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猎鹿博弈”模型的价值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2018-11-22孟华徐江玲王静

商业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

孟华 徐江玲 王静

[摘 要]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间分工进一步深入,实施“归核化”战略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企业通过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以实现精益生产、灵活制造。不同的模块企业在共同的界面联系规则内相互融合,形成了为实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网络。在此背景下,通过从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形成过程出发,运用“猎鹿博弈”模型,对价值网络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外部环境因素为价值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而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是价值网络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 价值网络;“归核化”;猎鹿博弈;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10-0054-03

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虚拟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成为促进市场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最主要驱动力量。由此产生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精益化生产、灵活性制造,以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在此背景下,企业间分工纵深发展,实施“归核化”战略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企业仅保留与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业务活动,剥离非核心业务。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通过增强能力积极融入价值网络。于是,价值组织形态实现了由价值模块、价值链向价值网络转变。价值网络通过共同的界面联系规则将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模块化企业联结起来,整合网络成员的优势资源,实现专业化分工和集中化生产,提高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响应速度。网络成员是以自身核心能力为基础作为价值网络中的一个价值增值环节参与网络分工,并通过价值网络的资源整合作用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的协同合作,使价值网络在价值创造方面产生“1+1>2”溢出效应。同时,由资源共享与优势资源整合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极大提高了价值网络的整体竞争力。

价值网络兼具市场机制和科层制的比较优势,成为一种“亚市场”的新型组织形式,在资源配置方面表现出比市场机制更高的效率,降低了价格手段完成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同时,企业通过深度专业化提高自身核心能力以实现模块化,与传统的多元化生产模式相比模块化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基础上的业务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避免了企业高度一体化生产造成的管理成本的增加。价值网络改变了传统价值链上企业的串联关系为并联关系,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网络成员之间不是通过产权或契约建立关系,而是在价值增值的驱动下企业自发的强强联合。此时,企业边界也发生了变化,规模边界缩小的同时能力边界趋于扩大。在此背景下,通过从价值网络的本质和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出发,对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动因进行研究,并运用“猎鹿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进行论证,试图系统地揭示价值网络的形成机理。

一、价值网络的形成

(一)企业“归核化”

“归核化”,即企业保留与自身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剥离或者外包,这是企业模块化的实现途径,也是价值网络形成的基础。“归核化”的实质是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拆分。纵向一体化问题体现在哪些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进行、哪些活动应该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即自制还是购买,前者会产生企业内部生产成本CN和管理成本CG,后者则会产生市场生产成本CM和交易成本CT。于是,自制还是购买取决于两种治理机制花费成本的大小:当CN+CG>CM+CT时,企业选择自制,纵向一体化程度提高;当CN+CG

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是为了降低由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因素导致的交易成本,而在价值网络背景下,企业“归核化”也能够实现此目标。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用于不同用途或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资产被锁定效应越强,即若改变资产的用途或使用者,资产的价值会降低甚至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资产专用性对“归核化”企业的交易成本的影响变小,原因是:一方面,网络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资产专用性;另一方面,价值网络中成员企业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进行协同合作实现价值创造,是“各司其职,共同创造”的生产关系。价值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格局,由原来的企业间竞争转变为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网络成员的关系已经从竞争合作关系转变为协同合作关系(或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有效降低了由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造成的交易成本。在价值网络中,任何一个网络成员的受损,都有可能导致价值网络的整体价值无法实现,并危及所有成员企业的利益,于是所有企业在维持自身利益的同时会极大限度的为对方考虑,这有效降低了不确定性,也避免了“搭便车”和“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同时,界面联系规则和价值链问责制也促进了交易成本的降低。

所以,价值网络能够实现纵向一体化机制同樣的效果,即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模块化企业核心能力的低成本互补性组合,这是价值网络形成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于是,企业会选择“归核化”战略,进行纵向拆分,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专注于提升核心能力,积极融入价值网络。

(二)价值网络形成的驱动要素

价值网络是由“归核化”的模块企业在各种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新的产业模式,价值网络形成的驱动要素来源于由价值网络所产生的竞争优势。

1.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与配置。一方面,成员企业分布在价值网络中不同价值增值环节,这不仅实现了资源与能力在价值网络中的有效配置,而且使得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的被利用;另一方面,在价值网络的系统协同机制的作用下,各成员企业进行资源互补,提升了彼此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2.技术创新与知识转移。价值网络消除了成员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壁垒,在保证知识在成员企业间畅通转移的同时,也加快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程。以客户需求价值为导向的价值网络通过整合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集体创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也相互促进。

3.柔性化生产。由于成员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相匹配的业务环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固定成本的投入降低,使得企业能够对生产做出快速灵活的调整,达到柔性化生产的目标。

