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解构主义文本理论

2018-11-24张冼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

张冼

摘要:20世纪初,西方文学理论开始向语言学倾斜,文学研究重心从外在研究转向了以文本语言本身为对象的内在研究,即以文本为本,尤其是以语言为本。

文本理论(text theory)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的日本文学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近代文学研究领域。本稿主要以夏目漱石的《心》为例,简述文本理论在日本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以及围绕该实践的争论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文本理论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笔者认为文学批评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偏执,不仅为西方文学批评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偏重“意象”“神韵”、主张“言不尽物”“借物抒情”的东方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然而,笔者也认为文本理论所主张的“以文本为本,尤其是以语言为本”与“否定作者的传统功能及地位”有所矛盾。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其深层意识也是在工作的,因此作为文本接收者的“读者”,只是根据自己对文本语言的认知来探索作者本人所不知的(作者)深层心理而已。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本理论在强调回归文本的同时,需要重新审视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不能直接割裂其所有联系。就像弗洛伊德所说:自我内在的无意识过程通常是通过语言机制达到有意识的。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本理论;心;作者;深层心理

西方的文学理论基础早在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初步形成,即柏拉图的“模仿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再现说”。文艺复兴时代,人作为历史活动主体,在作品创作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都被赋予了不可撼动的中心地位。作者的地位被抬高,作品被认为是作者情感的流露、经历的重现、思想的升华。

20世纪初,西方文学理论开始向语言学倾斜,文学研究重心从外在研究转向了以文本语言本身为对象的内在研究。在文学观上,文本批评强调文本之外一无所有,文本作为一个自足的意义整体应该被独立于政治、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之外。在批评理念上,文本批评肯定阐释的作用,反对从社会背景、与作者的联系以及其他外在角度进行分析,主张从文本内部发掘其形式规律,对文学作品这个独立自主的存在物做客观、科学的研究。在批评对象上,文本批评将对象锁定为文学性,即文学自身的特性。突出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以文本为本,尤其是以语言为本。(1)

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文本理论(text theory)关注的基本点是(1)把握“文本”的概念(2)否定作者的传统功能及地位(3)理解作者、作品、文本三者之间形成的新型关系。

新批评兴起后,“文本”已经不再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某本书或者某个版本),而是代表作品本身意义的一个抽象概念,但此时的“文本”还是静态有限的。法国著名思想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提出的“文本”却是动态无限的。“文(Texte)的意思是织物(Tissu);不过迄今为止我们总是将此织物视作产品,视作已然织就的面纱,在其背后,忽隐忽露地闪现着意义(真理)。”(2)在巴特看来,文本就是语言游戏、能指的无限增殖。他指出了文学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并非一一对应。他认为文学中的能指不断增殖,具有无限可能性。

对于反对作者的传统权威,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他指出了作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作家这一概念的近代性和虚构性,主张否定作者权威。比如在日本,‘自我告白在近代文学中已被‘制度化,文学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继而指出作者无法超越其作品的影响力,因而反对对文本进行唯一权威性解释。最后巴特还指出尽管作者已死,但作为无限性多元性“文本”的接收者——“读者”已经诞生(3)。

针对“文本”与“作品”的比较,巴特借助拉康的两个概念——“真实”(reality)与“真相”(real)来区别作品与文本。在拉康看来,“真实”是自行呈现在那里的东西,“真相”则是人们所阐释出来的东西。作品即真实,文本即真相。巴特指出:“作品处在技巧的掌握之中,而文本则由语言来决定:它只是作为一种话语(discourse)而存在。文本不是作品的分解成份;而恰恰是作品才是想象之物。换句话说,文本只是活动和创造中所体验到的。”(4)

文本理论(text theory)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的日本文學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近代文学研究领域。本稿主要以夏目漱石的《心》为例,简述文本理论在日本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以及围绕该实践的争论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文本理论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关于夏目漱石的《心》的研究历来层出不穷,但对作品内在结构的阐释似乎还并不多见。80年代中期之后文本理论的阐释正式登上日本近代文学研究舞台,其中以石原千秋「「こころ」のオイディプス―反転する語り」小森陽一「『こころ』を生成する『心臓』」(いずれも『成城国文学』1985·3)为契机,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轩然大波。

小森陽一,石原千秋关于《心》的阐述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两者都关注小说的开头部分,通过对比《心》的开头“我经常称他为‘先生,所以在这里也只以先生相称,隐去真实姓名。……每当我从记忆中唤起他时,未尝不想叫一声先生,提笔时也是同一种心情,我实在不愿意使用那种没有感情色彩的缩写洋字母。”与先生遗书中“在这里我把这位朋友称为K。”(下篇十九)这两处,分析“我”与“先生”两位笔者叙述故事的差异性,指出小说中的“我”借着对“先生”表达敬爱的形式来对“先生”进行隐晦的批判。小森指出历来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分析小说中遗书的部分,他主张以各部分的相互对话、相互运动为基础,把握文本的基本构造,捕捉小说的核心主题。(2)两者都通过分析“先生”的遗书来进一步阐述其与“静”的关系。两者都认为“先生”对于“静”的爱是一种“精神上近乎信仰爱”,无关肉体欲望,只希望保留纯粹纯白的精神之爱。(3)两者都关注“我”与“静”的关系发展的可能性。石原认为《心》与俄狄浦斯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相似性,“我”对“先生”的敬爱与批判恰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俄狄浦斯情结下的父子矛盾关系。由此石原暗示了在“先生”自杀后“我”与“静”的共存。小森阳一则根据人物对话和人称称呼进行大胆推测,青年“我”与夫人结合,生育了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我”摆脱了传统血缘的束缚,与“夫人”都以自由人的身份步入新的生活。

