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汽车配件入库作业教学为例

2018-11-27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24期
关键词:汽车配件入库配件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李 卉,高 宇

入库验收是汽车配件入库保管的准备阶段。汽车配件一旦验收入库,仓库保管工作就正式开始。入库验收同时也划清了入库和未入库之间的责任界限,如果在入库验收时没有发现问题,就会由于责任不清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汽车配件入库作业是《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由汽车配件库管员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本文以汽车配件入库作业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整体安排

在汽车配件入库作业教学时,我们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组织实施了信息化教学手段。

1.1 课前预学

教师在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发布汽车配件入库作业流程、相关微视频及入库单据等资源,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线上网络资源进行预习,先大概了解学习内容。

1.2 课中应用

基于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自律性有待加强的特点,我们主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线下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动画、视频、实际情境等方式导入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收集配件知识的环节中,引入博世汽车配件APP上的优质企业资源,并利用学习通投屏功能实时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重点知识讲解环节中,将微视频播放和教师现场讲解相结合,并利用学习通直播功能将教师现场的讲解视频上传到课程网络平台上,便于学生课后反复学习,实现信息化课堂的再现功能。最后,利用学习通的投票功能,对学生的实操流程和规范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3者相结合的方式。另外采用仿真模拟软件供学生反复操作练习,仿真虚拟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

1.3 课后拓展

课后,教师在线上发布作业和测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业和测验。学生按时上传作业和完成测验,教师及时线上批阅,然后认真统计作业和测验中透露出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要在课堂上统一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可以利用课程平台的聊天功能私下发信息给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由于配件种类繁多,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教师只讲解有代表性的配件显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因此,课后教师在课程网络平台上要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或者直接和企业平台资源相链接,供学生下载学习,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2 课堂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

下面重点介绍如何在汽车配件入库作业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授课对象为汽商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对汽车配件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操能力薄弱,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基于以上学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5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2.1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教师以动画作为课堂导入,为学生创设汽车库管员的工作场景。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了解汽车配件库管员的岗位职责,同时教师提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即汽车配件入库作业。

2.2 分配任务,讨论学习

本次课针对有代表性的16个配件展开学习,这16个配件分别为:火花塞、活塞连杆组、凸轮轴、三元催化转化器;前制动片、差速器壳体、减震器、半轴、加油口盖板、车内后视镜、进气格栅、左前翼子板、雾灯、车门升降器、继电器、冷凝器。学生观察上述这些配件实物,并利用博世汽车配件APP扫描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来搜集配件的信息。由于博世汽车配件APP中只有配件的基础资料,学生还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进一步查询配件资料。配件资料搜集完毕后,接下来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协作完成所搜集资料的归纳和整理工作。然后每个小组将学习成果投放在大屏幕上,和教师及全班同学共享。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这样教师也能实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了课堂的交互性。

2.3 情境演示,仿真模拟

在学生对配件有了一定认知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录制好的微课向学生展示本次课的重点,使学生掌握汽车配件的存储原则。

(1)周转速度原则。按配件的流通级别,将周转速度快的配件放置在离库房收发区近且取放容易的位置,缩短汽车配件出入库作业路线,减少提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将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制动片等保养快消配件依次存放在靠近收发货区的位置。

(2)重物下置原则。将重型汽车配件放置在货架的下部低位,在出入库时可减少上下运动,既节省了劳动,又便于安全操作。例如将汽车轮胎、轮毂、蓄电池等放置在货架中部。

(3)竖直放置原则。有些汽车配件,如排气管、车门、挡风玻璃等扁平细长件需要竖直放置,可防止由于堆积、仓储的压力而损坏配件,同时节省了空间,易于提货、装箱。例如,将排气消声器垂直摆放于专用货架。

(4)货号对应原则。每个货位号只存放1种配件,可以减少寻找配件的时间,促进空位管理,方便盘点。

(5)相似存放原则。将大小、流通性相似的汽车配件存放在一起,可以优化存储空间,提高出入库的工作效率。例如,可按照尺寸和形状,将一批汽车配件分为小、中、大3个类型存放在不同货架上。

(6)货架高度原则。将货架高度设定为不超过1.8 m,使汽车配件存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上,便于查找,提高出库效率。同时避免使用梯子等工具,减少摔倒、摔伤的危险。

(7)目视化管理原则。对汽车配件实行目视化管理,使货位上各类汽车配件的数量一目了然,便于经营者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例如,堆码时采取五五堆码方式,将外观对比大的汽车配件邻近存放,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划分货位等。

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过汽车配件存储原则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运华汽车配件方针模拟平台上进行答题闯关,并且模拟入库作业流程,完成拓展练习。这样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为接下来如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操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4 示范讲解,任务实操

教师根据入库单据对配件的型号、数量、规格进行验收并示范入库,同时一一解答学生在仿真模拟时出现的问题,强调汽车配件入库作业的重难点。由班长现场录制教师示范的微课,并上传到学习通中,便于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学习。接下来,就由学生进行汽车配件入库作业的实操训练。学生依据之前学习的汽车配件摆放原则,结合教师现场的讲解,将实训台上的配件进行入库作业练习,最终顺利完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2.5 检查点评,总结反思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给班级每位学生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评选出本次课的“最佳入库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课程平台中发布作业和测验,学生课后按时上传作业和测验,教师及时去批阅并加以点评和总结。

3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5个环节突破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完成了知识、技能和素养教学目标。根据泛雅平台大数据显示,本次课互动频率人均6次,参与人数达到100%,数据远高于传统课堂教学。利用学习通、微课、博世汽车配件APP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教学手段地正确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顺利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拓展。

本着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倡导教学合一的理念,以信息化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更加有激情,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汽车配件入库配件
原材配件
2021年山西省6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常见汽车配件质量的鉴别与验收方法分析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原材配件商情
原材配件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