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宰治后期小说《斜阳》的家庭观

2018-11-20李艳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斜阳

李艳

摘要:太宰治后期的代表作都逃不了这样的主题,即战后精神的空虚、恐慌感、罪恶感和抵抗意识。《斜阳》中体现了男性不要和道德革命这两种家庭观。太宰治把人物形象内心潜藏的虚伪和彷徨毫不保留的刻入了通俗易懂的作品之中。

关键词:家庭观;《斜阳》;战后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大街小巷如同一片废墟,瓦砾中街妓和流浪儿泛滥。黑市中充斥着酒和烟,舞厅、歌厅、麻将等新风俗开始风靡。在这样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太宰治等一群作家,自称为“无赖派”。他们都以放浪无赖的形象,受到世人关注。《斜阳》执笔期间,前两章完成于1947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剩下的六章完成于4月至6月末。是以他当时的情人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为基础所写的作品。《斜阳》一经发表便成为话题,坊间流行着“斜阳族”这一流行语。太宰治没落的1948年,已经跃居成为战后最佳畅销书,之后依然畅销不衰,现在与《人间失格》一起稳坐新潮文库长期畅销书之位。《斜阳》里没有对立与牵连,有的只有作者急于自我告白的感伤。

一、男性不要的家庭观

在日本实行家父长制度,男子是一家之主。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在背后支持着男子。同时男子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斜阳》中的男子,和传统中的男子有出入。和子的父亲去世、弟弟堕落,不参与家事、上原是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男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可谓已经丧失,与之相反,女子成为家庭的支柱。第一、和子的父亲很久以前就去世了。记忆中只有母亲。尤其是弟弟入伍以后,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母亲成为和子的生活中心。当母亲生病时,和子在旁边悉心照顾。当和子引起火灾时,母亲也没有责怪和子,而是开玩笑说是反正要烧的柴火。所以,只要有母亲,没有父亲也可以继续生活。第二、通常父亲去世后,儿子会担起家里的责任。但是直治高中就变得不良,麻药中毒、借钱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之后入伍。从战场回来后,没有好转的迹象,无所事事,沉迷于酒色。可以说是毫不负责任。伴随着贵族地位的丧失,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和子不得不担起家庭责任。于是,开始干农活、卖衣服,可以说经济能够独立了。所以,没有弟弟也可以独自生活。第三、从上原的家庭也可以看出,男子不要的观点。上原是《斜阳》中典型的无赖。始终在充斥着街妓和酒吧的街巷放浪形骸,很少回家。家里的灯泡坏了也置之不理。上原是对家不付出爱、不负责任的形象。可以想象,家里有无上原都可以的。从和子的父亲、弟弟,还有上原可以看出,男子在家里的地位和作用渐渐消失。相反,女性变得独立坚强,开始担起家庭责任。因此会产生男性不要的家庭观。

二、道德革命的家庭观

日本是家父长制度,男子地位会高于女子地位。男子是一家之主,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在背后支持着男子。无法接触社会,对家主说的话、对婚姻制度都要遵从。但是《斜阳》中,和子身边男子颠覆了传统的男子形象。另外,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和子萌生了道德变革的想法。

首先,和子爱着母亲,尊敬着母亲。搬家到伊豆后,母亲说和子是自己生活下去的理由,这对和子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所以,和子为了母亲,即使变成乡下姑娘也无妨,只要能维持生活。但是,直治从战场回来后,母亲态度大变。直治无论怎么堕落,母亲都会无条件爱着他。还有,直治出去瞎混,需要大量金钱时。母亲向和子提议,找个人家了还是去做女佣。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和子,此时意识到母亲还是偏爱直治的。果然,旧道德观教育下的母亲,重男轻女。另外,和子被丈夫怀疑出轨。却毫无辩解的机会。只能被婆家人赶回老家。丈夫的不信任、必须听命于他人、自己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还有由于生活的压迫,和子变成乡下姑娘,已经习惯了庶民的生活。意志和体力都变强了,即使不依靠男子也能生活下去。所有这些原因,致使和子想改变女性的地位。此外,上原的恶作剧之吻为革命埋下了种子。这两个原因,促使了和子的革命。即,怀上已婚平民的孩子。一方面,这是和平民联系上的手段,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反抗。另一方面,离婚并失去孩子的和子真心想要成为母亲。把自己的爱和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用孩子的信赖和爱来支撑自己。和孩子一起迎接革命,开始新的生活。之后,和子有了上原的孩子后,决定自己抚养,不依赖上原。想要建立母子家庭,和子正在一步步贯彻她的革命。家父长制度时代,单身母亲毫无疑问,会受社会舆论攻击。而且为了生活,不得不赚钱。于是从家里出来,接触社会也是必然的事情。可以預想和子的前途并不平坦。但是,她的男性不要和道德革命思想,值得尊敬。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斜阳》中两个不同的家庭观的碰撞。《斜阳》中弟弟直治害怕贵族地位的丧失,上原对社会感到困惑只是沉迷于酒色。另外,在绝望中又隐约隐藏着反抗与希望。《斜阳》中和子领悟到要通过革命的形式,开拓自己的道路。虽然是无希望的反抗的反抗,但是毕竟付诸行动当中。在战后的混乱中,对社会感到无力和绝望,因此陷入自我毁灭。所以,他的作品风格黑暗但却还原了战后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徐旻.自我身份的消解与重构[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 (02),112-119.

[2]李恒.罪意识的直接承担者[J].理论界,2008,130-134.

[3]社本武,刘立善译.论太宰治斜阳中贵族的精神世界[J].日本研究,2010,50-54.

[4]饶秋玲.精神贵族的反俗―《斜阳》中的直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83-85.

猜你喜欢

斜阳
秋江的晚上
斜阳巷里
望斜阳
竹之韵
十字路口
荷花开较晚,望断斜阳路
斜阳洒进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