对于这两篇评论,笔者赞同小森指出的以各部分的相互运动为基础,把握文本的基本构造。在分析文本时,文本中的时间经过及时间节点都会给读者透露出一些隐藏信息,叙述者在文本世界中的心理历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同时间节点的叙述者心理状态的分析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环节。在《心》中,写遗书时的“先生”和过去的“先生”、读遗书时的“我”和写手稿时的“我”都经历了文本中的时间洗礼,人物的自我意识也会相应产生变化,这也要求读者用发展的思维阅读文本。对于石原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笔者认为还有待探讨。“我”从对“先生”的敬爱随着“先生”的秘密被曝光的同时转为了隐晦的批判,这一过程与孩子成长遭遇俄狄浦斯时期的经历很相似,即从对全能父亲的崇拜到产生蔑视甚至敌意,最终从父亲权威中解脱、成长。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深层心理历程。石原指出俄狄浦斯式的主题是《心》的核心(深部),这恰好反映了人类的共通深层心理。但笔者对此持有疑问,笔者认为这恰好佐证了文本的创作与作者的深层心理关系紧密,这与解构文本理论的主张有所偏离。

这两篇评论在80年代的日本文坛引起巨大轰动,尽管两篇论文的主旨稍有差异,但都从解构主义出發,细致入微地进行了文本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一反传统解读,为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特立独行的观点也遭到学界的强力批判。三好行雄等人批判小森“解读过度”、“脱离了文本本身可能阐述的范围”等(三好行雄「ワトソンは背信者か―『こころ』再説」『文学』1988年5月)。这一系列争论的核心即“作者论”“作品论”和“文本论”的矛盾。

巴特以德里达对符号、结构和意义的解析批评为基础建构的文本理论(解构主义),是为了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偏执。笔者认为这为文学批评打开了新的世界,尤其是偏重“意象”“神韵”、主张“言不尽物”“借物抒情”的东方文学。对比西方传统的外向型逻辑性思维,东方的思维则表现出其特有的内向型感性。从日本文学史发展来看,日本近代文学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然而,以“私小说”的所谓“真实”为审美理念的日本传统使日本近代文学被普遍地“日本化”了。笔者认为此处的“真实”换为“真诚”更为贴切,因为此处并不是像西方的“模仿”“再现”一样要求反映的“真实”,而是要求“作者”尽可能“真诚”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因此,巴特的文本理论非常适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方文论。

然而,笔者认为文本理论主张的“以文本为本,尤其是以语言为本”与“否定作者的传统功能及地位”有矛盾。对于符号的无限能指以及文本语言的无限能指是无可厚非的,通过分析文本本身可以发现“作者”意识之外的世界也是没有异议的。但“作者”意识之外的世界难道真的和作者本人毫无关联么?美国的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有这样一段表述:思维乃是一个极为神秘的过程,语言研究可以向我们展现出其真实面目。经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为一种严格的规律所支配。这些规律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结构,却不为本人的语言所认知。(5)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其深层意识也是在工作的,因此文本可以呈现出超出作者本人预期的内涵,也就是作者深层心理的外现。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文本接收者的“读者”,只是根据自己对文本语言的认知来探索作者本人所不知的(作者)深层心理而已。如同石原对《心》的深层层面的分析,最终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一样,此处的俄狄浦斯情结有没有可能是作者本身潜意识的暴露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本理论在强调回归文本的同时,需要重新审视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不能直接割裂其所有联系。就像弗洛伊德所说:自我内在的无意识过程通常是通过语言机制达到有意识的。(6)

注释:

王先需 等主编·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

Roland Barthes,Richard Miller.The pleasure of the text[M]·Oxford:Blackwell,1990.

巴特·作者之死·1968

巴特·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5)

本杰明·沃尔夫·语言·思维与观察·252页·技术出版社·M.I.T.·1956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大纲·41页·W.W.诺顿公司·1949年

参考文献:

[1]王先需,等主编.文学批评导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

[2]Roland Barthes,Richard Miller.The pleasure of the text[M]·Oxford:Blackwell,1990.

[3]巴特.作者之死[A].1968.

[4]巴特.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 (5).

[5]石原千秋·「「こころ」のオイディプス―反転する語り」·『成城国文学』·1985:3.

[6]小森陽一·「『こころ』を生成する『心臓』」·『成城国文学』·1985:3.

[7]本杰明·沃尔夫.语言·思维与观察[M].技术出版社·M.I.T.,1956.

[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大纲[M].W.W.诺顿公司,1949.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
Q 什么是解构主义设计?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研究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解构主义在男西装款式设计中的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浅析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