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四力”

2018-11-26李维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四力教给注意力

李维强

富有匠心的教师一般在经历“模仿、独立、成熟”三个阶段后,就会熟能生巧,追求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习方法,在于抓住“语文能力”这一根本,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思维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重视“四力”的尝试和坚持,促使語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拨动学生心弦,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课应是最有魅力的课,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成为学生不愿意多看的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看、给他们品的东西,并非他们所喜爱的。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从“乐于学习”转变为“学会学习”,继而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把握导读艺术,增强课堂“活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艺术的真谛在于一个“导”字。因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课堂上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由传授知识为主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而导读的艺术则集中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开篇导语和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开篇导语如同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开端,导入环节设计得好,会先声夺人,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一种动力,使教学内容层层深入。

三、把握教学节奏,抓住学生“心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大的魅力在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常常不断转移变化,要集中和保持,教师就要把握好教学节奏。恰当的教学节奏,会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扎实、有效。从开篇的导入,到快节奏步入主题,可在瞬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这就是开头的引人入胜;中间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既解决了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又巧妙利用这一教学的黄金时段,使学生注意力持续集中起来;临下课时,学生注意力常会分散,教师更要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使大家坚持到底。

四、训练读写听说,提高学生“实力”

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悟,让学生享受听、说、读、写、思、做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比如,我要求学生每月选择一本书来读,并说出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和读后的感受。在他们说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做一些点评,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历史、自然的了解,不能为了读而读。听写训练中,除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外,我辅以课外的读写训练、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训练等。在这些训练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制订训练方案、出台激励措施等,使大家获得成功的体验。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四力教给注意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让注意力“飞”回来
A Father
《论语》—为政篇
猫咪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教老师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