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涪陵工业企业“十百千”智能提升工程的思考

2018-11-26汪永忠

商情 2018年46期
关键词:涪陵区工业企业研究

汪永忠

【摘要】当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领整个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模式将推动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生产设备、甚至原材料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制造业会发生怎么样的变革?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迎接智能制造的风口?本文立足涪陵区现状,探寻工亚智能转型之路,推动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

【关键词】涪陵区 工业企业 智能提升 研究

《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过程是指通过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通过数据采集技术,应用通信互联手段,将数据连接至智能控制系统,并将数据应用于企业统一管理控制平台,从而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协同制造和设计、个性化定制,实现智能化生产。目前,涪陵区仍处于“工业2.0”中后期,“工业3.0”还待普及,“工业4.0”正在尝试做一些示范,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智能制造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工业装备智能化,对于提高全区制造业整体实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替代人力劳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

全区工业企业近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50家,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16亿元。全市启动“两化融合”实质贯标工作的工业企业约87家中,涪陵占8家,其中建峰工业集团已通过国家级贯标管理体系评定,太极集团今年也将通过国家级贯标,已进入贯标体系试运行阶段的企业有5家,位居全市第30

一是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工业控制系统(简称:ICS)中几种典型系统一一监控数据采集系统(SCADA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远程测控单元(RTU )等,馈线终端设备(FTU),开闭所、环网柜智能终端(DTU),智能综合配变终端(TTU)广泛运用于全区石化、冶金、电力、燃气、煤矿、烟草等工业领域自动化生产。

二是智能软件部分推广。三海兰陵公司药用胶塞智能制造项目支持移动端APP和web实时交互,融合了ERP与MES系统,涵盖人力资源、采购、生产、质量、销售、库存、薪酬等业务模块,实现了供应商信息交互、产品从客户下单至内部排产、生产过程控制、产品人库和出库、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以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企业精益化的管理及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手段和支持;建峰工业集团不仅投用了ERP系统、HR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设备巡检系统、安全环保等一系列应用系统,还采用VPN技术覆盖到异地机构,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ERP系统开始在南瑞博瑞、润峰塑料等中小企业广泛应用;外贸型企业凯高玩具公司通过OA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通过报关管理系统实现了报关自动化,通过进销存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智能化;亚东亚集团“互联网+”水电行业云服务平台被确定为市级“互联网+”试点项目;博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爱尚坡野猪养殖股份合作社等2家公司的RFID生猪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项物联网项目正在开展市级物联网应用试点。

三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部分工业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改造成功尝试:涪陵卷烟厂异地迁建技改项目在“退城进园”中打造数字车间,生产系统与烟草公司的卷烟仓库和配送中心实现无缝衔接,开全国烟草系统先河;三爱海陵企业以获得德国大众集团“全球十大优秀供应商”为起点,大力实施“退城人园”技改搬迁,致力“智能车间”建设,投产达产后公司进排气门项目机加工生产线将增加到70条,全面升级为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气门年产量将增至2.2亿只,销售收入翻番;华晨鑫源汽车公司焊装车间采用工业机器人;华通电腦公司采用全自动电镀线、DES显影蚀刻去膜连线和LDI自动布光机等系统设备,实现封闭式无人化流水线生产。此外,建峰工业集团、太极集团、中机龙桥热电、榨菜集团等企业通过实施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其装备智能化水平也取得长足进步。

二、发展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全区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强,互联网产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移动网络方面:已建成2G基站1201个、3G基站742个、4G基站1305个。目前4G网络工业园区、乡镇(街道)覆盖率已超过100%。光纤宽带方面:目前,涪陵移动、涪陵电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4大工业园区和26个乡镇(街道)和418个行政村(社区)通光纤宽带工作,宽带接入平均速率达20Mbps以上。今后,随着5G网络的成熟和新通信技术的进步,5G网络将会把宽带变得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速度快、而且免费,万物互联将在未来十年基本完成。一切都将被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即将得到迅猛发展,孕育出一个超级生态,创生出智能制造的无尽机遇。

二是数字化空间纵深拓展。近年来,先后引进落户了物联网OOS)行业领军企业一江苏感知集团,中国移动物联网(茶园基地)公司也与涪陵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助推工业物理信息系统(CPS)建设。卡迪维夫增材制造(3D打印)签约人驻,实现了涪陵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零的突破,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2016年11月华为云计算数据(涪陵)中心落地,涪陵成为其云服务业务的全国重要节点,共同打造重庆市乃至西南大区云计算产业支撑中心、云服务业务承接中心及业务备份中心。依托华为公司,有利于集聚其上下游合作企业,以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为突破口,拓展云计算、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三是装备智能提升后劲充足。根据调研的情况显示,目前全区工业企业拥有自动化生产线394条,具有部分数字化功能的车间有63个,具有一定程度智能化工厂有6个,主要分布在化工化纤、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医药等行业。未来在3-5年内,全区一半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有装备智能化提升计划、规划,将成为全区新一轮推动装备智能提升的强大动力。其中:华峰化工现有14条聚合类自动化生产线,具有一定智能化(数字化)功能的车间5个,具备一定智能化(数字化)功能的工厂2个。万达薄板现有1780连续冷轧自动化生产线22条,2年内计划投入1150万元建设14条自动生产线,并改造提升形成集成能力。华通电脑现有DES连线、shadow线、vcp类自动化生产线154条,LDI曝光EDI曝光、镭射类数字化车间12个,计划3年内投入80万元进行14台设备的生产线信息化改造。

