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山村也有大梦想
——偏关县天峰坪镇小蒜沟村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2018-11-20

支部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陈磊沟村贫困户

■ 贺 雄

“扎实践行十九大精神,努力把小蒜沟建成新时代的美丽新农村”,在偏关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节点,小蒜沟村支部党员大会上,参会党员共同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目标。

“变 化”

走进小蒜沟,看到的是宽敞的进村道路、整齐的道边护栏和行道树、建在家门口的集中供水点、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和焕然一新的两委办公室,新建的小型蓄水库和规模6700只蛋鸡扶贫养殖场已投入运行,人民舞台建设和文化广场改造即将完工,先后成立了造林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蛋鸡养殖、户级光伏发电、“五位一体”金融扶贫以及渗水地膜谷子、粮改青贮玉米、劳动力专业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等一批扶贫产业和扶贫政策的稳步推进。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在为全村68户贫困户173口人脱贫摘帽“奋斗不息”。

看着今日的小蒜沟,谁又能想到就在两年前,紧贴山崖的进村道路最宽处不足三米,村民吃水靠的是雨水旱井,破旧的办公室里只有六张破损桌子和十把摇晃椅子,贫困户达到31%,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常年在村居住人口不足百人,年纪最小的也有56岁。

“小蒜沟的变化,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县、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是牵住了党建这个牛鼻子,明确了方向、凝聚了民心、汇集了力量。”该村包村领导,镇纪委书记苏保源说。

“定 向”

“抓好党建对于我们推进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明确方向。”胡建军,小蒜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样说。

小蒜沟村四面环山,常年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且耕种条件差,没有集体经济,面对31%的贫困户,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实让这位年轻的支书犯愁。

“今年,我们村的整体工作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加强支部党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切实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助推脱贫攻坚……”正在报告工作的是该村第一书记,参会的是全村党员。就是在这次年初党员大会上,小蒜沟村进一步明确了“抓好党建促发展,转变群众发展观念,确保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和‘促进产业形成,确保持续增收’根本要求”为主要内容的“一促一转两确保”工作目标,明确了“整合推进、精准发力、力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2017年5月6日,同样是一次全村党员大会,表决通过的是“小蒜沟村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咱们村脱贫还得是发展集体经济。”“我觉得村里可以再搞个养鸡合作社,发展土鸡养殖。”“目前在村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我觉得需要建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我们这些老党员当年哪个不是干出来的,现在搞脱贫攻坚,只要组织指方向,我们还是指哪打哪”。在小蒜沟村,这样的会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

就是在这样的讨论中,先后经支部委员会研究、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小蒜沟村党支部关于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小蒜沟村党支部关于加强党的“三基”建设的实施方案》《小蒜沟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基本制度》及《小蒜沟村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017年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汇报》等。

在全面强化“三基”建设方面提出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建工作两手硬”、“坚持发挥党员的重要作用”、“坚持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四个意识和问题导向”的五项原则。

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上确定了重点从“加快形成村集体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可增收项目”,“牢牢抓住‘精准’两个字,推进按人施策,实施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社保兜底”,“整合三支队伍的力量,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为切实做到“精准”二字,提出不仅要“精准到户”,还要“精准到人”,将全村贫困户及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及相关扶贫政策等主要信息汇总到一张表上,对贫困人口进一步进行精准分类,所有信息一目了然,随时变更调整,通过电脑筛选查找,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开展。

“方向明了,目标定了,办法也有了,我们村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我有信心”。现在的胡建军已没有了当时的愁容。

“凝 心”

“要真正把支部建成坚实的战斗堡垒,就一定要把党员凝聚起来。”陈磊,小蒜沟村第一书记,来自省水产育种养殖科学实验中心,村民习惯叫他小陈书记。一年的驻村生活,让这个从小在太原长大的城里娃说话都带上了偏关口音。

