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念治疗法改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的效果研究

2018-11-28赵建利任雪英占建华董莹盈严伟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1期
关键词:积极应对抑郁

赵建利 任雪英 占建华 董莹盈 严伟良

[摘要] 目的 研究正念治疗法改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消极应对能力。 方法 随机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39例);研究组应用8周的正念治疗法干预,对照组应用心理疏导干预,应用HAMD量表和PANAS、SCSQ问卷测评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8周末,①HAMD:两组总分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说明两组治疗抑郁临床效果相当。②PANAS:积极情绪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上升快(t=5.19,P<0.05);消极情绪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下降快(t=5.41,P<0.05);③SCSQ:积极应对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上升快(t=7.74,P<0.05),消極应对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下降快(t=8.63,P<0.05)。 结论 正念干预法较心理疏导干预技术而言不仅更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消极情绪;而且能有效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正念治疗法;抑郁;情绪;应对;积极;消极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1-009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passive response ability of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y mindfulness treatment.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CD-10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n=41) and control group(n=39).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8W mindfulness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HAMD scale, PANAS and SCSQ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s. Results At the end of intervention for 8W, ①the total scores of HAMD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t=0.52, P>0.05), indicating similar clinical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②The positive emotion scores of PANAS in the study group grew fas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5.19, P<0.05), and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of PANAS in the study group fell fas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5.41, P<0.05). ③The scores of active response in SCSQ of the study group grew fas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7.74, P<0.05), and the negative response scores in SCSQ of the study component fell fas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8.63, P<0.05). Conclusion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method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ut also alleviate their negative emotion compar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hich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itive response style of patients.

[Key words] Mindfulness therapy; Depression; Mood; Response; Positive; Negative

抑郁障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复发率、 高致残率、 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1]。根据WHO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类疾病[2]。抑郁障碍的干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抑郁而导致的致残或自杀,其重点在于彻底消除抑郁临床症状;二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最终提高其幸福感;三是更好地预防抑郁复发[2]。正念治疗法是针对个体负性情绪,结合佛教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创编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3]。因其以特殊方法专注、自觉、开放、好奇、善意、不批判、欣赏当下,与当下培养一种亲密感而被广泛应用于“减压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人本疗法、整合疗法、正念情绪聚焦疗法”中[4-5],干预效果明确。本文应用正念干预法干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消极应对能力,并与心理疏导疗法[6]干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来源于2017年3~9月入住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精神与行为分类中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7]的抑郁症患者(包括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年龄18~60周岁;②积极消极情绪量表[8](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积极情绪分≤10分或消极情绪分>20分;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9](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测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2分或消极应对方式得分>24分者;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10](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17分者;⑤经医院伦理委员审核确认符合医学科研伦理要求,本人和监护人接受告知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⑥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患病史,包括癫痫和智力障碍者;②患有严重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者。共采集被试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18~59周岁,平均(42.93±1.77)岁,平均病程(7.51±1.03)年,用正念疗法干预。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18~60周岁,平均(43.45±1.82)岁;平均病程(7.66±1.11)年,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干预。两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起始剂量20 mg/d;最大不超过50 mg/d;总观察时间8周。

1.2.1 研究组 正念治疗法干预:①呼吸/身体练习:让患者闭目静坐,在指导者的引导下,注意自己的吸气、呼气(关注点为鼻尖),感受呼吸。先做3~4个深呼吸,清楚意识每次呼吸,渐渐转移注意力,感受自己吸入气体停留在颅底部-通过脊椎慢慢下沉-转移至右腿-膝盖-脚底;再将注意力转移至左腿-膝盖-脚底;感受右胳膊-右肘-指尖;转移到左胳膊-指尖;然后把吸入的气运到喉咙下面,慢慢运气,从身体前部向下移-肺-肝-膀胱-大肠。如此反复3次,让所有的呼吸感官扩展、让它们彼此连接畅通。②开放知觉/感觉:患者在每次呼吸时,均努力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任何传入的信息——知觉、感觉、思维,以及内心的各种声音。感知觉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压力的、紧张和身体的疼痛。③回顾与讨论:经过正念修习,最后让每一个患者做回顾讨论:把患者分为4组,每组8人,分析“情绪平衡”的积极与消极面;了解他们如何看待心-身关系;讨论后将结果反馈。

