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修技能大赛背景下的德育案例分析

2018-11-28卢斌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大赛笔者梦想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卢 斌

中职教育在“普高有高考,职教有国赛”理念的驱动下,现已基本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技能大赛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技能大赛比的不仅仅是单一技能,更重要的是比综合素质与能力。中职教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缺乏学习激情,易产生厌学心理,而教育是求证,求证的过程重在“思”和“想”。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同时需要导之以行,以身示范。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时也存在着和学生一样的问题,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只有懂得用心去呵护时,孩子的心才会为我们所拥有。中等职业教育一直被外界称为“后进生”的回收站,在教学过程中的确会碰到各式各样的“个性”学生,但是笔者坚信: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

1 案例背景

2014年9月,笔者满怀期待地接收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是企业订单班,与温州市港华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港华汽修连锁企业是一家为货车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连锁企业。初次见面,注意到一位皮肤黝黑、头发卷卷、讲话带有社会腔调、长的有点成熟却十分有个性的男生独自一人来报到。心想这个男生应该不错,看起来挺成熟稳重的,甚至有点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能否为班主任分担一些班级事务。军训期间,这个讨人喜爱的男生却总是挂着一脸不屑的表情,这种表情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所不该有的,而且他日常行为极其拖拉,像是来学校混日子的,几天的表现在笔者心里落差极大,于是把他填入了“坏学生”的名单里。

2 案例描述

开学军训一周后,迎来了学校特有的专业认知周,学校的专业认知会带领学生了解专业情况、实训车间以及下企业了解企业文化,通过设计海报、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这个专业,为自己树立目标。专业认知周的某一天下午,当其他同学在畅谈自己的职业规划时,让笔者吓一跳的是他竟然在课桌上立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生活好没趣,学习有何用”。出于责任和好奇,回到办公室,连忙调出他的个人档案:罗小君,重庆人,父母来温州务工多年,年龄稍微比同班同学大两岁,初中担任过副班长,初中学习成绩中上,中考失利来到本校。观察两天之后找他谈心,在笔者的循循善诱下,他最后才按捺不住地问:“老师,你难道不觉得读职高很无聊,周围的人很幼稚吗?”这个问题一下震动了我的内心,这是一个在生活中何等聪明,而又何等迷茫的孩子啊。此时笔者心里暗暗自喜,感觉自己很有信心扭转乾坤,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我对他进行了历时近3年的教导,让他认识到梦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最后,在高二那年,他凭着扎实的技术和理论荣获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车身修复”一等奖,顺利地保送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将来实现他成为汽车维修工程师的梦想。

3 案例分析

3.1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通过前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其实罗小君同学是没有走出失落的低谷,中考的失利才导致他拥有这样的心理。在早前做思想工作时,发现讲教育道理时,他就能说下句,可见他对道理理解得还是很透彻的,那么,为什么就不去做呢?这个问题在“动之以情”这个前提下,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感情是信任的基础,他一旦信任你,他就自然地听从你,协助你实现你的教育预想。其实在聊天过程中发现他身上有股“不服输”的精神。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心理问题,笔者决定应首先让他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他对生活的看法,逐渐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有别于以往的直言理论和严语填鸭式的方法,笔者选择了与他一起读《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高一第一个学期与罗小君约定,每两天阅读一篇文章,并一起写下读后感分享。在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作文中他这样写道:让我看完《为自己奋斗》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别人所给予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自己,一个想要成功的人,不应满足于送入笼中的食物,而应该努力掌握自己捕猎的技能,找寻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看到他的感受,是多么的欣慰。

3.2 导之以行,以身示范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实训课堂上发现罗小君同学动手能力很强,笔者说我们能不能比一比拆装发动机,他很快答应了,因为早已看出他那“不服输”的气质,当然这次比赛没有给他任何希望。既然,他知道人生不能没有梦想,那么他的梦想是什么呢?他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有一天晚上笔者正在车间准备“浙江省教师技能比赛”,这时他刚好经过车间,突然驻足观看笔者做完全部流程,然后问:“老师你这是要去参加比赛吗?”笔者说:“对呀,你也想参加技能比赛吗?”这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也想。”于是把他带到了钣金车间,说:“你先跟着学长一起练练吧。”就这样一颗“不服输”的种子萌芽了,那年笔者荣获浙江省教师技能比赛“汽车修理工”赛项一等奖并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的称号,这一信息被挂在学校电子屏幕上,他看到了跑过来说:“老师,您很厉害,我也要拿金牌。”就这样,笔者用实践示范来引导他,2016年夏天他也获得了成功。

4 案例结果

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车身修复”赛项落下帷幕,罗小君同学荣获一等奖,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工匠精神的汽修人,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钦佩有梦想且努力奋斗的人,罗小君这个年纪,应该是耐不住寂寞的,可是他这两年,每天早7点到晚10 点,他一边跟着师父训练,一边花大量时间琢磨比赛,反复练习。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为了梦想到底拼搏到了什么程度,甚至会理解为天赋使然。正是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未来”的班训支撑着他,他与全班同学一起在奋斗,十七八岁的青春应该是对胜利很渴望的,有的时候,甚至会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可是,从他的身上看到的是坚韧、恒久的“不能输”精神。有一句话笔者经常和他讲,不要想着“赢”,要想着不能“输”。赢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不能输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最终他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并获得保送高校的资格,从中可以看出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社交能力。

5 案例反思

5.1 学会观察,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在众多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是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在师生观上的最大区别就是这种“师”与“生”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不再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关系。当学生犯错进行交流的时候,尽可能减少说教,而将重点放在稳定孩子的情绪,选择倾听,导之以行,以身示范,从而建立相互信赖关系,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了。

5.2 对犯错的学生,决不能轻言放弃

教师的责任心在于对学生决不轻言放弃,要用正确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拨云见日。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做的只能是一如既往地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爱,品尝被悉心关怀、被爱的幸福,用我们的“爱”滋润他们的心灵,用我们的“爱”使他们的一些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时期。

5.3 以爱待人,理解学生

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在一定的场合,哪怕教师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难忘而深刻的印象,都会让我们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大赛笔者梦想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梦想
梦想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