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杜丽娘与德古拉的相同点

2018-11-21童清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杜丽娘现实困境

摘要:杜丽娘与德古拉都是为爱出生入死,死而复生的至情之人,尽管他们的“情根”不同,尽管他们相同的追求爱的行为中仍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们在面对似乎难以逾越的现实困境时,都以不屈不挠,生死以之的方式,完成了他们对真爱的追求,体现出人类崇高的悲剧精神。本文从“现实困境”和“至情人生”对这两个文学形象的相同点作出了比较。

关键词:杜丽娘;德古拉;现实困境;至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一个话题,任何人都有享受爱情的权力,但爱情却是一朵娇嫩的花,美丽怒放,却易凋落。当爱情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对立起来时,有些人会在强大的现实压力面前,放弃自己的爱情理想,在不幸中隐忍,或沉溺于自己的爱情幻想中,终至灰飞烟灭。但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天生为爱而存在,倘若失去爱,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他们用那无比的激情,与社会以及一切阻挠他们爱情圆满的势力抗争着,演绎了一段段令人动容的唯美爱情。《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与《惊情四百年》中的德古拉堪称这类人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为了爱情出生入死,死而复生,在困难面前,不曾轻言放弃,始终如一,正是这种对爱的执着追求,使得他们的形象变得异常动人,感人。

一、杜丽娘与德古拉的现实困境相同

在追求爱的道路上,杜丽娘与德古拉始终都面临着诸多困难,世俗礼法与内心的矛盾折磨着他们,让他们在现实的困境中,只能选择以生而入死,死而复生这种异常方式,完成他们对真爱的追求。

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或把“理”与“情”截然对立起来;或把“理”说成是“纯善”的,而把“情”看成是恶,是人欲;或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因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这一“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环境与父母杜宝、杜母,儒师陈最良等人的活动构成了杜丽娘生活的现实环境,这一现实环境的理念是“理”,是“存天理灭人欲”之“理”。杜宝、杜母、陈最良对杜丽娘的态度虽然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出发点却是相同的----用封建礼教来规范杜丽娘。这一出发点是如此的明确,以至于他们都无视杜丽娘内心发生的激烈变化。而杜丽娘也只是独自在心灵中幻想着,挣扎着。因为在那样的外部环境的压抑下,她无法表现与付诸行动,她对爱情的幻想与追求只能在自我内心中激烈地冲突、挣扎与煎熬着。这一切就形成了杜丽娘的内心动作。这个内心动作具有悲剧性。

而德古拉生活的那个年代,“基督教把人类对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的畏惧和由此产生的恐敬,发展为对无法定义的创造者上帝的信仰,把人们摆脱苦难追求幸福的心灵愿望,变化成一种祈盼,等待上帝拯救的希冀寄托。宗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安慰剂。”[1]德古拉曾经把基督教视为自己的信仰,希望它能庇佑自己的幸福。可当他为信仰进行了一场圣战之后,却悲痛地发现:上帝并没有救赎他的爱人,庇佑他的幸福,维护他与妻子的爱情理想。信仰在这一刻遭到了致命性的颠覆。妻子的死唤醒了德古拉对宗教的反叛情绪,爱情与信仰分裂,德古拉无法在爱情与信仰之间取得平衡,从而陷入痛苦的境地之中。于是,为了爱情,他背弃了信仰,独自沉浸在黑暗的世界中数百年,等待与妻子的重逢。四百年后,他终于找到了妻子的转世----米娜,并开始成功地唤醒米娜深层意识中对他的记忆,这一刻,他无比激动地以为他的爱情即将失而复得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终将变为现实了。但是现实让他再一次绝望了,在世俗观念的约束下,米娜考虑之后,选择离开他,嫁给她的未婚夫。后来,当米娜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对德古拉的情意时,便恳求德古拉将她带走,但此时人鬼殊途,只有将米娜变为吸血鬼,在德古拉的黑暗世界里得到永生,才能永生维护和享受他们的爱情。可是德古拉又不愿米娜永世坠入黑暗之中,遭受诅咒与追杀。所以当米娜俯身倾向他时,他却又挣扎着推开她:“我爱你,我不能害你。”他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徘徊着,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让德古拉在无奈的境地里挣扎着,痛苦着。