4.顾客忠诚。价值网络建立在以创造需求价值为基础的协同关系之上,通过成员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组合为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应对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而且能够提供满足甚至超越需求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有效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

5.价值网竞争。价值网络的形成使得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价值网与价值网的竞争。价值网络不仅形成了成员企业“一致对外”的格局,而且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使价值网络的整体竞争力大于各成员竞争力之和。

6.产业扩张能力。价值网络整合了所有成员企业的全部核心能力,实质上是一个核心能力的集合体。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价值网络具有很强的市场扩张能力。

7.组织管理能力。成員企业的“归核化”使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大大降低,组织结构精简,管理成本减小,管理能力增强,管理效率提高。

8.抵御风险能力。风险共担和“一损俱损”机制的存在,有效降低了单个成员企业的市场风险,也提高了价值网络整体的防御风险能力。除了以上陈述的几项主要驱动要素外,还有许多诸如资金运作能力、人才开发能力、决策能力、价值网分工等要素,它们不仅是价值网络形成的驱动要素,也是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

(三)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

价值网络的形成包含“拆分”和“组合”两个过程,如下图。“拆分”是在交易成本因素的作用下,企业重新定位自己在价值分工网络中的位势,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即企业的“归核化”。由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因素导致的交易成本,使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以节约交易成本,意味着企业将价值增值环节尽可能多地纳入到企业内部,这也必然导致企业规模庞大、组织结构臃肿、生产灵活性低下、资源配置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在市场变革、产业升级和需求变化难以预测的背景下,纵向一体化的弊端日益突显,同时,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促使全球范围的价值分工更加深入,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价值网络所产生的众多优势也对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于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实施“归核化”道路,通过“拆分”对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进行解构、整合和重建,打造成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

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图

“组合”是多个具有异质性核心能力的模块化企业进行互补性融合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价值网络。这种融合不是建立在产权和契约关系的基础上,而是在价值增值的引导下企业自发“抱团”而产生的相互依存,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基于价格机制的企业间关系的不稳定性,也保证了企业的独立性。企业自发融合的动力来源于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组合”的本质是成员企业核心能力的低成本互补性组合。价值网络为成员企业带来了正外部性,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新机遇和新思路,企业通过价值网络的协同机制提高自身核心能力进行工匠型生产。价值网络创造出了一种市场和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具有交互、进化的生态特质,极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的效能。

二、基于“猎鹿博弈”模型的分析

(一)“猎鹿博弈”模型

“猎鹿博弈”是合作博弈的经典模型,该博弈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两人单独行动,每人一天只能猎到4只兔子,且4只兔子仅能满足一个人4天的食量;如果两个猎人合作,则可猎到一只鹿,那么两人可以吃上10天。如表1,“猎鹿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两人单独猎兔,每人吃4天;两人合作猎鹿,每人吃10天,即u{猎兔,猎兔}=(4,4)和u{猎鹿,猎鹿}=(10,10)。显然,两个人合作猎鹿的收益比单独行动猎兔大很多。那么如何让两个猎人的策略实现从{猎兔,猎兔}到{猎鹿,猎鹿}的转变,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呢?这一问题恰好与价值网络的形成问题相一致,因为价值网络的形成也是成员企业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赢”的过程。于是,可以构建基于网络成员企业行为的“猎鹿博弈”模型来分析价值网络的形成路径。

表1 “猎鹿博弈”的收益矩阵

(二)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1.参与人

博弈的参与人是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且都符合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假设参与人具有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且二者在能力上“势均力敌”或者不存在悬殊的差异。虽然现实中的企业间关系错综复杂,但通过分析二人博弈这一简化模型仍然可以反映现实的基本情形。

2.策略

每个参与人均有两种策略,即合作和不合作。假设“合作”是指参与博弈的企业通过“拆分”和“组合”成为价值网络的成员企业,而“不合作”指的是企业通过纵行一体化战略在市场上“单打独斗”。

3.收益(或支付)

用利润率表示不同策略选择下的参与人收益。当参与人都选择“合作”策略时,两人均可获得收益,且分别为p1,p2(pi>0);当两人选择“不合作”策略时,两人人可获收益q1,q2(qi>0);当参与人的策略选择不同时,“合作”者的收益为0,而“不合作”者的收益为qi。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原因是:“不合作”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独自实现价值创造的,由于该企业的“不合作”导致了价值网络出现价值增值环节缺失,价值网络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成员企业价值实现的基础,从而“合作”者的价值难以实现。该博弈模型的收益矩阵如表2。模型可表述为:

u{合作,合作}=(p1,p2),u{不合作,不合作}=(q1,q2)

u{不合作,合作}=(q1,0),u{合作,不合作}=(0,q2)

