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玛娜珍小说的叙事特点

2018-11-28角巴吉

文学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两性藏族意识

角巴吉

藏族女作家白玛娜珍在其《拉萨红尘》到《复活的度母》这两部长篇小说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专属的小说叙事方式。她以独特的视角将女性叙事与社会叙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间表达了她对女性生命意识、两性问题方面的思考,以及对独立意识、社会性别意识的初步探索。这种复合的叙事方式,使得其笔下的女性人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于世人眼前,走进了当代知识女性的艺术形象之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女性叙事特点

在白玛娜珍的两部长篇小说中,都呈现出一种清丽淡雅的文风和浓厚的藏族礼仪,其字里行间更流露出十分鲜明的性别主体意识。因其个人的女性身份和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加之其在作品中也是着力呈现一片女性独有的心灵世界及感受,我们常称其作品为“女性小说”。

1.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思考。生活在雪域高原下的藏族女性,有着异于汉地女性的生命意识,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她们的身上具有非凡的坚韧性和悲悯情怀,这也藏族传统文化所赋予藏族女性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趋动下,使得白玛娜珍对雪域高原下的万物都饱含深情,深爱这里的每一片土地,礼赞居住于此的藏族母亲,是她们的坚韧才使得这片雪域高原下的生命得以代代相传,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在作者的笔下多是老年的藏族女性,像《拉萨红尘》中的曲珍,《复活的度母》中德吉泽珍,这些善良、慈爱的老人身上,都极富坚韧的性格和宽容的品格。在她们身上都传承着一种伟大的人类情怀——悲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活如何苦难,始终不变的是她们对生命的关怀和爱护。

2.对两性问题的敬意。在读白玛娜珍的小说作品,我们会发现其间饱含着浓厚的藏族文化中有关知识女性的礼仪,她用一种十分节制的处理方式来表达其对两性相处问题的独特思考。在其早期作品中的《拉萨红尘》,她在表达藏族女性雅玛与汉族男性迪两人之间的爱情时,让两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寺院,并被寺院中这种神圣的情绪所感染,作者这样处理就充分表达出其对感情和生命的尊重。在其后来的小说《复活的度母》中,作者虽然对两性的问题表现的比以往更为大胆一些,但是她这种节制的叙事态度和对两性感情的敬意始终不变。

二.社会叙事特点

在白玛娜珍看似细腻、柔弱笔风的长篇小说中,却饱含她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与探索,在她的作品中通过女性柔弱的双肩,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些藏族女性在身处险象环生的复杂社会之中,她们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的面对来自生活和社会的挑战。

1.对独立意识的探索。白玛娜珍作品中的女性饱受生活的苦难,但在她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这些女性的身上,都不约而同的表达出其急切渴望经济权利,以及她们积极争取政治地位。白玛娜珍两部作品中都以女性作为其笔下的主要人物,年轻时都为其美好的人生理想而艰苦奋斗,在其奋斗的过程中遭受到来自社会的无情倾轧,以及男性的情感伤害。在她们柔弱的双肩上承载着太多不应肩负的伤害,有过失望和伤心,但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弃过,这样的生命轨迹和心路成长历程在雅玛和琼芨的身上几乎都是一致的。这种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初步探索,是作者一直奉行的一种创作理念,也是其作品中人物最本质的一种精神内核。

2.对社会性别的探索。在白玛娜珍的作品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作为女性作家的她,对文学作品中女性社会性别意识作出初步的尝试与探索。所谓社会性别的出现,是相对于生物性别继而所提出的,以文化基础和符号特征为判断依据的一种社会标准。我们在她的《拉萨红尘》中可以从雅玛在军营当中受到种种压抑,使得她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备受痛苦,以及仇视那些因政治权利而使自己的人格和人性都被异化与扭曲的所有女性。这种对社会性别意识的探索也体现在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中,其所表达出对女性子宫的一种描述中可看出这种厌憎情绪,这些都与白玛娜珍本人所认识到的女性的社会性别与弱势地位有关,表达出作者深藏于心的郁结和愤懑情怀。

总之,在白玛娜珍的小说作品中,都呈现出其独特的女性叙事与社会叙事有机融合的独特方式,其间表达了她对女性生命意识、两性问题方面的思考,以及对独立意识、社会性别意识的初步探索。这同时也是作家本人的创作开始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使得其笔下的女性人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于世人眼前,走进了当代知识女性的艺术形象之列。

猜你喜欢

两性藏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The Light Inside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铝的“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