三、存在的问题

1、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形势、行业发展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制约了企业信息化手段应用。全区工业企业装备状况、管理基础参差不齐,发展水平极不不平衡。就单个企业而言,迈向工业4.0,工业3.0和工业2.0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必须先补工业3.0的课,甚至是工业2.0的课。“两化融合”资源起步、单项覆盖、综合集成、协调创新四个发展阶段中,全区整体上处于单项覆盖阶段,贯标工作集中主要在实力较强、管理基础好的大企业中推广,全面推广贯标工作亟需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大力支持。

2、工业与互联网融合不够。部分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和思维,互联网的连接性尚未充分发挥,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程度不高,特别是工业生产智能化程度较低,信息技术“软装备”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模式缺乏。互联网人才结构不合理、队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行业领军型高端人才,社会培训机构数量少、质量有待提高。

3、工控系统网络安全待加强。原本封闭运行的工控系统,在两化融合背景下,被网络攻击的风险和矛盾日益凸显。

四、大力推进涪陵区工业企业“十百千”智能提升工程

为了深化两化融合,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助力企业打造信息化时代新型能力,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决定实施“十百千”企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即用3-5年时间,聚力打造“10个智能化(数字化)工厂、100个智能化(数字化)车间、1000条智能生产线”,促进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2022年底,相比2017年底,制造业支柱行业骨干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库存周转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6%,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两番。形成一批示范引领效应较强的制造业新模式,初步形成一批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生态。

(一)夯实三大基础

1、建设一流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全区城市区域光纤到户,推动热点区域无线宽带(WiFi)覆盖,加快进入5G时代,建成下一代互联网(IPV6)示范城市。

2、初步建立智能制造新型基础。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工业软件,建成1个以上行业领先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推动龙头企业与工业云平台全面对接,建成一批大数据服务平台。

3、加速物理信息系统(CPS)建设。依托落地的感知集团物联网平台,引进一批相关应用集成企业,增强提供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依托中国移动OntNet、中国联通JasperPaaS等物联网开放平台,推动技术综合集成,推动物联网和物理信息系统产业化应用。

(二)聚焦三大工程

1、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工程。以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一批生产线自动化集成企业,形成包括上料、下料、装卸和产品加工等全部工序自动控制、自动测量和主动连续的生产线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系统等自动化生产线在多品种、中大批量生产线的广泛应用。针对机械化程度较强、产量较大但自动化水平不足的企业进行传统生产线改造升级,发展以数控机床或由数控操作的组合机床为主要加工装备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线。

2、数字化车间建设工程。利用分布式数控技术(DNC)构建网络化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车间制造设备的集中控制管理以及制造设备之间与上层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制造数据收集技术(MDC)打造车间底层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车间设备和生产状况的实时监控。凭借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推动制造过程数字化管理,提升车间无纸化生产能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成和分析生产数据,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力争到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以上。

3、智能工厂创建工程。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制造单元、加工中心、生产线和车间智能化改造,推动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推动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面部署和优化升级,促进生产过程的集约高效、动态优化、安全可靠。围绕量大面广中小制造业企业核心装备、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共性问题,分行业制定智能化改造路线图,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三)强化三大保障

1、夯实“两化融合”基石。鼓励工业企亚自主贯标,争取15家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国家、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组织管理新模式,打造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能力。

2、增强系统方案解决能力。面向汽车生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平台开发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加快优秀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推广普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剥离重组,支持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外包。

3、强化工控安全体系建设。贯彻工信部印发的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指南》,以提升工业信息安全监测、评估、验证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落实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指导重点领域工控系统关键环节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的落实。健全重要工控系统安全数据库,建立工控系统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发布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应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智能提升工程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统筹协调,以及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实施效果好、可复制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案例推广应用,营造企业参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良好氛围。

(五)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加大区级财政资金对两化融合、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的支持力度,建议由区政府出台《实施“十百千”智能提升工程深化两化融合资金管理办法》:在区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下设立涪陵区智能提升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两化融合、智能提升工程。一是对通过国家评定、市级评估验收的“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在涪陵区注册并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数字化)工廠的企业,按照不高于设备和软件投入总额一定比例予以补助;采购国产设备和软件金额占项目设备和软件总额50%以上的,补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涪陵区经济信息委员会.涪陵区经信委2016年工作总结[R].

[2]潘文.涪陵工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17(4).

猜你喜欢

涪陵区工业企业研究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论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潜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研究
对现代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的规范化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