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释 “失误被放大”

2018-11-20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发飙特权成龙

人皆可能有失误,失误的影响有大有小。有的失误当时没意识到,过后自己觉察或是被别人发现、指出,于是恍然大悟。失误之后呢,自然希望影响愈小愈好,“风过了无痕”。前不久著名影星成龙发现自己的一次演唱会有一些失误,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歉意:“昨天忙忙叨叨迎来送往一整天,今天才有空看一下自己昨天唱歌的视频,发现很多地方都跑调了……真是愧对来现场的朋友们。本来我想说自己也不是个专业歌手,但是工作人员在旁边悠悠地说:‘大哥,你现在正在出新专辑……’这下我也无话可说,没有借口可以找了,还是要承认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下次要更认真地彩排,更好地去注意每一个细节,感谢大家的宽容!”成龙的检讨得到观众的谅解,很多人还没听出来跑调呢!成龙主动检讨,尽快止损,态度诚恳,言辞既不拔高也不护短,失误对自己形象的影响可谓云淡风轻!这样处理失误可算是成功案例。与此相反的事例也很多,当事人没觉得有多大失误,却引起很大反响,损害自己的形象,舆论持续发酵,问题越滚越大,甚至酿成名誉的危机。

失误造成影响首先在于事实,对待失误应该实事求是。夸大、歪曲事实,或者掩盖真相都是错误的。人们常说的“失误放大”多指失误受到更多人观察了解。然而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议论,应该更有利于真相大白。有人抱怨自己的失误被放大了,埋怨有人小题大做,故意找茬。可是认真了解了解、研究研究,发现很多抱怨并没啥道理,关键还在于失误的真相!

2018年5月,“严夫人发飙”的新闻受到全国关注。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的夫人到幼儿园大耍威风,为女儿受到老师“孤立”大吵大闹,事后自己还在微信群里宣扬,自行宣告涉事老师被开除。话语间给自己的女儿贴上了标签:“严书记女儿”,还不经意地透露出“内定女儿上名校”。儿童受到老师不合理对待,家长指责本来合乎情理,但公众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是官员的特权。权力的任性、滥用之后的得意洋洋令人愤慨,舆论对严书记一家的指责铺天盖地。不久后,四川省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审查调查“严书记”,舆论一片赞扬。也有人为其扼腕叹息,一个貌似有大好前程的官员,意外地被骄横的夫人高调发飙给“坑”了。事件发生过程中严春风并无一言一行,被牵扯上好似有点倒霉。然而,舆论放大了幼儿园“小水塘的风浪”,追究到官员的特权,官员合法收入与家庭生活水准不相称,严书记一步步成为舆论最终的焦点。深入思考一下,舆论并没有放大事实,而是追究真相。“严夫人发飙”提供了问题线索,耍威风牵涉到搞特权,搞特权牵连到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被抽丝剥茧般地揭露出来。“严夫人发飙”的“失误”引起公众聚焦,但与其说严书记是“栽”在夫人手中,不如说他是自作自受。

很多人感叹失误被放大,实际是一种“自利归因”。人们常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而将自己的失误归因于环境影响和别人出错。对他人失误的评价正好倒转过来,倾向于将他人的失误归因于个人的品行缺欠或无能。尤其应该警惕的不是过失被自我放大,而是容易放大别人的失误!

领导干部、公众人物言语行为有过失,哪怕是一句口误、念错一个字,都可能引起强烈反响,甚至舆论发酵。这种情况主要在于当事者的身份和影响广泛的传播平台。失误往往属于意外,甚至有点稀奇,于是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迅速传播开去。失误在于言语行为背离情理,违背常识,一旦发生,即成事实。自己独自醒悟,还是别人议论纷纷,并不能改变事实真相。通常感觉的失误被放大,实质是影响被放大。有的失误可能无人理睬,有的可能引起一场风波。无论影响大小,当事者自己都应该坦然面对。平时加强修养,谨言慎行,可以避免很多失误,特别是低级错误。

发生失误,认真吸取教训、减轻不良影响也是重要的。要讲究方式方法,实事求是承认是最根本的。对失误能找出合情合理的原因,诚恳认错并吸取教训,影响总会止损。

猜你喜欢

发飙特权成龙
无聊是一种特权
物种缘何濒危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
最短小说
反击
第二部
请卸下心中的“特权牌照”
寻找成龙等
成龙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