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岁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

2018-11-28王爱娣

文学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敏感期成人人格

王爱娣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2-3岁的儿童正处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交叉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既有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又带了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既有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的一面,又有自我中心的一面。此阶段的儿童又被称为学步期儿童[1],在身体和心理上较之感知运动阶段有所提升,此时,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尤其重要。中国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看大,亦指这一特殊时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期。

一.2-3岁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

2-3岁的儿童,在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交流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都较前一阶段有了增强,能力的增强促进儿童探索世界和掌握经验。

(一)2-3岁儿童身体发展特点

1.身体发展特点

2-3岁的儿童,体重较之一岁之前增速减缓,身高相当于成人的二分之一;大脑重量相当于成人的三分之二,成人脑重1400克左右。

2.动作发展特点

2-3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独立平衡地行走,开始学习独立使用工具,由于动作精细化程度不高,对各种工具不能辨别具体用途,给人的感觉用什么都是缓慢的笨重的。这一时期的儿童动作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

第一阶段,有效的动作不能巩固。儿童不会根据工具的特点支配动作来正确使用工具,不能巩固有效动作。这一阶段的儿童特别喜欢自己做事,诸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由于动作精细化不高,拿匙子的姿势千奇百怪,吃饭的样子憨态可掬,穿衣服时经常把手伸到头的位置,鞋子穿反了,系不上扣子。反复做,做到不耐烦,发脾气。

第二阶段,延长练习同一动作的时间。一个动作做不好,可能不停地重复,直到失去耐心或者取得成功。特别是练习用筷子吃饭,一旦自己吃到了第一口,就保持同一姿势拿筷子,不停地去夹能够夹到的菜。

第三阶段,有意识重复有效动作。这一阶段不再固执于一种模式,能够抓住有效动作,然后就反复做,比如开门,当孩子发现用一种方式可以让门打开时,可以用一下午的时间去重复开门这个动作。

第四阶段,按工具特点使用工具,并能根据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果出现不正确的动作能较快纠正。比如,骑儿童自行车上坡,最初不会发力,上不去,会看别人做,然后模仿着去做。

2-3岁的儿童,手脚协调能力增强,愿意给大人帮“倒忙”,自己的意愿特别强烈,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3.语言的发展特点

2-3岁,是儿童掌握语言的期。两岁的时候,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楚;两岁半的时候,对于多数儿童来说,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日常用语,三岁的时候,能够完整地讲一个小故事或唱一首儿歌,比如可以复述动画片的内容或者唱简单的《两只老虎》。

(二)2-3岁儿童心理特点

1.2-3 岁认知能力的发展

2-3岁的儿童,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3],表象、想象和思维等高级认知活动的萌芽。这一阶段的儿童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不停地重复地问,具有初步的回忆功能,能够在玩过家家的时,模仿成人的动作语气,甚至还会讲些从成人那里学来的大道理。

2.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2-3岁的儿童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使自己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要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刚刚开始,最主要的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反反复复地说“我的……”家里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孩子的话,会经常听到孩子们问成人“这是我的吗?这是不是我的”,有时候还会出现代词使用模糊的情况,成人教孩子说:“你跟叔叔阿姨说再见”,孩子会说:“你跟叔叔阿姨说再见”。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有强烈的独立的意识,什么都要自己来做,比如要自己按电梯的按钮,要自己用遥控器打开电视,要自己选择衣服;独占欲增强,“我”的玩具不给别人玩,“我”的糖果不给别人吃。

(三)2-3岁儿童的敏感期

1.敏感期的涵义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4]。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5]。

2.2-3 岁儿童敏感期的特点

2-3岁儿童是探索世界最活跃的时刻,是接受知识技能最敏感的时期,大部分家长认为是处于崩溃与成就感双重体验的关键时期,也是给予儿童相对自由空间,培养儿童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

二.2-3岁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

蒙台梭利认为,2-3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敏感期。家长捕捉到儿童的敏感期,帮助孩子完美成长。塑造儿童独立人格,亦应从这一阶段开始。

(一)捕捉语言敏感期,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2-3岁儿童的语言发展处于词语积累并实际应用阶段,形成语言思维的过程。儿童急切地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特别喜欢说“不”,以及“我的”,从单个字过渡到词语、句子,儿童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成人明白,于是语言就产生了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比如:孩子特别想吃苹果,他用手指着苹果,发出一个简单的音节“嗯”,成人虽然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不要立即把苹果给他,引导他,让他说“苹果”,然后再教他说“我要吃苹果”,循序渐进式,很快孩子就学会了说整句话。儿童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家长此时,不要打断他们的自言自语,耐心地听。当儿童特别想表达某种想法时,鼓励他们说出来,耐心地理解他们的语言要表达的意思,耐心地教他们说出完整的句子。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教会儿童正确使用语言,能够自如辨别使用语言,话语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由的工具。在掌握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儿童心理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语言的独立,是儿童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二)捕捉秩序敏感期,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2-3岁儿童此时是追求完美的,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儿童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6]环境对教育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要有孩子可以自由、独立活动的环境。如幼儿的东西应放在他自己可以拿到的地方,玩完玩具有收放玩具的盒子,还有可以供他画、剪、钉、编的纸、笔、剪刀、针、线等。在家里还应该有一小块可以让孩子游戏的天地,也应该有在得到大人允许后到室外去游戏的场地。当然,家里还要准备一些孩子的玩具,供孩子选择和玩耍。

(三)捕捉动作敏感期,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2-3岁的儿童大动作已经成熟,好动,活泼,调皮,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更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帮孩子去做他应该自己完成的动作,更不能因为孩子的动作不协调而责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洗澡,自己穿鞋子,成人只需要在旁边指导,告知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要代替孩子做他应该学会的事情。父母给儿童做示范讲解,鼓励孩子处理生活的积极性,要求孩子自己纠正错误,这样孩子的精细动作水平逐步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得到提高。

(四)捕捉社会敏感期,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2-3岁的儿童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常规教育应包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行为两个方面。其中生活习惯指的是:洗手、洗脸、洗脚、洗澡、擦鼻涕、吃饭、睡觉以及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等。文明习惯和行为指的是:尊敬长辈、爱护同伴,爱护公物,使用礼貌语言等。

注 释

[1]Newman and Newman著,白学军等译.《发展心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99页

[2]周俐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0页

[3]周俐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2页

[4]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7页

[5]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39页

[6]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39页

猜你喜欢

敏感期成人人格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养大成人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成人不自在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