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助力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8-11-28张媛媛张艳艳李东东拓晓波霍瑞峰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进步转型升级

张媛媛 张艳艳 李东东 拓晓波 霍瑞峰

摘 要:结合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从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并以此为契机来促进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进步;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13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4个要素,即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中,科技是占主导地位的。榆林市作为西部新兴的能源型城市,经过多年的工业迅猛发展,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条件。利用当地优势条件,通过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吸纳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促进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

1 榆林市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5省区交界地带,平均海拔1300m,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以长城为界,北部以风沙草滩为主,南部主要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域。榆林地区据统计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之多,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1位,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因此,榆林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独特条件。

1.2 工业经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榆林市地下贮藏着丰富的能源,是国家级能源化工业基地。近年来,能源化工业的发展,带动榆林市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攀升,同时也推动了榆林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榆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520元,特色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在60%以上;2014年榆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其中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1万t,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82元,年均增长9%以上,超出陕西省平均水平1186元。

1.3 农业产业多样化

榆林市现已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农业经营主体居榆林省第一。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8个,榆林区全覆盖。榆林市现代农业园区数量、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建设及检测能力、土地流转面积、家庭农场总数、高级职业农民认定总数均居陕西省前列。目前,榆林市已经形成了红枣、马铃薯、小杂粮和蔬菜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有18项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居全陕西省第一。马铃薯、玉米产量等创41项全国高产记录。

1.4 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初体现

近年来,榆林市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明显提升,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播种、灌溉、收获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用工成本。引进贮藏及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彻底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中的落后和弊端。目前,榆林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十五”年的38%提高到47.5%左右。此外,榆林在榆林市范围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3家。

2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問题

榆林市农业科技发展与周边地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对照我国学者研究构建的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4项准则指标和12项个体指标,榆林市多数处于全国和全省下游位次。榆林市农业发展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难题:科研方向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研创新机制体制不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短缺;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3 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3.1 选育优良品种,加强品种管理

现代特色农业中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农业科技的辅助是不可缺少的。选育优良品种要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含有优异种质和含有优势性状的野生资源。通过对榆林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种进行普查,筛选出高产优质农产品品种,作为栽培或育种资源;在传统的自然变异选育和杂交选育的基础上,应用理化诱变及分子育种等辅助技术优化品种性状。加强品种管理,整合现有同类农产品品种,构建本地特色农作物品种种质资源库;形成统一经营的模式,创建榆林特色农产品品牌。

3.2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转化成果。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良种和高效农机具的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提升农民增产、增收的水平;鼓励生产一线农技和职教人员继续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结合农村发展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模式,比如,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等。此外,建立适度的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农户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力推广农机、农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和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3.3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优化科研人才队伍,提高待遇水平,着力引进一批能够落地生根的高层次领军专业人才;跨单位组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专家团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外出培训进修、攻读学位、交流考察、承担科研项目或通过与高校的学-研项目合作,对基层的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深造,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行业素质;保证科研院所招人自主性。按照单位内部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招聘对口专业的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通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彻底解决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

3.4 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以各种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为标尺,对榆林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品牌管理和塑造。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和实施标准,如特色农产品加工标准、检测技术标准、包装规格标准及品质等级标准。严格实施以上标准,来规范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以此产生长效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应该重视维护农业知识产权及商标权,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和激励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能够维护自身形象、信誉。

参考文献

[1]王永飞.金融支持陕北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2(7):83-85.

[2]罗慧媛,杨鹏亮,刘锐.新常态下金融推进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1):139-141.

[3]杨晓东,郭红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0(46):19-37.

作者简介:张媛媛,女,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马铃薯研究;张艳艳,农艺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铃薯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科技进步转型升级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下城区:建设科技进步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