赛女单四分之一、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团决赛和2015年世界杯女单决赛这三场球分析,得出刘诗雯在面对石川佳纯时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表1为这三场比赛的最终结果。从比分上来看,刘诗雯对石川佳纯有比较大的优势。

表1 比赛结果

赛事/局数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总分 2013年中国公开赛11:911:811:311:24:0 2014年仁川亚运会3:1111:611:711:83:1 2015年世界杯14:1211:211:911:24:0

2.1 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

表2 发球阶段百分比(%)

类型/赛事201320142015 站位左10010089 中0011 右000 形式正100100100 反000 方法高000 中979780 低3320 得失分率得分1899 失分363

(注:2013表示2013年中国公开赛女单四分之一,2014表示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单决赛,2015表示2015年世界杯女单决赛,下同)

表3 发球旋转百分比(%)

赛事/旋转上旋下旋左侧上左侧下右侧上右侧下 2013930332700 2014604329320 20154311122229

表4 发球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正短中短反短反半正半中半反长正长中长 20136991628136013 20143241599151809 201529394066603

刘诗雯在对阵石川佳纯时,在发球阶段是站在球台的左边,用正手发下旋球为主,在2014年时加入了右侧下旋的钩子发球,并在2015年时提高了使用比例,这一变化使得刘诗雯在发球阶段能有更多变化,丰富刘诗雯的进攻套路。刘诗雯在发球落点方面比较均衡,基本上各个点都有发到,主要还是集中在中路和反手位置的短球和半出台球。从发球阶段的得失分率来看,得分率是越来越低的,说明石川佳纯是越来越适应刘诗雯的发球,而失分率一直都保持的比较低,说明刘诗雯在对阵石川佳纯时,在发球阶段控制的比较严谨,没有给石川佳纯太多直接进攻的机会。

2.2 接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

表5 接发球段基本百分比(%)

类型/赛事201320142015 旋转上18044 下39935 侧上21321 侧下21880 形式正919189 反9911 方法搓586566 挑9311 拧300 拉33224 得失分率得分31211 失分91514

表6 接发球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 正短 反半 正半 中半 反长 正长 中长 2013 0 3 25 30 6 27 92014 38 32 19 61 5 92015 16 0 31 64 91 4 3

在刘诗雯接石川佳纯的发球阶段,刘诗雯基本上采用正手接发球,以搓为主,以拉为辅。在2013年和2014年对阵石川佳纯的时候,刘诗雯的接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中路半出台或正手的长球,而到了2015年,落点主要集中在反手的长球,说明刘诗雯在处理石川佳纯的发球时也有了变化,都是遏制石川佳纯的侧身抢攻,2013年和2014年是主要通过控制球不出台,而到了2015年则是主动压石川佳纯的反手位,使得其不得不调整打法。在接发球的得失分率来看,刘诗雯都做得不错,得分率2014年和2015年比2013年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失分率也没有太大的增加,说明刘诗雯增加了在接发球环节的攻击性并且也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失误,使得石川佳纯的发球抢攻难以得到发挥。

2.3 发抢阶段技战术特征

刘诗雯在面对石川佳纯时,在发抢阶段基本都是站在左半台或者中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的发抢上手率。而从发抢方法、发抢段的旋转上来看,2014年在发抢段,刘诗雯运用搓的比例大量上升,说明在2014年的这场比赛中,石川佳纯在刘诗雯的发抢段控制的比较好,让刘诗雯没能轻易上手,这也是为什么2014年这场球的第一局中刘诗雯会以3:11先输一局。从发抢落点上来看,2014年中间半出台这一比例明显升高,也可以说明石川佳纯在控制刘诗雯发抢阶段控制的比较好,迫使刘诗雯需要用搓的方法进行过度;而在2015年和2013年的两场比赛中,刘诗雯的发抢落点都主要集中在长球,说明这两场比赛中,刘诗雯在发抢段上手率都很高,而这两场也赢的相对比较轻松。从得失分率上来看,刘诗雯的正手得分率比反手要高,但是从发抢形式上来看,刘诗雯更喜欢用反手作为发抢段的主要形式,所以刘诗雯可以在发抢段多加强正手的使用率。

表7 发抢阶段基本情况百分比(%)

类型/赛事201320142015 旋转上旋754959 下旋142122 侧上111111 侧下0197 站位左486568 中413532 右1100 形式正336036 反674064 方法搓103926 挑340 拉875774 得失分率正手得分21168 反手得分1786 正手失分0166 反手失分8123

表8 发抢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正短中短反短反半正半中半反长正长中长 2013000800502319 20140001704532410 2015000120 9153232

2.4 相持段技战术特征

表9 相持阶段百分比(%)