现实一次又一次将德古拉逼得狼狈不堪。四百年前,为上帝而战,却不得其庇佑,不能与妻子白头偕老,信仰与爱情分裂,怒而与世界为敌。四百年后的今天,想与米娜再续前缘,却已人鬼殊途,不容于世。不忍让米娜永坠黑暗,承受着在世俗道德准则与爱情撕扯下的痛苦,德古拉在痛苦无奈的现实中隐忍着,挣扎着,最后不惜以死结束了一切,成全米娜重新为人的权利。

二、杜丽娘与德古拉的至情人生相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2]杜丽娘和德古拉两人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生命的进程,充分地体现了至情的人生境界。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词中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3]杜丽娘是达到了“情之至”的“有情人”。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杜丽娘第一次步入春意盎然的后花园,便触发了天性中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她那番“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4]的感喟,正是对所谓恋爱自由、死而不怨的强烈呼唤。

杜丽娘在梦境中自由自在,尽情释放着她那久被封禁的情感,但梦醒以后,周围还是礼教森严的冷酷现实。“寻梦”并没有让她“寻”出任何结果,于是,杜丽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但是,死对杜丽娘来说,这不是她爱情追求的终结,而是她爱情追求的开始。杜丽娘的鬼魂继续争取着自己爱情的未来。当她死后逃脱了现实的束缚,在阴间的她,敢于向阎王殿下的胡判官诉说自己感梦而亡的经过,自由自在地去寻找梦中情人并与之幽会。

杜丽娘的怀春之梦、梦醒之后的寻梦、死后的魂游幽会、最终的起死回生,这一切,使杜丽娘体现出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抗争不息的精神力量,从而走到了文学传统中前所未有的至情境界。

德古拉为了捍卫基督教的尊严,远征土耳其,讨伐异教徒。在他凯旋归来之际,迎接他的却是妻子冰冷的身体和基督神职人员无情的告诫。莉莎的死唤醒了他对宗教的怀疑和背叛的情绪,悲伤与绝望之下,近乎癫狂的德古拉将利剑穿入十字架中,他发誓要用尽邪恶的力量来为妻子报仇,用血的代价来回应神的不公正的回报。

在历经了四百年的寂寞等待和永坠邪恶的煎熬后,德古拉终于找到那让他惦念至今,依靠邪恶永生的女子---米娜(他妻子的转世),并成功地唤醒了米娜意识深层里对于他的记忆。可是,他在伦敦所制造的腥风血雨,使人类惊惧愤怒地展开了对他的追杀。当太阳落下去的那一刻,人类的剑刺中了他的心脏,重創了德古拉。此刻,爱情让米娜彻底站在了德古拉的身边,她不顾一切地扑向奄奄一息的德古拉,将他拖入城堡,濒死的德古拉对米娜说:“一切都结束了,让我安息吧。”他再一次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因为他不愿看到米娜在身为吸血鬼的境地里矛盾而痛苦地挣扎,不愿她受到世人的诅咒和追杀,不愿她永生活在黑暗的阴影中。是爱,让他放弃生命,走向邪恶,坠入黑暗;然而,也是爱,让他远离邪恶,重入光明。他把至情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情”的世界里,杜丽娘和德古拉按照自己的生活愿望行动,捍卫着他们的爱情理想,珍视着爱情,并坚定执着地追求着爱情,惟有此等至情,才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永生不灭。

作者简介:童清华(1972—)女,湖南涟源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文学、教学、素质教育等研究。

猜你喜欢

杜丽娘现实困境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