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2018-11-21陈富梅高燕妮王思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封包丘疹乳膏

陈富梅,高燕妮,程 娜,王思平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8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男68例、女60例,年龄24~60岁,病程1.2~18年。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丘疹,皮损浸润肥厚,有抓痕,诉瘙痒。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②真菌直接镜检为阴性;③男、女不限,年龄24~60岁;

排除标准:①1周内曾外用糖皮质激素;②1个月内曾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③皮损糜烂、渗液严重;④合并有严重内脏疾病;⑤合并病毒感染。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抗过敏药依巴斯汀,局部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涂擦,饮食清淡,忌辛辣鱼腥发物。

实验组加用甘芩乳膏封包治疗。将甘芩乳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区再用保鲜薄膜覆盖,每次封包2~4h,气温高时1~2h即可,7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痊愈:瘙痒症状消失,红斑、丘疹及苔藓样皮损体征完全消退100%。显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红斑、丘疹明显消退达60%~99%及苔藓样皮损有变薄改变。有效: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红斑、丘疹消退达30%~59%及苔藓样皮损变薄。无效:瘙痒仍剧烈,皮损无改善或改善小于29%。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和可能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严重不适感,皮疹无加重,依从性良好。

5 讨 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肥厚性湿疹为特征[1]。慢性肥厚性湿疹因其皮损肥厚,故一般药物外涂渗透性差,吸收能力弱,效果缓慢[2]。以往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有疗效,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囊炎等不良反应以及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封包法能影响皮肤生物学和创伤愈合过程,可增加角质层水合作用,使角质细胞膨胀,细胞间脂质组成发生改变,皮肤表面温度升高,血流量增加,因而可改变皮肤表面药物与皮肤间的分配,从而影响药物的经皮吸收,提高药效。封包的作用已获得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证实[3~4]。本研究所采用的封包药物甘芩乳膏为我科的自制乳膏,由黄芩、甘草等药物组成,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花色苷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5~6],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其中黄芩、黄芩素、黄芩苷、新黄芩素Ⅱ等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抗炎作用机制与其抗组胺释放及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黄芩素可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环氧酶与脂氧酶,从而抑制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黄芩苷和黄芩素还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抗过敏的作用。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相似,既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部分激动拮抗剂,又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抑制剂,能对抗应激下调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7~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封包丘疹乳膏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