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11-28梁柳平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评价教师

梁柳平

(浙江省新昌县教育体育局,浙江新昌 312500)

引 言

随着多媒体运用与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能力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被教育部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中。身为这门课程的教师,怎样在常规信息技术课堂上侧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擅长思考,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呢?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与做法。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诚如陶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教育的起点是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实例融合,以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有助于深入体会所学内容,有助于融会贯通,渐入佳境。

1.“生活化”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让教学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走出书本的桎梏,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情境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

例如,四年级下册《网络摘记》一课,从学生平时常用的手工摘记卡入手,分析摘记卡的元素组成,形象推移,“摘”即“复制”,“记”即“粘贴”,“版面美化”即运用所学知识对文字进行字形、字号、颜色的设置,对图片进行格式修饰,整体布局。

由生活实例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增强了其对网络摘记的理解及操作。

2.“生活化”任务,培养创新能力

任何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信息技术的学习亦如此,为免教学流于单调、枯燥和被动,不仅要带领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更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信息、面对问题,强化实践操作,推动学生产生敢于探索、积极实践的兴趣。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在校学习及居家生活息息相关,诸如整理表格、制作月历、电子小报此类。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课程,提高了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例如,四年级上册《制作通讯录》一课,从贴在教室内的各类表格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很快掌握了表格的制作技巧,并创作了不同色彩、不同设置的表格,颇有创意。

以特定主题,带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探究实际生活,首先使学生树立一定的信息意识,随后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以注意到身边的生活现象为活动主题,逐步进行数据收集、调查、记录工作,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并以信息技能产出统计图等手段进行进一步解析、报告,使学到的信息知识、技能在生活中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例如,六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活变化多》一课,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下载数据,绘制统计图,找出变化规律,给予分析、统计、建议,学生能够在“用”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信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二、教学组织“合理化”

对特定问题感兴趣和好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的两个直接因素。信息技术正是一门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学科,作为教师更需要因势利导,以新面貌面对新课程,适时地以引路者形象取代刻板灌输的教条形象[1]。要做好这一点,教师教学组织的创新尤为重要。

1.激发创新热情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采取缺乏趣味的示范演示进行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一落千丈,极端的会引起负面反感效果。为了引导学生正面的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要推陈出新,打造具有新鲜感、引发思考、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从心底愿意创新。

例如,四年级下册《体验缤纷色彩》一课,旨在文字色彩及动态效果的添加。笔者巧妙地将古诗与信息技术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2.创设创新氛围

曾有一项心理学研究得出结论,人的智力活动在精神轻松、心情愉快的条件下将取得更优效率。在校园人际交往中,彼此平等的交流既可以学会尊重他人,更可以感受尊重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良性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生机勃勃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意向;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实行教学民主,从“中心位置”退居到二线。

例如,四年级下册《网络摘记》一课,按传统的教学组织方法是教师把学生紧紧抓住,逐步引入复制、粘贴。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完全能够边看书边操作完成。而另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操作呢?请同学们看书,尝试操作,并把你学会的操作方法教给老师。”学生顿时有了自我实现的价值,之后的课堂氛围相当和谐,学生不但完成了本课操作,不少同学还有了颇有创意的作品呢。

3.设计创新练习

学生从学会知识、使用技能、获取能力直到拥有创新意识,练习必不可少。故而,合理的练习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富有层次的练习,特别是拓展性练习,是有助创新意识成长的阶梯。《体验缤纷色彩》一课,教师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就很好地实现了课标。

练习一:给诗句中出现的有关色彩的字设置颜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练习二:根据古诗意境设置字体并添加效果。以《题西林壁》配画为例。

练习三: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对文章进行设置。以朱自清的《春》为例。

教师设计的练习从句到段到篇,由简单技能到整体构思,逐步把课堂推向高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达到了信息技能的应用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是信息技术课突出的学科特点[2]。因此,其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但真正涉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涨。

1.积极运用任务驱动法、讨论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等身心特点,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法、讨论启发式教学法比较适合小学生。所谓“任务驱动”,指的是将教学要求分解成“任务”,将单独指定的“任务”完成后串联,每个“任务”都隐藏着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尝试以各种手段和途径破解任务,进而展开实践活动,是一种边学边做,寓教于乐的模式。

例如,三年级上册《复制与变换》一课,把本课教学内容贯穿于故事任务中,小明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去上学,转过身与爸爸妈妈说再见(变换),走在校园中,扶起了被倒翻的花盆(变换),欣赏着校园的美景,心想把校园变得更美丽(复制、粘贴、变换)。一切都设计得那么连贯巧妙,学生在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复制与变换技巧。

所谓“讨论启发式”,要求教师具有充足的准备和耐心指导,以提前设计与组织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指定问题提出观点,发展独立思考能力,树立创新精神。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体会不同角度的看法,在多条思路上都可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发挥创造性。

例如,六年级上册《旅游计划书》一课,结合当今许多家庭情况,启发学生假若要去北京旅游,在旅游前会如何安排呢?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综合旅游需要考虑交通工具、景点安排、食宿、当地风俗及天气情况等,再次引导学生怎么去了解,比如上网查询列车时刻、撰写计划书等,逐步启发讨论。学生自然地就完成了旅游计划书的撰写,同时也巩固了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资料的知识点。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百花齐放,它们之间不是互斥的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组合运用这些方法,优化配置,互相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乃至实现突破极限潜能,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其获得前所未有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量体化”

1.教师评价

教师点评时,先提出要求,再按要求从学生实践步骤、处理问题思维、学生思想性格、潜能水平多角度立体化考评。这一评价是很重要的教学评价环节,在让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作品之前,要提出你的要求,即评语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评价过程中,教师抓住不同要求所独具的特殊要点,再多个维度开展评价。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明确对所评价对象的要求,比如由学生读出要求。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产生修改思路的,应该采取鼓励态度,当即修改,即时再次评价,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作品评价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知道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但有时为了“评价”而“评价”,反而无从下手,留下不契合的评价。为避免这种情况,在评价时要围绕“评价”的本质,即“评价的问题”,号召学生以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评价”,初始以两个层面抛砖引玉:

(1)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你应用了哪些本课教学中的内容?

(2)你的作品别具一格,你的灵感从何而来?

由此,学生不经意间开始“评价”的思考,随之进行评价。评价过程要特别留心,氛围要“随意”,以轻松的氛围,开展评价活动,使“评价”饱含“人情味”,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评价”,愿意“分享”,形成惯性。

结 语

创新学习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研究,大胆改革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新路子,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曹书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9,(1):29-31.

[2]刘军.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3):8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评价教师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最美教师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里的教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