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脂的芬芳

2018-11-20卢海娟

旅游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干粮苞米坛子

卢海娟

小时候,我们是吃荤油的,并且只有荤油。荤油是菜的香味的唯一来源。妈做菜时,我们总是馋涎欲滴地在旁边看,荤油坛子放在磨盘下的架子里,妈把坛子搬得倾斜过来,把勺子探过去,酌量着一舀,一点荤油便进了勺子。倘若勺子是热的,接触勺子的荤油瞬间融化,勺子一歪,雪白的一小团便滑到锅底,嗞嗞响着,化成茶晶样的一汪。此时,妈必定把葱花扫到菜刀上,向锅里一扬,锅里瞬间便脆响着开了花,一股油脂与葱花拥抱在一起的芳香一下子弥漫了小屋,弥漫了小小的村庄。

葱花之后是酸菜,或是豆角,妈挥动勺子翻炒,翻炒得透彻了,舀一瓢水添上。端过发好的苞米面,团成橄榄形,向锅沿上一甩,苞米面牢牢地贴在锅边上。等到贴了一圈,盖上锅盖,大火烧到沸腾,满屋的蒸汽里都是猪油的香。猪油多香啊,就那么一点点,就香了一锅菜。还有菜上面那一圈苞米干粮,苞米干粮靠近菜汤的地方油汪汪的,有晶莹细小的泡泡,那就是荤油,有了油泡泡的苞米干粮,闪着晶亮的油花的苞米干粮,在记忆里芬芳。

吃黄米干饭,最奢侈的配置就是拌荤油白糖。加了芸豆的黄米干饭,金黄金黄的米粒,粉紫色的大豆粒,撒了白糖,再放一羹匙荤油,看着那油块一点一点变小,油脂均匀地渗透到米粒之间,米粒逐渐油光锃亮起来,小孩子们已经急不可耐地把饭送进嘴里,黄米的软糯,大豆的酥面,白糖的甜腻,都笼罩在油的氤氲香气中。

吃黏火烧也可以蘸荤油。黏火烧馏得软软的,荤油泛着光芒,黏火烧在荤油里一滚,不只是糯米面的表皮变得又香又滑,连里面的红豆馅也甜甜软软的,咀嚼的嘴巴必定是油汪汪的,肥满而又润泽。

荤油是由猪肉炼出来的。杀年猪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扒油。保护内脏的厚厚一层叫做板油,猪肠子上摘下来的叫水油,两种油脂足足装了一大盆,这是那个年代一家人一年的调味。

炼油那天,妈把油脂切好,再切上一些大片猪下膪肥膘肉,加少量的水,架了劈柴煮。煮得水分全变成蒸汽,这时候要用慢火熬,嗞啦嗞啦,肥肉慢慢收縮,油渐渐渗出来,满锅雪白的肉膘变得越来越少,茶晶一样的油逐渐漫上来。妈往搪瓷盆里舀了凉水,把坛子坐到水里,开始向坛子里撇油,一勺一勺,清澈透明的油流进坛子里,直到盛满了坛子。望着亮晶晶的脂油,一种富足感油然而生。

最后,锅里只剩下些肉渣,我们称之为“油嗞啦”。“油嗞啦”里藏了太多的油的芳香:纯粹肥肉炼成的,酥滑;连带了一点瘦肉的,香脆;水油炼成的,干硬有嚼头。妈更是把沙肝胰子放到油锅里一起炼,炼好后,切了,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家人们每人一小块,大家伸出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一捏,仰起头,高高地抛到嘴里,嚼啊嚼,嚼得嘴角冒油,那滋味,真要美上天了。

妈把坛子用牛皮纸封了,放到磨架子底下;油嗞啦撒上盐粒装到一个小木盒子里,放到棚顶上。油嗞啦做成馅,配家里大酸菜缸里好像捞也捞不完的酸菜,或是初冬礤好冻在外面的萝卜丝;剁碎了烙油饼,那也是很奢侈的。在那个素食主义的时代,人们最吝啬的香,就是油脂的芬芳……

猜你喜欢

干粮苞米坛子
一袋干粮
卖坛子
临时改变
黑熊掰苞米
干粮
乡下“啃青”
我的苞米情结
盲人买坛子
坛子菜
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