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雀

2018-11-26陈月莲

三月三 2018年5期
关键词:雀鸟白鹭舞蹈

陈月莲

舞雀是扶绥县壮族民间传统舞蹈,渠旧镇驮弄村及周边村屯是其中心流传区域。舞雀,用当地壮语来说是“某挪”,又名白鹭舞(申报崇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用此名)。为了让舞蹈名称更贴近壮语,2014年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更名为舞雀。纯朴的村民对于鸟类并没有太严格的区分,总是把飞禽泛指为鸟,白鹭自然也称为“雀”。听老一辈说,几十年前白鹭在山村、田野、池塘、小溪随处可见。白鹭的羽毛呈乳白色,纤细的长腿衬托着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嘴巴煞是可爱。它常在稻田、池塘捕食小鱼小虾,人们常常和它逗玩。因此,“某挪”——白鹭舞就这样形成了。

追根溯源,舞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舞雀的第三代传承人甘光宗老师说,过去的舞雀讲述的是鸟吃稻谷,人猎鸟,现在的舞雀表现的是人与鸟和谐共处。这种舞蹈内容的变迁生动地呈现了一种文化观念演变的过程,记录了当地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舞雀以“点步”为舞蹈的主要动作元素,辅以飞翔、觅食、梳羽、栖息等鸟的生活习性的舞蹈化展现,生动地表现了白鹭鸟的生活情态。舞蹈以简练朴实的动作展现人与鸟和谐相处的情景,呈现出乡民艺术质朴美的特征。

舞雀是春节、婚礼、贺寿等喜庆日子用于庆贺的舞蹈,表达祝福吉祥之意,在当地很盛行。驮弄村位于扶绥县西南面的左江河畔,与崇左市的江州区相连接,属亚热带季节气候区,光热充足,水源充沛,全年夏长冬短,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据甘光宗老师回忆,早期舞雀的舞蹈动作简单枯燥,仅仅是表现单纯的打雀动作,现在舞雀的舞蹈动作已有了很大的提升,融合了村民在田边打雀以及雀在田边啄鱼、啄谷的动作并加以美化。自古以来驮弄村多种植水稻,由于雨水充沛,稻谷丰收,而左江涨水后常常有大量的鱼随泉水从山间流入田中,从而引来了成群结队的雀鸟在田间啄食稻粒、小鱼。为了驱赶雀鸟,保护稻谷不受损失,村民常常在田边打雀。那时的雀鸟非常多,任凭你怎么赶打,田里的稻谷仍深受其害,而此时雀鸟在稻田上空的肆意飞翔和打雀的壮汉就构成了驮弄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用木头制作各种雀鸟道具、木制手枪等,由两个人手拿雀鸟道具,一人手握木制手枪进行打雀娛乐,舞雀的雏形便隐约呈现。

上百年来,渠旧周边村民为庆祝粮食大丰收,以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节假日或农闲时节均在比较开阔的地方或挨家挨户表演舞雀。最初的舞雀是由两个青壮年男子扮雀鸟,一人扮演打雀人,配乐曲为采茶曲调。扮雀的人双手紧握一截带钩的木棍,弯钩代表雀鸟的嘴巴,模仿雀鸟叮谷、啄鱼的动作,而打雀人则手握木枪踏着音乐节奏和扮雀人嬉戏逗乐,时不时举枪瞄准“雀鸟”。舞雀的舞蹈动作简单易懂,气氛祥和喜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渐增强,为提升舞雀的文化内涵,增强舞蹈的社会潜在教育效应,甘光宗老师在舞台设计上把打雀人改为伴舞的形式,道具上也做了进一步的美化,现在的雀已不再是一截木棍,而是用铁线做成雀的身架,用画有花纹图样的布包裹雀架,并用柔软的铁丝做成能张合自如的雀嘴。嘴巴稍长的为公雀,嘴巴稍短的为母雀。舞雀经过多次改编提炼,现已发展成为由六个男子扮雀表演,六个女子伴唱伴舞的形式。配乐曲仍采用采茶曲调,舞蹈动作配以腰鼓动作,乐器有鼓、锣、钗(以前仅有此三种乐器)和两个唢呐。开场是先击鼓后锣、钗,雀鸟及伴舞者踏着节拍翩翩飞舞入场,点步进场后雀鸟及伴舞者绕舞台旋转一周,并向观众鞠躬三次致谢,然后雀鸟就低头观察周围,寻找田间的鱼,并随着节拍低头啄鱼三次。伴舞者则始终围绕着雀鸟边唱边舞,寓意是人和雀嬉戏逗玩,和睦相处。雀鸟吃饱玩够后就相互梳理羽毛,一般是公雀先帮母雀梳,然后母雀再帮公雀梳。梳理完后就趴在地上喘气三声表示打瞌睡。睡醒后雀鸟和伴舞者又恢复逗玩场景……整个舞蹈场面喜庆热闹,观众百看不厌。

猜你喜欢

雀鸟白鹭舞蹈
岁末雾晨赴友处尝酒
白鹭
冰上舞蹈搭档
胎动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我和舞蹈
立夏时节有雨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