类型/赛事201320142015 站位近797675 中212421 远004 形式正514145 反495955 方法贴13355 撕332867 拉543728 落点正手293122 中路362118 反手354160 得失分率得分665275 失分344825

刘诗雯在对阵石川佳纯的比赛中,站位都基本集中在中近台,相持阶段正反手运用比较均衡,但是主要还是依靠反手稍多一点。相持时,运用拉和撕的技术比较多,在2014年的那场球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诗雯运用贴的技术明显提高,贴通常是在被动情况下运用的技术,这说明在2014年的这场比赛中,刘诗雯在相持中的表现不如另外两年,从得失分上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013年的得失分比非常接近,而另外两年得分明显高于失分。总体来说,刘诗雯在和石川佳纯的相持中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发挥出撕和拉的优势可以让刘诗雯在相持中更占上风。

3 刘诗雯面对冯天薇时的技战术特征

选取2015年亚洲杯女单决赛、2015年亚锦赛女单八进四和2016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八强这三场球作为分析,得出刘诗雯在面对冯天薇时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表10为这三场比赛的最终结果。

表10 比赛结果

赛事/局数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第四局 第五局 第六局 总分 亚锦赛7:1111:711:86:117:1111:132:4 亚洲杯11:38:119:1111:71:1110:122:4 韩国11:911:711:86:1111:5 4:1

在2015年的这两场比赛中,刘诗雯都是2:4输给了冯天薇,而在此前的数次交手中刘诗雯都是占据上风的,而在2015年两负冯天薇无疑给刘诗雯敲响了警钟。冯天薇作为中国女乒里约奥运会的最大对手之一,实力不容小觑,下面就通过比较2015年和2016年的胜负场来找出刘诗雯在面对冯天薇时存在的问题。

3.1 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

表11 发球段百分比(%)

类型/赛事亚锦赛亚洲杯韩国公开赛 站位左1008697 中0143 右000 形式正10010093 反007 方法高000 中718741 低291359 得失分率得分8618 失分040

表12 发球旋转百分比(%)

赛事/旋转上旋下旋左侧上左侧下右侧上右侧下 亚锦赛0029431018 亚洲杯0813501019 韩国公开赛81125223131

表13 发球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正短中短反短反半正半中半反长正长中长 亚锦赛233021666802 亚洲杯1544646151000 韩国公开赛417159471107

在刘诗雯负于冯天薇的两场比赛中,刘诗雯发球主要以左侧上、下旋为主,落点主要分布在冯天薇的中路和反手位短球,而且发球的得分率都不高,说明冯天薇对刘诗雯的这一发球套路基本很适应;而在胜场中我们发现,刘诗雯加大了右侧旋球的发球比例,还有上旋球的偷袭,在落点上主要集中在了冯天薇的正手短球,这样的改变直接左右了局势,使得刘诗雯在发球段的得分率上升到了接近20%,说明冯天薇在处理刘诗雯的正手位右侧旋短球时不理想。

3.2 接发球段技战术特征

刘诗雯在接发球阶段主要还是依靠反手去处理。从胜负场去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接发球的落点上,负场主要集中在正手位短球和中路、反手位的半出台球,而这两场比赛的接发球段得分率就比较低,还不到10%,说明冯天薇在这两场比赛中的发球成功限制住了刘诗雯的抢先上手,而且就算刘诗雯增加了挑或拧来抢先上手,冯天薇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在刘诗雯的胜场中,可以看到,刘诗雯减少了正手接发球的使用率,减少了挑打的使用率,取而代之的是反手的拉球使用率的增加;从落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胜场中,刘诗雯的接发球落点多集中在冯天薇的反手和中路的长球,这样的改变也让刘诗雯的接发球得分率比负场时提高了2倍之多。这也是刘诗雯能在2016年韩国公开赛能4:1较为轻松的战胜冯天薇的关键之处。

表14 接发球百分比(%)

类型/赛事亚锦赛亚洲杯韩国公开赛 旋转上005 下2232 侧上505622 侧下484241 形式正444633 反565467 方法搓574359 挑15346 拧1548 拉131927 得失分率得分6824 失分10108

表15 接发球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 正短 反半 正半 中半 反长 正长 中长 亚锦赛 26 10 0 58 2 0 4亚洲杯 39 25 41 8 8 0 6韩国公开赛 16 8 61 0 39 4 18

3.3 发抢阶段技战术特征

表16 发抢阶段基本情况百分比(%)

类型/赛事亚锦赛亚洲杯韩国公开赛 旋转上旋313955 下旋393614 侧上111118 侧下191411 站位左554324 中454122 右01554 形式正262650 反747450 方法搓413722 挑15117 拉435272 得失分率正手得分9925 反手得分131113 正手失分9138 反手失分8134

