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初步构想

2018-11-23

中国水利 2018年21期
关键词:疏勒河流域水利

惠 磊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735211,玉门)

疏勒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勒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流经青海省天峻,甘肃省肃北、玉门、瓜州、敦煌等县市,干流全长670 km,流域面积4.13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31亿m3。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 mm,蒸发量达2800 mm以上,是我国极度干旱地区之一。疏勒河灌区由昌马、双塔、花海3个子灌区组成,包括玉门市、瓜州县的22个乡镇,甘肃农垦的6个国有农场,总灌溉面积134.42万亩(1亩=1/15 hm2,下同),是甘肃省最大的自流灌区。灌区内建有昌马、双塔、赤金峡3座水库,总库容4.72亿m3,干支渠共1100多km,形成了蓄、调、灌、排等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排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视察甘肃时作出了“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切实提升灌区管理与服务水平,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以建设“生态良好、设施完善、惠及民生、流域和谐、管理一流”的现代化灌区为目标,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干旱区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模式,发挥省内最大自流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水利现代化发展,以水利现代化来支撑和保障农业现代化。

一、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1.开展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更是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疏勒河灌区传统水利管理模式历史悠久,既形成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也存在着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需要以更高的眼界、更新的思路、更强的措施来规划灌区建设。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是对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延伸和继承,需要加快从传统治水思路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转变,完善水利设施,优化灌区管理,不断提高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着力提升灌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关系,需要进一步强化灌区服务能力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灌区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是保障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

疏勒河流域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灌区内传统灌溉方式占主导地位,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灌区内农业灌溉定额和工业用水万元产值耗水定额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需求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需要通过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灌区节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是促进疏勒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疏勒河流域位于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是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和无法替代的基本保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疏勒河流域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提高水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有新突破,在保障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生态安全中有新举措,更加精准有力地发挥水利基础支撑作用及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引导作用。通过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切实加强对疏勒河上游祁连山生态保护区、下游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游大力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着力扩大和增强水利服务功能及服务水平,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4.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是疏勒河灌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4年6月,疏勒河灌区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开展水权试点的7个试点之一,目前已全部完成试点改革任务,并通过了国家技术评估验收。2016年11月,疏勒河流域又被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开展水流产权确权试点的6个区域之一,相关工作已在全面推进。2008年,疏勒河灌区建成了灌区信息化系统,基本实现了对3座水库联合调度、地下水监测、灌溉信息采集与调度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近年又陆续建成斗口水量实时监测系统、水权交易平台等子系统,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管理和监测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手段和技术支撑。经过近年的运行管理,疏勒河流域管理局形成了独特的从源头到灌区田间地头 “一龙管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既全面统筹合理配置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的用水平衡,又切实保证了水安全,实现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疏勒河流域具备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和水利信息化发展等基础条件。

二、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基本思路

1.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

按照《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甘肃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灌区发展实际,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疏勒河流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着力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切实强化灌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依法治水、加强科技兴水,通过5~10年的现代化改造,疏勒河灌区基本达到生态良好、设施完善、惠及民生、流域和谐、管理一流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疏勒河特色的灌区现代化道路,为加快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水利综合保障。

疏勒河灌区计量点

2.建设重点和工作任务

①以增强防灾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在适度提高防御标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完善水利工程、农田、村镇和周边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体系。灌区要建立自然灾害(洪、旱、风、雹等)预警体系,完善防灾减灾调度决策与应急响应系统,满足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要求。针对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全面完善水利骨干工程设施和田间灌排工程体系,实现渠、沟、田、林、路综合配套,满足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要求。

②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严格控制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节水措施,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有效降低灌溉定额和农业用水比重。严禁盲目新建高耗水工业项目,淘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工业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广生活节水设施。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节水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全面促进节水。

③以打造“智慧疏勒河”为目标,着力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研究,打造数字化灌区、智慧化灌区,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按照“以现状为基础,整体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原则,建设与疏勒河灌区规模相适应、能促进灌区技术升级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疏勒河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布设必要的监测、预报、传输等设备设施,及时准确地掌握气象、水文、工情、水情、灌溉需求、市场信息等,以水利信息化支撑水利现代化。

④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切实强化灌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全面完成水权试点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任务,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深化“阳光水务”,加强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形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灌区的无缝覆盖。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让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年龄梯度、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灌区现代化的需要。

⑤以人水和谐为基本理念,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把山、水、林、田、湖、草、路、村镇统一纳入灌区现代化建设范畴,开展综合治理。在上游祁连山区采取休牧禁牧、控制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等措施,加强疏勒河源头治理,保护源头生态安全。严格落实“三条红线”,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行河长制,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严格执行严禁乱开荒、乱打井、乱移民“三禁”措施,有效控制农业灌溉面积,保护地下水资源,不断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兼顾生态文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注重灌区绿色生态发展和景观建设,把灌区水利工程建成惠民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和水文化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切实加大向中下游的生态输水力度,用于恢复湖泊、湿地、沼泽等,有效遏制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扎实开展水利文化建设。以灿烂悠久的丝绸之路文明为依托,以“人水和谐”为发展理念,以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为基础,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疏勒河水文化体系。进一步总结提炼疏勒河作为敦煌“母亲河”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宣传与保护各种非物质形态与物质形态水文化遗产。依托水利工程,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丰富水利文化载体,促进水利旅游经济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灌区内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灌区群众、水利职工文明素质和灌区文明形象。

三、分析与结论

目前,疏勒河流域管理局按照初定的规划思路和建设构思框架,就如何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工作向水利部有关司局和甘肃省水利厅作了专题汇报,水利部有关司局领导和甘肃省水利厅对开展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十分支持,省水利厅专门拨付项目前期经费用于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现在由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疏勒河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邀请水利部灌排中心作为咨询单位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就当前灌区发展情况来看,灌区现代化建设内涵丰富,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于全国上下对灌区现代化都处在摸索阶段,尚无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疏勒河灌区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模式,努力为干旱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争取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灌区现代化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甘肃省水利现代化发展,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

猜你喜欢

疏勒河流域水利
压油沟小流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哈拉齐的出现和疏勒河好转的生态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浅析天峻疏勒河地区勒门沟、草地沟组沉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