1.2.2 对照组 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干预,即了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给予心理疏导,让其认识负性情绪存在的不良影响,鼓励其进行一些积极的集体活动(如体育锻炼、音乐干预、家庭互动访谈),促使其生活逐渐远离消极的事物。

1.3效果评价标准

①HAMD17抑郁量表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其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分5个等级评分(1分为几乎没有,2分为较少发生,3分为时有发生,4分为经常发生),评分标准: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7~17分为可能有抑郁;总分17~24分为肯定有抑郁;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总分评定信度系数r为0.88~0.99;②PANAS情绪量表:该量表主要描述1周当中的情绪体验。共有2个维度,20个条目,其中,积极情绪10个条目,消极情绪10个条目,分5个等级评分(1分为几乎没有,2分为较少发生,3分为时有发生,4分为经常发生)。2个维度量表的信度系数r分别是0.82和0.79;③SCSQ:该问卷亦由2个维度组成,其中,积极应对维度12个条目,消极应对维度8个条目。分4个等级评分,0分为不采取、1分为偶尔采取、2分为有时采取、3分为经常采取。2个维度量表的信度系数r分别是0.88和0.79 。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干预8周末,HAMD总分下降,同组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5、13.8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PANAS评分比较

干预8周末:同组间与入组时比较,研究组积极情绪:t=10.90,消极情绪:t=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积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P<0.05);消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两组间比较,积极情绪: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P<0.05);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上升快;消极情绪: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P<0.05);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下降快。结果表明,正念干预法不仅能提高积极情绪,减轻消极情绪;而且能持久促进改善作用。心理疏导干预技术虽然也使积极情绪略现提高、消极情绪稳定下降,但效果不如正念心理干预(表3)。

2.3两组干预前后SCSQ评分比较

干预8周末:同组间与入组时比较,研究组积极应对:t=22.25,消极应对:t=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积极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P<0.05);消极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对照组消极应对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积极应对: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05);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5),研究组分值比对照组上升快;消极应对: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P<0.05),研究組分值比对照组下降快。从结果可见,正念干预法和心理疏导干预技术,均能促进积极应对,抑制消极应对;正念干预法较心理疏导干预技术而言,更能有效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表4)。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的个体认知与应对方式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象病程5~10年,由于长期受病魔折磨,导致精神和身体上压力增加,病耻感增强,人际交往减少。这类负性生活,成为较强的生理应激源,结果使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更加严重,应对能力下降。正念治疗法是以“正念”为基础的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以“正念”为基础[3]。正念训练的目的是授予患者学会下列技能,即不评判(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作价值判断)、共处(与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保持和平共处)、信任(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无为[不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接受(愿意如实地关注自己当下的身心状况)、放下(不管好恶,只是分秒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4]。在训练过程中,使被训练者能够逐渐增强正念状态和调节控制能力,苏醒其认知能力,改变目前的认知偏差,增强积极的认知自我重评,从本研究可见,运用正念训练干预的抑郁症患者,8周后其积极应对能力加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5),说明积极的认知自我重评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积极的应对能力。

有研究发现,正念训练既适用于健康人[11]、亚健康人[12-13],也适用于患者,包括癌症[14-15]、焦虑障碍[16]、心境障碍[17]、睡眠障碍[18]等患者,尤其在改善情绪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能有效提升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促进内心平静和情感平衡[6,19]。长期坚持正念训练,还可以促使支持注意力和整合情绪的大脑皮层变厚,支持恐惧情绪的杏仁核变小,活动力下降[20]。本研究,通过8周正念训练,使抑郁症患者积极情绪提升,消极情绪下降,其分值与对照组比较,积极情绪t=5.19,消极情绪t=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7,21-23],证实正念干预法可以通过上述生物学机制,调节负性情绪,并且长期坚持,可以提高个体对注意的分配,增强个体注意相关脑区的功能,从而减轻抑郁,增加积极情感的这一理论。

