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冬病夏治妈妈要抓住好时机

2018-11-29

科学生活 2018年8期
关键词:儿科医院伏贴宝妈

孩子经常发烧、反复感冒、患有过敏性鼻炎、厌食挑食、消化不良、腹泻……宝宝的各种状况让宝妈们头疼不已,而这些疾病常常会在冬季加重,这更让宝妈们身心疲惫。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和婧伟医生介绍,随着气温升高,“三伏天”的到来,“冬病”也迎来了最佳治疗时机,夏季给予宝宝针对性的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病症减轻或消失,即日起儿科医院开始的三伏贴治疗便是针对“冬病”的一种预防措施。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三伏天气温最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的气血旺盛,且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此时将特定的中药在穴位上贴敷,从而更加有利于刺激穴位及药物渗透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和婧伟医生解释道,三伏贴可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以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 两类人群适用三伏贴

和婧伟医生介绍,三伏贴适合两类人群:一是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中医肺系疾患儿;二是患有厌食、消化不良、易患腹胀、腹泻等中医脾胃系疾患儿。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期间各选取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和婧伟医生表示,今年头伏从7月17日开始,而中伏有20天,因而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同时,也可以在7月3日~7月16日期间先来一次加强贴,从增强穴位敏感性,使敷贴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通常,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儿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 三伏贴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的孩子贴敷时间不同,和婧伟医生提醒,2岁以下0.5~1小时;2~6岁2~3小时;6岁以上可适当延长至4小时左右。贴敷后,密切观察患儿的表情及贴敷部位皮肤的变化,若出现轻度痒感,属正常反应。

贴敷当天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三伏贴期间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逗留太久;贴敷当日不宜游泳;另要注意皮肤清洁,敷贴拿掉后,可以洗澡,但贴敷部位不宜搓揉,用水轻轻冲洗即可;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此外,和婧伟医生建议,贴敷时最好穿着透气性较好、较为宽松的衣服,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敷贴期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应暂停贴敷。

猜你喜欢

儿科医院伏贴宝妈
三伏贴联合西药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家中段子手(四)
家中段子手(二)
家中段子手(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家有宝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