小蒜沟村共有22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党员7人,有6人之前担任过村支书、村主任、妇联主任等职务,政治觉悟较高,对村里的了解也深。但是,也长期存在“轻党建”和“不会抓、抓不好”的情况。目前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组织生活不规范,党性意识退化,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义务履行不充分,党员作用发挥不显著,党员和群众同质化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小蒜沟村的做法是牢牢抓住“党组织”和“党员”两个重点,一方面,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活动方式,把组织生活规范起来,把党员凝聚起来;另一方面,加强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激发党员党性意识,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是我们的‘三会一课’记录,这是我们的学习计划,这是我们自己编印的学习资料,这是我们的党课讲稿。我们还有网上阵地”,陈磊边介绍边拿出了手机,“为做好外出党员的管理,让他们也能参与组织生活,我们建立了党员微信群,会前提前将学习资料和会议讨论内容发送到群里,引导外出党员在微信群参与交流和讨论,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还有这儿”,他指着墙上的版面向我们介绍,“这是我们村所有党员共同作出的承诺,承诺内容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大家反复讨论定下的。是面向党旗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蒜沟村党员承诺——始终对党忠诚,敬畏党员身份,牢记党的使命,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自觉强化学习实践,密切联系群众,维护核心,见诸行动,在脱贫攻坚和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积极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合格党员。

这份剪短而有力的承诺内容当中,“敬畏党员身份,做合格党员”两句话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陈磊介绍说:“这份党员承诺书的酝酿和确定,经过了两次支部委员会议和一次党员会议,每一名党员都参与到了内容制定中来。特别是提出‘敬畏’二字,目的就是引导党员,既要有‘敬’,更要有‘畏’。既要把党员身份作为一种荣誉,又要深刻认识党员身份之下的职责使命;既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又要时刻以十八大以来的反面典型为警醒;要时刻把党章铭记心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同于一般群众,时刻以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指着胸前的党徽告诉我们:“村里的党员佩戴党徽,并不是支部要求的,而是党员们在‘承诺书’上签字的时候提出来的。”

近一年的时间,组织生活不仅恢复了,还更加规范了,党员们不仅重新凝聚起来了,更动起来了。目前的两个专业合作社都是由党员牵头成立的,户级光伏发电、渗水地膜谷子、粮改青贮玉米等产业项目都是党员贫困户带头实施,并积极向贫困户宣传的。

此外,小蒜沟村还围绕“八道四治四建”、防汛应急、村容村貌等工作,开展了多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引导党员当好“八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经济发展引领员、脱贫攻坚指导员、为民办事代办员、文明新风示范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维护员、安全稳定巡逻员。

在陈磊的工作日记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以规范制度落实,创新活动方式,筑牢脱贫攻坚的桥头堡,以强化党员管理,激发党性意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先锋力量。前沿的指挥部建起来了,冲锋的队伍准备好,这就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

“聚 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小蒜沟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方面,也体现在村风的变化上。今年,各项产业扶贫项目均顺利推进,村民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的少了,说扶贫政策的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小蒜沟村还能发展些什么产业,还有哪些基础设施需要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家乡的发展。这些都要归功于村里的“三无”讲习所。

所谓“三无”就是指没有固定时间地点,没有固定授课人,没有固定方式。村里的每名党员都可以是授课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向村民宣讲扶贫政策、宣传党的主张、分享新的理念。在方式上力求多元化,平时聊天可以讲,大喇叭里可以讲,微信群里也可以讲,目的就是更好地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不等不靠,脱贫致富。

陈磊说:“总结近两年的发展,支部提出了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加强支部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切实提升村级治理能力的‘三位一体’工作布局。如果把农村的发展比喻成一辆农用车,那党建就是前轮,控制着方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治理能力提升就是后轮,共同推动车辆向前。但是,光有三个轮子是不行的,能不能跑起来,跑得快不快,关键在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村民渴望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所以,只有切实转变群众发展观念,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各项工作才能持续向前。就像习总书记讲的,扶贫更要扶“志”,扶贫还要扶“智”。

“2018年我们计划开展坡地经济果木种植,同时林下散养土鸡的产业项目试验,如果收到成效,就逐步扩大规模”,对于小蒜沟的明天,陈磊信心满满,“新时代的农村如何发展,塘约村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但只有一个塘约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实际行动扎实践行十九大报告,努力把小蒜沟建成一个具有样板意义的美丽新农村。小山村也要有大梦想。”

新建的人民舞台很快就要竣工了,村民们一同为即将落成的舞台编了一副对联:“新时代新台新貌展新风脱贫致富共建美丽小蒜沟,跟党走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奔小康同圆千秋中国梦”,横批“撸袖加油干”。这既是小蒜沟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他们对创造未来的信心。

猜你喜欢

陈磊沟村贫困户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楚汉之争(七)
楚 汉 之 争(八)
故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陈磊作品
别了,半沟子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