从生理学角度可知,愤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机体心跳加快加强、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高敏反应。如果个体的这种不良情绪持续存在,则可致机体持续保持不良情绪高敏状态,久之则引发疾病。有研究正念的脑机制[24]认为正念可以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变化。其通过正念训练,帮助个体通过鼻孔与体内传出的能量结合,让个体感受巨大的寂静,静静意识到自己的呼吸,随持续的吸与呼,建立起呼吸节奏。这种正念修习是通过感官,让身体和呼吸、感觉/知觉、内心的声音/思维打开,从而引起行動的渴望和动机,最终帮助个体突破心理上的压抑障碍,扩展自知和自控领域,让个体平息情绪。这个训练过程实质上就是调节交感神、副交感神经平衡的过程,正念治疗法这种将个体注意力转向的技能,帮助个体打破负性思维习惯,阻断情绪恶化,阻止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的恶性发展[3]。

心理疏导疗法是近年运用较频繁的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6]。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强、适应性、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等特点。本研究选用心理疏导疗法参照干预方法,观察正念治疗法在改善、促进抑郁患者负性心理和负性应对方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心理疏导疗法实质上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协从医者指导,提高医疗依从性,改善负性心理的过程。其重点在于针对消极情绪的疏导,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因素。本研究运用正念技能训练,促使患者掌握这种技能并变成生活、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当机体遇到负性事件时,能够自然而然地通过掌握的技能转移不良情绪,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也是正念训练干预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效果优于心理疏导的原因所在。从研究结果看,正念干预法较心理疏导干预技术而言不仅更能进一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消极情绪;而且能有效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 瞿伟,谷珊珊.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3-1117.

[2] 宋丽萍,何兴鑫.抑郁障碍积极心理学“优势探索”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6):950-952.

[3] 顾歌.正念干预法(译者序)[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1-3.

[4] Liz Hall著,李娜译.正念教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8-106.

[5] Padmasiri de Silva著,顾歌译.正念干预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12.

[6] 董莹盈,占建华,何为民,等.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积极心理学管理范式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0):1852-1854.

[7]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2-58.

[8]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54-56.

[9]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10]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2-123,134-174.

[11] 梁三才,吴海梅,杨玉娇.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2):946-951.

[12] 王晓信,王一昕,刘剑.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物理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02-504.

[13] 胡勇,王艳辉,侯静白,等.正念减压训练在颈腰椎病飞行员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395-398.

[14] 张佳媛,周郁秋,张全志,等.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89-193.

[15] 卢朝晖,王敏,王宁.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疾病心理治疗,2015,36(7B):81-83.

[16] 李燕,虞安娜,包祖晓,等.正念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4(9):1218-1219.

[17] 刘典英,刘明矾.正念治疗与工娱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98.

[18] 陶晶晶,陈芳,裴大军.正念训练干预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402-1406.

[19] 徐慰,王玉正,刘兴华. 8周正念训练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7):497-502.

[20] 王云霞,蒋春雷.正念冥想的生物学机制与身心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2):105-108.

[21] 黄冬华,谢建芳,袁水莲. 正念减压疗法对抑郁症病人自杀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12):1235.

[22] 杜吉利,胡洁蔓,高玉霞.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老年人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518.

[23] 徐慰,刘兴华.正念训练提升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3):197-202.

[24] 汪冕,陈晓莉.正念干预在护理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5,30(18):101-104.

(收稿日期:2018-03-20)

猜你喜欢

积极应对抑郁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