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恺遗墨,美在至简

2018-11-29阎纲

丝绸之路 2018年9期
关键词:慈母吴冠中丰子恺

阎纲

余生也早,是文坛“30后”,抗战期间,怀抱丰子恺先生的儿童画渐渐长大,悠然神往,道不尽的美育和温馨。

今又领受赵柱家赐赠的《子恺遗墨——丰子恺〈宇宙风〉插图原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捧之不忍释手。

柱家先生历时有年,终日不倦,况典籍浩繁,勾稽匪易,填补了丰先生艺术资源的一大空白。先生幼女丰一吟写道:“读父亲丰子恺为《宇宙风》(1935年林语堂创办——阎注)杂志创作的插图原稿十分感慨,这些画系父亲所作,对于研究他的艺术人生及中国绘画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该书插图除原稿的13幅外,又收录先生的名作多幅和谈审美感受的文字16篇,还收有师友和学者如郑振铎、朱自清、朱光潜等艺术赏析的文字20篇,熔各家精品赏析于一炉,臻备而厚重。

慈母一般陪伴我长大

余幼时酷爱丰子恺的画,今又见昔日全民抗战迄今耄耋之年慈母般陪伴我长大的多幅名画,怀之暖心。这些名画风采依然,本书多有收录。读《贫女如花只镜知》。贫女的她,就是这个贫穷厨房里的主人。她的双手肯定长满茧子,她的眸子必定放出光芒,即便背过身去,也能想象出那脸庞该有多美。没有眼睛看见眼神,没有五官五官毕显。静谧中小憩片刻,也不忘像姑娘们那样照照镜子,顾影自怜看看自己,小小圆镜中的图像,镜中花、人更美。

再看看衣裤的补丁和简陋的厨具,齐齐整整、洁洁净净,怜悯之心、敬慕之心油然而生。

丰子恺的漫画和冰心的散文一样,歌颂童真童美与大自然的和谐。人生悲欣、人情冷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如来佛的慈悲。

人生葆有一种美,叫“清纯”。我深深地爱着这位清纯的小姐姐。

关于《最后的吻》,我想起三易其稿的故事。丰子恺途经育婴堂,见一男子怀抱笑着的襁褓中婴儿在接婴处徘徊,墙角下狗妈妈带着几只小狗嬉戏,丰子恺创作了《接婴处》。过后,觉得《接婴处》不能反衬婴儿的悲惨遭遇,重新绘制了《笑涡》。后又在弄堂口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不时地亲吻孩子的脸逗孩子玩。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母亲因生活艰难,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专门收养孤儿、弃儿的育婴堂,不是更能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么!他又重绘第三图。《笑涡》里,年轻的父亲准备将亲生骨肉送进抽屉时,笑涡荡漾在孩子的脸上;新作里,年轻的母亲准备将亲生骨肉送进抽屉时,给了孩子最后的一个吻,题名“最后的吻”,比“笑涡”更能刺痛人心。他在两幅画的墙脚下,都画了一只母狗正在给小狗喂奶——实在是一个“人不如狗”的年代啊!丰子恺从草稿《接婴处》到定稿《最后的吻》,三易其稿,在社会上引发不小的震动。

我至今记得这幅画在抗战时期给予一个幼小心灵的艺术打击,那样刻骨铭心、那样难以名状!

先生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让人浮想联翩。只不过一把酒壶、一弯残月,大篇幅的留白,眼前一亮,境界全出:窗前无人,窗前有人,老年或者中年,单独一人,抬头望月,想着什么,思念远方的故旧还是天上的亲人?水边的晨曦还是柳下的黄昏?孤独、寂寥,静谧而清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静静的穹庐潜入静静的走廊,黝黑的芦帘帘钩注目碧空如水的钩月,只要你有感于岁月的蹉跎,就会在这幅画前静下心来目不转睛。

郑振铎赞叹道:“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意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先生另一幅画叫《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画中有人物,悠闲文雅,虽然背过身去,却能见其人面桃花、明眸皓齿,燕声啾啾更相思。好风撩人,少年男女哪个不钟情?

有道是:“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有道是:“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大师者,慈母也

先生更有一幅喻世的名作,画一个男子、一朵花。吴冠中先生大加赞赏,说:丰子恺作过一幅漫画,表现一个瘦瘦的诗人在闻一朵花,身后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悄悄私议:“诗人是做什么生意的?”艺术家创造出了真正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那是国之宝、民族之魂,为全世界人民所崇敬。但杰出的作品被人们认识往往需或长或短的过程,甚至在作者落魄生涯结束之后,还要等许久许久。

于是,吴冠中强调说:

我初中时很爱看丰子恺的漫画,跟着他的眼观察人间万象。后来进了艺术专门学校,觉得丰先生的画简单,便疏远了。如今广览天下图画,千奇百怪,装腔作势,令人厌恶者多,再看丰先生之作,亲切感人,乃真人之情,真人之艺。今大师满天飞,以大欺人,耍弄愚人,丰先生之作,画不盈尺,沁人心脾,广及大众,是人民的大师。

大师者,慈母也。

吴冠中,素以形式美著称,大师也。吴冠中10多年前对丰子恺慈母般的称颂,是大师级的虔诚敬拜,抱诚守真,对鄙俗嗤之以鼻,予今大有裨益哉!

丰老艺术,美在至简

还有一篇丰老自己总结“制作经验”的文章,题目叫《漫画的描法》(1943年),本书没有收录。

《漫画的描法》下定义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他的经验是:“制作漫画,必须先立意,后用笔……没有见解,不能立意……没有画才,不能用笔。”进而将漫画创作分为立意(包括拈题、选材)、用笔(包括构图、着墨)等阶段;再进而归纳为写实法、比喻法、夸张法、假象法、点睛法、象征法六种表现方法。他以《邻人》《接婴处》《最后的吻》《某父子》为例强调说:“漫画家在生活见闻中选取富有意义的现象,把它如实描写,使看者能小中见大,个中见全。”

先生画不盈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灵感天赋,白描传神,寥寥数笔,画龙点睛,颇具视觉美感。

先生畫不盈尺,简笔写意,巧用留白,形神毕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极具感情魅力。

先生画不盈尺,其大作谦称为“速朽之作”,实则传世之作。

丰公画不盈尺,诗意盎然,耐人寻味,看似容易却艰辛,“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要言妙道四个字,适用一切文艺形式:美在至简。

猜你喜欢

慈母吴冠中丰子恺
吴冠中的点线面
爆炒米花
慈母心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浓浓慈母爱,暖暖寸草心
丰子恺的“人”和“文”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