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博弈中的挑战与机遇

2018-11-2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贸易战贸易特朗普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0亿美元的关税。几小时后,中国商务部便发布声明进行反击——对美国进口水果、猪肉、葡萄酒等商品征收30亿美元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国优先”思维下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布美国将回归到一个极简的原则:美国政府的首要义务是本国的公民。一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明显加重,贸易保护政策不断升级,先后对太阳能板、大型洗衣机、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作为一项竞选承诺,特朗普反复强调要扭转中美之间所谓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特朗普在强调“美国优先”的同时,再次表达了对当前贸易体系的不满,并强调要努力改革贸易体系,以促使广泛共享的繁荣和奖励,让守规矩的人都能获益。同时,特朗普一再声称,美国是做生意的地方,到美国去现在是最好的时期。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就是要通过贸易保护政策重振美国制造业,扭转美国贸易逆差,实现“让美国再伟大”的战略目标。换句话说,特朗普不是在打普通的贸易战,而是试图改变美国同中国及世界各国打交道的方式。

外界分析,特朗普此次执意挑起中美贸易战,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高科技产业,意在全面制衡中国。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为借口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重演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

根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5.3%;而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46.3%,高于排第二位至第九位的八个国家之和(44%)。

【链 接】

中国以30亿回击美国600亿,偏软了吗?

3月26日,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接受《新闻1+1》栏目采访时表示,这个30亿很好,表明中国的一个态度,很坚定也很理智。送出了很强烈的信号,美国人的信号是我要跟你打,中国的信号是我不怕跟你打。中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急于把事情升级,留下空间继续讨论和妥协。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囚徒困境”还是“纳什均衡”,把握好“不愿”和“不怕”的辩证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美双方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相互依存度高,一旦一方发动贸易战,将会是两败俱伤。贸易战或将引发货币战,一旦导致这样的后果,贸易与货币战接踵而至,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灾难性的后果。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到着手重新谈判并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再

全球化退潮是中国经济必须直面的问题到阻止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任命新成员,美国政府过去一年来的国际行为可以被解读为对合作性均衡的偏离,有可能滑向各方皆输的“囚徒困境”。虽然很多“美国优先”政策的支持者认为,美国不应对外承担过多的责任,但这与“囚徒困境”中单方面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一样,最终损伤的是整体利益,形成两败俱伤的“纳什均衡”。如果其他国家因此不再与美国合作,国际制度将有可能开始崩溃,共同利益会逐渐消失,“美国优先”将会变成“所有人最后”。因此,美国政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在谈判桌上实现利益最大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是其想要的结果。3月27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Twitter发布的推文就称:美国与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贸易谈判,这些国家多年来一直没有公平地对待美国。最终,将皆大欢喜,这才是他想要的。

中国已多次表明“不愿打贸易战”的态度,3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希望双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易战。“中国不愿意打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也不怕贸易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表述已经非常明确。如果中美打贸易战,中国可以选择在大豆、玉米和猪肉等农产品领域集中精准有效反击,包括业界所称的“铁锈带”等,都是美国贸易战的“七寸”。特朗普能够赢得大选,很大程度就是依靠农业州的支持率。中方将关税矛头对准农产品,具有“点穴”效果。

■未雨绸缪,做好最坏准备争取最好结果

中美贸易战短期未必全面开打,甚至有可能在最后时刻按下“暂停键”。但如果不可避免,那也将是一场“史诗级”的贸易战。有专家甚至认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大国崛起,如果经济战免不了,跟特朗普奉陪打一场史诗级贸易战,从长期看恐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同时,这一次中国恰恰要让他吃些苦头,打打他的威风。一旦中美贸易战最后被认定为特朗普栽的一个大跟头,它将会变成整个美国的一个政治教训,会让美方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死了同中国打贸易战的这条心。对于各地特别是广东、江苏、上海等出口大省而言,要化挑战为机遇,做好应对贸易战的准备工作。第一,保持战略定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十分的定力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通过提振内需并有针对性地发展新兴产业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第二,积极扩大进口,增强消费。出口的快速增加将造成越来越多的贸易不平衡发展,因此,应在做好进出口平衡的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优化进口结构。据悉,相关部门正在起草《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有望在近期发布。同时,进一步增强国内消费,创新流通、扩大消费、增加有效供给。第三,制定多种保障举措,应对贸易战可能带来的经营困难、员工待岗、物价波动等,把损失降到最小。

猜你喜欢

贸易战贸易特朗普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