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工匠精神”的艺术表达

2018-11-26马劭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工匠精神

马劭磊

摘 要:装饰艺术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诞生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建筑装饰是人类生存环境艺术化的进步展示。现代民居建筑装饰,是现代人继承前人技术的发展并对先辈在岁月中经验的总结和遗留下的瑰宝结晶的传承,处于科技飞速进步时期的今天,将历史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手工艺的同步发展,是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重新定义的再现。

关键词:工匠精神;传承培养;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人类对生存空间的进步改善,装饰艺术是人类思想情感和观念的释放,“工匠精神”是人类在民居建筑创造中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在历史中的客观作用还是在自身价值理念的结构上,“工匠精神”在民居建筑装饰的表达都是与其造物文化的实际条件及产生的社会背景密切关联的,同时,与之密不可分的社会消费需求和地域文化内涵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所表现出的是一个时代赋予下的地域文化状态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反映。

一、“工匠精神”的涵义

追溯历史,炎黄时期便衍生出工匠精神的前身,从自身需求而发明制作到器物表象的装饰,已经初步形成了民居装饰艺术的雏形。“工匠精神”是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品质的精神理念。而传统的民居建筑艺术所展现出艺术价值高度更加贴合“工匠精神”的内涵,这种特质精神在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构造装饰及文化内涵方面,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民居建筑构造与装饰浑然一体,极富力度之美。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不断改进和创新的新建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南、北方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区域划分的界线,将地域划分的同时也使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地域资源、当地习俗、自然环境和宗教信仰影响着地域民居建筑建造风格形式的变化。民居建筑装饰从功能形态上可以分为功能形态和文化形态两个研究方面,表现在墙体、门窗、屋梁、柱础等部位的装饰属于功能形态的装饰。文化形态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表达主要运用“礼”来覆盖在建筑构造中,主要体现在屋顶、门楼部位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形式。

(一)南方民居建筑体系庞大,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环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

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房层高、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粉墙灰瓦照影、蠡窗映水形成独特的水乡美景。装饰方向上多趋向室内单体装饰和组合搭配构建的空间环境,装饰形体注重自然曲线美感,视觉感受注重安全感,构件雕琢精美、灵巧,不因个体美而表现美,而是通过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的融合,使其互为连缀,自然得体,且民居装饰注重从中国文化出发,装饰构造多蕴含伦理纲常和“忠孝礼义”的精神层面,民居装饰紧贴当地民俗文化。

(二)北方民居建筑布局对称布置,坐北朝南,内建影壁,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由于气候原因,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装饰上的雕饰、彩绘体现着北方民族质朴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不论南北,建筑装饰的表现是将思想层次或地域文化通过精湛的技巧实物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传统手工匠表现出的创造创新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正是“工匠精神”在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充分表达。

三、“工匠精神”在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

民居建筑装饰的本质既不是追求普通实用功能的目的,也不是追求直接再现自然外貌的现实语言表达。对民居装饰艺术特性及实质的界定,并不能仅看它是否作为实体的形式结构或是形似自然的外貌。从传承遗留的技艺、技法深层次的分析上看出:

(一)建筑结构

中国工匠素来追求精益求精,东方传统民居更是集“工匠精神”之大成。榫卯结构则是传统东方民居对“工匠精神”的典型注解(图1),蕴含着道法自然的建筑智慧。早在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已开始使用榫卯营造技艺,其成为古代木匠必备的基本功。匠人不仅要对榫卯的类型、大小、结构谙熟于心,更要善用切割、打磨之术,方能使榫卯达到精准无误的咬合效果,这些也是判断匠人手艺如何的依据。古人崇敬自然、取材自然,因此,榫卯不露于明处,暗合受力承载之理,大到立柱横梁,小到天花藻井,不论是桌椅床柜等日常家具,亦或是亭台楼阁等不同建筑,精巧细致的中国匠人均以榫卯相互衔接,进而梁柱卯合,顺次榫卯连接各个构件,共同构成牢固的结构框架。这就使诸多木结构民居建筑看似纤弱,却能历经风雨洗礼,榫卯结构功不可没。东方传统民居中以独特的建筑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所建造出的安心之所,体现了古人智慧非凡。

(二)建筑品质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作为匠人作品的宫殿楼宇可能早已化作尘土灰烬,但是作为匠人之魂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却如同榫卯相接一般,一代一代得以流傳。当工匠精神在东方建筑中发挥到极致,有限的时间已无法满足匠人对技艺的追求。有人穷其一生建造一座宅院,更有家族世世代代立志于此,建造出超越时间的建筑奇迹。大名鼎鼎“样式雷”家族正是个中翘楚。

帝王居所,作为中国人居文化礼制中最顶级的存在,凝聚了无数工匠的心血,清代“样式雷”家族作为清宫御用设计者,始终主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建筑设计,为之奉献了两百年,先后传承八代人。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皇家工程,需总体设计,确定轴线,绘制平面图、透视图、平面透视图、局部平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分图,直至完成设计精图。“样式雷”更超前地在平面图中绘制出个别建筑物的透视图,绘制准确的地盘尺寸样。从庭院陈设到山石、树木、水池、船坞、花坛,均按比例用像硬纸板做成模型,并使某些部件能够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这已与现代设计十分接近。凡此种种,用“精益求精”形容“样式雷”绝不为过。以“样式雷”为代表的顶级匠人代代相传,提升了东方传统民居的工艺价值,其本身也是建筑智慧的体现。匠人们尊重自然、敬畏手艺、高度专注的静谧气质,与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如出一辙。

(三)装饰构件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祖辈就地取材,运用独特的手法展现生命的靓丽,从形态中释放内心想象,追求精神的向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木雕艺术(图2),融合具有灵性的时代文化本源,诉说异同的情感内心,阐述了动人的故事,这正是工匠们在道路上追求的方向。民居建筑装饰从情感表达上体现创造者的独具匠心和装饰物本质的灵性感觉,木雕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寄托了世人的内心祈祷和事物记叙的作用,将人的内心意识和思想表达衬托在民居建筑装饰空间中,其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木雕从其形象上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现代木雕艺术融合了民俗文化传统从而体现了古朴淳厚的艺术风格,木雕工匠更成为了木雕艺术家,从原本木雕艺术刻画技法转向为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在艺术表达上是内涵本质的完美统一。东周瓦当和汉代画像砖发展演变出的砖雕,经过艺术的洗礼在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正门、照壁、山墙等部位都占据显著的位置,其形象神采生动,是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呕心沥血给予的敬畏,表现了民居建筑装饰历史进程的身影。通过新颖的造型和创新的创造力,表现了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进步。

人们回顾和赏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本身的同时,不仅是要在艺术创作形式和审美观念上回顾历史,也不仅是单纯了解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自身的辉煌,而是希望通过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达深入体会不同时代下“工匠精神”是自然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和人为思想认知的综合表现。它才是记录和承载了不同民居建筑装饰特点形成的价值根本。新时代装饰艺术应在传统与现代当中寻觅其中的切合点,弘扬传统的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地表现出贴合时代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王其韵.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段伟.样式雷图档与清代皇家建筑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04).

[4]乔飞.南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同异性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5]王晖,张越,孙洪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在北京四合院中的体现[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06).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工匠精神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