假设用利润πi与生产投入成本Ci的比值表示利润率pi或qi,则

pi=■=■或qi=■=■ i=1,2

其中Ri,为收益,Ti为企业间的协作成本,Mi为交易成本,Gi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

(三)博弈模型分析

该博弈模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合作,合作}和{不合作,不合作}前者属于帕累托上策均衡,后者是风险上策均衡,并且帕累托上策均衡的收益优于风险上策均衡,即(p1,p2)>(q1,q2)。在价值网络中,成员企业间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产生的乘数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相比采用一体化生产方式的企业来说,网络成员企业的单位投入的收益是增加的,即(■)p>(■)q。当企业处于市场机制中会导致交易成本Mi,在价值网络中这一成本已经转变为协作成本Ti,成员企业的协同合作关系大大降低了协作成本,甚至趋于消失。所以,(■)p<(■)q。“归核化”使网络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精简、管理效率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显著节约,则(■)p<(■)q。综合上述分析,得到(■)p<(■)q,即pi>qi,于是(p1,p2)>(q1,q2)。

在“猎鹿博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为了规避风险,避免收益为0情况的发生,博弈双方通常会选择不合作。如果在博弈参与人之间建立激励机制(或信任机制),那么该博弈就能够实现{合作,合作}的帕累托上策均衡。事实上,企业网络的形成就是各参与企业都选择了“合作”的策略。那么,是什么促使所有企业都选择“合作”的策略以实现价值网络的形成呢?

在市场结构变革、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与知识转移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交易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为企业核心能力互补性组合提供了可能。加之价值网络内生优势强大的吸引力,企业“归核化”现象日益普遍,大大节约了企业核心能力互补性组合的成本。于是,价值网络应运而生。价值网络一旦形成,其内生的竞争优势提高了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使价值网络实现持续高效的良性运转。价值网络的稳定性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界面联系规则和价值链问责制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价值网络上任意价值模块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体价值活动的中断,这使得价值网络自地發对网络成员进行时刻监督,当某一网络成员实施有损价值网络的行为时,价值网络就会迅速做出判断,并立即对该企业做出惩罚,将该企业剔除价值网络,并从网外甄选替代企业引入价值网络。第二,价值网络的众多激励机制。深度分工机制,使企业在最大限度发挥核心能力的同时提升核心能力;协调合作机制,改变原来竞争合作的企业间关系为协调合作关系,建立一种近似于合作伙伴关系,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也产生了协同效应;资源整合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资源共享产生乘数效应,也增强了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体创新机制,加快了技术创新与知识转移,产生“1+1>2”的溢出效应,提高价值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机制,先分工、再整合的共同创造模式降低了时间等资源成本消耗,也提高了价值创造的效率;价值共享机制,根据在价值创造环节的贡献分配价值,“劳有所得,多劳多得”,避免了“搭便车”等行为的出现,保证了公平公正;风险共担机制,价值网络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市场风险,有较强的风险防御能力,同时,成员企业的风险也被有效分散。因此外在环境因素为价值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价值网络内生的竞争优势为价值网络的形成铺开了道路。

三、结论

新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和企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传统的一体化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在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生产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产业业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了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由众多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通过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模块,在交易成本降低的推动下进行互补性核心能力的组合,价值网络应势而生。价值网络的产生是传统产业结构的颠覆性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价值创造方式、竞争格局和产业环境。作为一种兼具市场机制和科层制比较优势的“亚市场”组织形式,价值网络通过深度分工、协调合作、资源整合、集体创新、共同创造、价值共享、风险共担等机制,内生出了协同效应、溢出效应等众多的竞争优势。这些内生优势使价值网络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是价值网络形成的驱动要素。综上分析得出:价值网络的内生竞争优势是价值网络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为价值网络的形成开辟了道路;与此同时,价值网络的形成离不开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市场变革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环境因素为价值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美]汤姆·齐格弗里德.纳什均衡与博弈论[M].洪雷,陈玮,彭工,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2]赵红岩.亚市场理论与企业战略联盟[J].世界经济文汇,2001(4):20-23.

[3]吴海平,宣国良.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其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24):11-17.

[4]汪婷婷,康蓉.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及锁定效应研究[J].管理学刊,2016(3):35-40.

[5]陈小勇.基于“全球价值网络”的企业内生优势生成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2):27-31.

[6]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价值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52-57.

[7]魏明亮,冯涛.从全球价值链到全球价值网络——谈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9.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
专用性资产、生命周期与企业价值
“交易成本” 需要重新定义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高等教育收费之本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不同运营模式P2P平台信用风险比较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