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疑且思且徐行 为阅读点亮一盏灯——浅谈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8-11-29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占振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6期
关键词:导语重点文本

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 占振华

一、巧用文章导语提前质疑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有一大特点,单元的“导读”和略读课文的“导语”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依托点,也是学生课前预习的着眼点。因此在预习时,让学生先读懂“导语”,然后根据导语内容合理质疑思考,这样的质疑会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例如《祖父的院子》的导语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场景有哪些?“我”的心情与体会在哪里体现出来的?通过对导语的阅读,抓住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填空式质疑,有学生设计如下:

1.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灵动、新鲜漂亮、充满快乐的诗,诗里有灵动的动物们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亮丽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中哪些难忘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这个园子里体会到__________。

这样根据导语设计的质疑式填空,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涵盖在里面,通过读“导语”出填空题和做填空题的作业训练,孩子们不仅在课前学会了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文脉,初步体会作者的感受,更理解了导语在略读课文中的重要性。长期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将会提高。

二、紧扣文章题眼自主质疑

题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短短的几个字、几个词却包含了文章的主要思想与情感,就像是一双明亮的眼睛,透过眼睛直达心底,可以说题目就是文章的灵魂。紧扣文章的题眼进行自主质疑,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学六上第八单元《伯牙绝弦》一课时,老师板书课题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会产生哪些疑惑?”有的同学说:“伯牙何许人也?”“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绝弦?”“他又是为谁绝弦呢?”“你认为他用绝弦的方式想表达什么?”……面对孩子们的种种质疑,犹如抓住蛇的七寸似的,顺势而下,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根据黑板上之前大家提出的的问题进行学习,学生条理清晰,敢想、敢说,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三、聚焦文章重点引发质疑

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文章的重点语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聚焦文章重点词、句,引领学生边读边悟,才能读通、读懂、读深文章。比如三年级语文《画杨桃》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爸爸与老师对“我”说的话是否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体现在哪里?“我”从中领悟了哪些道理?《少年闰土》中,“一样”指的是什么?抒发了“我”怎样的情感?《月光曲》中,“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中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心情?学生如果在文章阅读中能够抓住重点词汇、语句,并对重点内容质疑,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深入理解,自然就会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重点进行质疑,让学生以发散思维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通过反复地阅读和讨论交流,在语文课堂上渗透阅读技巧,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

四、直击文章矛盾善于质疑

纵观阅读教学中的诸多文本,内容上看似“自相矛盾”,实则“点睛之笔”。这里面包含着作者的别具匠心,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发问,抓住矛盾点进行质疑,把握文章的精髓,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提升。如《白鹅》一文开头对白鹅形象描写中用到“高傲”一词,似乎是对白鹅的厌烦,实际上真的如此吗?这种“自相矛盾”的文句,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年轻人明明不缺马草,为什么要编造谎言说缺马草……在教学中,善于捕捉文本的“矛盾点”,往往就能收获新的“生成点”。

五、关注文章留白巧妙质疑

留白是学生思维的延续,是对文本的二次创造。它为学生腾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空间,在留白处巧妙质疑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方法,它能还原作者表述方面的空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一面五星红旗》中,当“我”看见五星红旗时的第一反应是“愣了一下”,此时的“我”为什么会“愣了一下”,在想什么?巧妙质疑,让学生打开活跃的思维,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学生自然就把文本给读“厚实”了。

六、捕捉文章标点有效质疑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具有严格要求,其指出在课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表达符号的运用方法。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质疑能力,有利于理解深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鸟的天堂》一文末尾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此句两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后一个要加引号,而前一个不加呢?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穷人》中,作者连续使用三个叹号起什么作用?通过细化质疑细节,感受渔夫内心的矛盾,突出他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通过对标点符号的质疑,逐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意识,语文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需要认识到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乐于发问、勇于表达,在“无疑——有疑”“有疑——无疑”的转换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

猜你喜欢

导语重点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导语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重点推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