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2018-11-28黄秀义

新长征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攻坚

■黄秀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在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的初始阶段,白城市作出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决策部署。

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项重点,推进产业水平提升。脱贫攻坚最核心的问题是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收入上不去,其他都无从谈起。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为了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首要的是推进产业融合、产业升级。白城市洮北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始终把产业支撑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把培育和发展产业作为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立足资源禀赋,注重科学规划,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棚膜经济、庭院经济等,3年来全区共实施扶贫项目182个,其中以肉羊、肉驴、肉牛、奶牛、禽类标准化建设为主的扶贫项目99个,雪寒韭菜、红干椒、洮河湾有机小米、育肥羊、育肥牛、林下鸡、手工编织等加工业脱贫项目“多点开花”,形成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短板,推进硬件功能提升。由于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跟不上,严重制约了洮北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的社会进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必须有基础设施来保障。3年来,洮北区克服重重困难,共实施高标准农田、井井通电、低压线路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33个,改造农村电网268.8公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柴改电”10万亩、井井通电70万亩。围绕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开展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等9项工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通屯硬化路和老旧油路改造403公里,完成屯内砂石路157公里,已累计完成危房改造5598户(贫困户2730户),2018年底之前再完成2850户,累计完成53个贫困村的自来水提升改造工程,20个贫困村和36个非贫困村达标卫生室全部交付使用,28个贫困村陆续完成绿化任务。

切实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弱项,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比较普遍,乡村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泊,乡村文化日渐荒芜。精神文明是农村特别是贫困村明显的弱项。因此,中央提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目的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两个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洮北区2018年以来启动实施“五送到农家”“志智双扶增动力”专项巡讲活动和典型选树活动,2500多名干部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启动庭院经济2.8万亩,“六清”共清理村屯垃圾69万立方米,110万延长米铁篱院已经开工建设,26个文化活动室正在完善,“四美”家庭评选全面展开。振兴乡村文化,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洮北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了新气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攻坚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