对比胜负场发现,刘诗雯在输的两场比赛中,在发抢段用运用搓的比例比较高,说明在冯天薇在战胜刘诗雯的两场比赛中对刘诗雯的发球控制的比较严密,没有给刘诗雯轻易上手的机会,而刘诗雯的发抢落点也主要集中在反手或中路的半出台,这给了冯天薇抢先上手的机会。在这两场输的比赛中,发抢段刘诗雯的反手运用的比例很高,超过了70%,但是得分并不多,说明冯天薇对刘诗雯的反手上手并不惧怕。在刘诗雯赢的比赛中我们看到,刘诗雯在发抢段拉球的比较明显增加,达到了70%,而落点主要都集中在了冯天薇的正手位,这使得刘诗雯的发抢段正手得分率显著增加,达到了25%,这说明发抢段多用正手上手也是刘诗雯战胜冯天薇的关键因素。

表17 发抢落点百分比(%)

赛事/落点正短中短反短反半正半中半反长正长中长 2013 亚锦赛000320501304 亚洲杯0002703322416 韩国公开赛000270817426

3.4 相持段技战术特征

表18 相持阶段百分比(%)

类型/赛事亚锦赛亚洲杯韩国公开赛 站位近10017 中09993 远000 形式正302741 反707359 方法贴202915 撕402843 拉404242 落点正手242418 中路242823 反手534859 得失分率得分444843 失分565257

由表18可以看到,刘诗雯在相持阶段面对冯天薇的时候站位还是基本在近台为主,相持阶段主要运用反手比较多。比较胜负场我们可以发现,在刘诗雯失利的两场比赛中,反手相持的运用比较高达70%以上,一方面说明刘诗雯的反手相持技术突出,同时也说明冯天薇在和刘诗雯的相持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刘诗雯反手位的压力,而在胜场中,刘诗雯就有意识地提高了自己正手的使用率,并且加强了对冯天薇反手位的压制,从相持的落点变化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一结论。另外,从总体相持阶段的情况来看,刘诗雯在和冯天薇的相持中是处于下风的,所以刘诗雯想要赢冯天薇还需要从其他环节入手。

4 总结与建议

4.1刘诗雯在面对石川佳纯时,主要要注意石川佳纯的前三板,在发球时多采用下旋为主,不要让石川佳纯轻易的拧或者挑,然后自己主动上手;在接发球阶段,多采用劈长或摆短而不要让球形成半出台,半出台有利于石川佳纯的抢攻;在相持阶段,刘诗雯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相持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主动发力变线,调动石川佳纯的正反手两个大角度,使自己占据相持的上风。

4.2刘诗雯在面对冯天薇时,要抓住冯天薇发球单一的缺点,多点用自己的正手上手,与之主动形成相持,而尽量避免让冯天薇打出发抢而形成相持。在自己的发球阶段,刘诗雯应抓住冯天薇正手短球的薄弱处,多采用右侧旋发球,然后多用自己的正手打出高质量的发抢;在相持阶段,冯天薇对刘诗雯的反手撕还是比较适应,所以可以考虑在后面的训练中加大正手拉冲的比例,避免过度依赖自己的反手去相持。

4.3刘诗雯在心理上还是有所欠缺,从两负冯天薇和苏州世乒赛大比分领先被队友丁宁翻盘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诗雯在领先或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想尽快解决对手的思想,这时一旦对手紧咬比分,刘诗雯便容易出现急躁心理,体现在无谓失误的增加和进攻性的减弱,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刘诗雯今后在面对冯天薇和石川佳纯时的另外一个关键所在。

[1]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中技术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

[2]唐建军.运动技术发展:视角理论基础及其论域[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27(10):1416-1418.

[3]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跟踪分析与诊断[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08(4):471-476.

[4]孙运先.第五十届世乒赛女团决赛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朱珂.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横拍进攻打法选手的战术分析及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6]苏丕仁.乒乓球战术新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2):85-87.

[7]张晓蓬,竞技乒乓球运动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J],2004.

[8]杨力.中韩乒乓球女队技战术特点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0.

[9]徐大生,对前三板技战术的影响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5.

Analysis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Features of Main Opponents of LIU Shiwen in Olympic Games ——Taking FENG Tianwei, Ishikawa Jia Pure as an Example

YANG Yao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 Guangzhou 525000, Guangzhou, China)

杨峣(1989—),广东茂名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乒乓球方向)。

猜你喜欢

石川接发球落点
石川安作品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石川安作品
樊振东和林高远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比较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围巾
基于接触有限元法的齿轮多齿时变啮合刚度数值分析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