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碗(外一篇)

2018-11-20王族

绿洲 2018年1期
关键词:酸奶核桃

王族

新疆人有个习惯,吃饭到最后上一份酸奶,所有人便都很髙兴。讲究的人,多用木碗盛装酸奶,同时配上木勺,大家极富仪式感地喝完酸奶,饭局遂宣告结束。

在南疆和田一带,至今仍盛行木质餐具,人们喝酸奶必用木碗,更有不少人则用木碗吃饭。曾见一老人端一木碗吃揪片子(汤饭),问他为啥不吃拌面,吃揪片子能吃饱吗?他一晃那木碗说,吃拌面就不用木碗了,我于是明白吃拌面用另一种木质盘子,不能混搭使用。

细看老人的木碗,其形状美观,颜色鲜艳,花纹精巧,犹如一件艺术品。试想,端着如此完美的碗吃饭,那滋味一定分外不同。

与老人闲聊,得知他自小用木碗吃饭,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想必要用一辈子了。他手中的木碗出自他手,在二十八岁那年用了五天时间做成,一直用到现在。我惊异于五天才完成一个木碗,看来做木碗耗时。不料他说这不算什么,有的碗要用十几天才能做完,不过那样的碗是看的,不是用的。

聊得兴起,老人遂给我介绍,南疆有木碗、木勺、木盘、木盒、木盆、木桶、木缸、木杯等,多用白杨、泡桐、柳树、杏树、桑树、枣木、核桃树等木材做成。这些木材有韧性、无毒、无异味、不易变形,且降温快,用之不烫手不烫嘴,同时还结实耐用,不会被碰碎或摔坏。

木碗除了用于吃饭外,还可以装酸奶、羊油、玫瑰酱、无花果酱、酥油等,可使其不变质。

后来见到一家木碗作坊,操作者将整块木头放机床上,左右摆弄,便有密集的泡花飞溅而起,在他身上落了一层。我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看到了截材、刨面、定型、挖凹的过程。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操作者小心翼翼将其举到机器前,让转轮一点一点地车出圆形,基本上有了一只碗的形状。我以为他就那样做碗,不料他却关了机器,手持凿刀一下一下地凿,慢慢地便有了碗沿的形状。照他如此速度,没有一天恐怕完不成碗沿,至于碗肚、碗底,以及里面的凹口,则就更需要时间了。我没有多余时间等待,便转身离去。这世间的事情,能目睹或经历的往往有限,大多都凭借理解和想象去完成,再或者将其装在心里,使之成为念想,倒也不错。

在和田“核桃王”所在地,见到了用核桃木做成的木碗,里面装着“核挑王”结出的核桃。碗和核桃是同一颜色,让人觉得庒重珍贵。问及价格,漂亮的女服务员说,必须连核桃带碗一起买,这两种东西从不分开卖。我买了一碗核桃,不,是一个精致的核桃木碗,还有十几个“核桃王”结出的核桃,回家舍不得用碗,亦舍不得将核桃吃掉,一直收藏到现在。

在另一地,见一户人家卖木碗,便想买几个拿回家吃饭。在选碗时发现有一对颇为精致,便下决心哪怕多花一点钱也要把它们买下。不料男主人连连摇头表示不卖,然后解释说他女儿快出嫁了,他再做两个木勺后,就配齐了那对木碗,让女儿带到新家去。虽然一对木碗木勺不足以成为嫁妆,但他觉得寓意深刻,寄托着让女儿过上好日子的愿望。

听他那么一说,便觉得人家的木碗如此重要,我不能再提出请求,便另买了两只碗带回了家。

去年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那人去昆仑山,寻找给女儿做木勺的好木头,不幸遇上洪水命殁。他女儿出嫁的那天,抱着两个木碗,泪流满面,一步三回头。

马镫子

马身上的东西,我独爱马镫子。每次见到,必多看几眼,总感动于它们的稳重、大气和精致。

有时候甚至会在脑子里冒出一个疑问:没有马镫子的时代,骑马者是何等难受?

这样的疑问,从发黄的历史册页能找到答案。比如,北燕之前的人骑马,是没有马镫子的,他们用双腿紧夹马腹,双手紧抓马鬃,有时候还是会被摔下来,轻则受伤,重则丧命。没办法,人常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他们为了提高速度,就得吃那个苦受那个罪。

好在北燕人发明了马镫子,解放了人的双腿和双手,亦让马轻松了很多。

马镫子的好处是,可方便上马和下马,利于平衡身体,也更容易控制马匹。

因为那时处于冷兵器时代,其时的马便多用于作战。马镫子甫一出现,便在骑兵中广为传播,骑兵们在飞奔的马背上且骑且射,大幅度灵活摆动,左劈右砍敌人。

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曾说:“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和马结为一体。”

但马镫子亦让马从此开始了另一使命——帮助主人显示身份。因为有马镫子保障,骑乘者不会从马背上掉下来,所以一些有身份的人或官员,很快便喜欢上了骑马,他们选择的马匹,配置的马镫子、马鞍子、马鞭子等,均为上乘。自此,马成为主人身份的象征。在汉代,仅皇帝可以骑马,其他官员上朝均坐牛车。如果按现在的时间算,皇帝在上午八点上朝的话,大臣们大概在四五点就得出门,然后坐着慢悠悠的牛车,一路昏昏欲睡,往皇宫方向行进。此种现象,英国的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又总结出一个说法:“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主义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英国人爱马,关心的都是有关马的事情。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中国人发明的马镫子,才使中世纪的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如今,冷兵器时代已成为过去,骑士时代亦已经结束。

在阿勒泰的那仁牧场碰到一位牧民,他骑一匹黑马,悬于马腹两侧的两个马镫子,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细看,是用黄铜铸就的,应该是有年月的老东西。他下了马,用手去摸了摸马镫子,我问他此举是何用意,他咧嘴不好意思地一笑,说他因为钟爱马镫子,下马后便对其抚摸了一番。

他装了一肚子关于马镫子的故事。有一次他夜宿于一个山谷,有一只哈熊(狗熊)闻到他身上的气味,遂扑到他跟前欲将他扯碎吞噬。但那一刻月光从马镫子上反射出的光射到哈熊脸上,它看了一眼马镫子后便转身而去。哈熊怕马镫子,此话在牧区人人皆知。

另有一次,一只狼冲进他的羊群,张开大嘴,眼见得那四颗獠牙像刀子一样在羊脖子上一滑,羊便倒在了地上。他手中无刀亦无棍棒,便解下马镫子去打狼。狼不知马镫子的厉害,扑过来咬他的喉咙,他一马镫子砸在狼头上,狼口吐几股鲜血后,眼睛里的凶光如同熄灭的灯一样暗了。

后来聊到另一事,他说马镫子除了可防身外,还可以用于晩上枕着睡觉。我觉得马镫子太硬,枕上会硌得脑袋不舒服。他说没喝过的水怎么能知道甜不甜,没走过的路怎么能知道长不长?我便信了他的说法。

我提出晚上枕马镫子一试的想法,他答应了,但到了晚上睡觉时,他却闭口不提答应过的事情,而是将那对马镫子枕在了自己的头下面。我想,他不是忘了,而是舍不得。

猜你喜欢

酸奶核桃
爱喝酸奶的表弟
我给酸奶贴标签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
小鬼当家之超市购物
自制手工酸奶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猴子拾核桃
巧剥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