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述评

2018-11-26唐兰兰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非线性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动态系统的内涵及发展过程。同时,本文介绍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本文最后指出了目前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将动态系统理论运用到二语习得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非线性;二语语音习得

【作者简介】唐兰兰(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学生,文学硕士,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关于一语习得的普遍观点认为语言习得是线性发展的过程,有明显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同时,很多二语习得研究者持有相类似的观点(De Bot,Lowie & Verspoor,2007)。动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二语习得是个复杂系统,遵循非线性的发展路径。

一、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相关研究

Diane Larsen-Freeman(1997)是第一个将复杂适应性理论看作是二语发展模型的应用语言学家。他在《混沌复杂性科学与二语习得》提出语言是一个具备动态复杂系统所有特点的系统,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并且会随着时间产生共时和历时性的变化,并且倾向于非线性发展过程,是混沌和不可预测的。Herdina 和Jessner在2002年出版的《心理语言学变化视角》提出多语言的动态模型,闡释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在二语发展中的应用。在这一模型中,元语言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其影响机制还未知。De Bot和 Lowie Verspoor出版的《二语习得的动态系统理论方法》阐释了将动态系统理论运用到二语发展的方法,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并在更广以及更深层次的领域促进了二语习得的发展。

国内关于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相对较晚。沈昌宏和吕敏(2008)指出动态系统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它为二语习得中的社会和认知这两个维度提供了框架,并指出这两个维度最终促成了语言的发展。李兰霞(2011)从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介绍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王明新(2013)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关注学习者动机的认知因素与英语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张振虹(2015)归纳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相关概念以及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三个二语习得的相关实证研究。

二、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

关于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对比分析假说(CAH),此假说持有的观点是学习者更易习得一语和二语之间最相似的那部分知识(Wardhaugh,1970)。Lado(1957)指出研究一语和二语之间音系成分的不同有助于预测说话者习得二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Selinker(1972)用希伯来语和英语对比分析假设的观点证实二语语音习得实际上要比对比分析假说所体现出来的更复杂。

标记性区别假说(MDH)是在回应对比分析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记性区别假说提出一语和二语之间的不同不是造成习得困难的直接原因,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标记性差异。标记性区别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并且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反驳这一理论的证据。Eckman(1991)也承认了标记性区别假说中存在的缺陷,后来他提出了“结构一致性假说”。

优选论(OT)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音系学理论,近年来该理论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优选论否定了传统生成音系学中的一些假设,并对生成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提出了挑战,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展望

动态系统理论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兴理论,关注的是二语习得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以系统性、非线性以及自组织的视角解释二语习得中出现的现象。因此,动态系统理论可以视为描述二语发展的新兴元理论和研究视角。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研究,国内的相关实证研究也处于初始阶段。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应用的后续研究一方面需要拓展现有的分析工具在实证研究中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在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进行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方法,同时丰富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下的动态系统理论的结构。

参考文献:

[1]De Bot K,W Lowie & M Verspoor.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2007,10 (1):7-21.

[2]Eckman F.R.The Structural Conformity Hypothesi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nsonant Clusters in the Interlanguage on ESL Learner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1991(13):23-41.

[3]Larsen-Freeman,D.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2):141-165.

[4]Lado,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5]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1-4):209-232.

[6]Wardhaugh, R.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TESOL Quarterly,1970,4:123–303.

[7]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3):409-421.

[8]申昌洪,吕敏.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研究,2008.

[9]王明新.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英语语音水平与动机认知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94-96.

[10]张振虹,杨啸鸣.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实证研究述评[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15(2):156-161.

猜你喜欢

非线性
虚拟水贸易的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非线性影响
基于序关系法的PC建筑质量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策略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O型圈锥面密封非线性分析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
工业机器人铝合金大活塞铸造系统设计与研究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媒体监督、流动性风险与失责行为的成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