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探讨

2018-11-19陈源倍陈欣怡李志杰

中国市场 2018年36期

陈源倍 陈欣怡 李志杰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事业也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我国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社会各界人员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新社会当中要想更好地面对就业,就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文章围绕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为主题来展开研究,通过详细地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来合理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们在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110

1 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客观因素

1.1 当前大学生生存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客观因素,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上的一切和经济结构相关的事物都在发生改变,所以说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会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从整个国际经济环境来分析,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那么就会导致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

1.2 当前各高校培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针对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扩招模式的分析,还是有一部分高校采用着传统的扩招模式,那么就会促使大学生的质量不够过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并且教师的专业性技能比较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阻碍作用。其次在一些高校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意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度有待進一步提升。[1]

1.3 大学生家庭和企业因素造成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因为在有些企业当中,对大学生人才存在评价和使用机制的影响,也就是说,有些企业在选择人员的时候不会按照相应的指标来选择,将一些高学历的学生和普通的员工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中,那么这种现象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在家庭中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也将会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不良的因素。

2 影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观因素

2.1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造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主观因素之一就是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不够全面,也许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受到“填鸭式”教育和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学校中的目标责任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积极,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

2.2 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对大学生造成的主要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进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当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市场经济竞争风险和观念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种择业错误和心理自卑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也将会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业发展以及规划形成巨大的阻碍,也可以说社会多元化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说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让我国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当中转化率这一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

2.3 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大学生在注重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团队意识。在大学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困难,而不是遇到难题就被打倒。但是根据当前我国一些大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大多数大学生的独立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并且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不强的现象,种种不良原因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

3 针对于促进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措施的分析

3.1 根据当今市场的基本需求合理地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各所高校一定要及时地了解当前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各项工作能力。那么各所高校可以和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让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走进大学学堂来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让高校中的大学生走进企业来加强自身的专业性技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2 有效地采取措施来提升各个高校国际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各个高校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地展开和培养更优秀的国际性人才,从而为我国的海外业务提供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那么,有关高校可以制定双学历学位“3+1”“2+2”等培养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资源丰富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在高校中开设一些国际外语和法律等热门选修课,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4]

3.3 创新和改革当前各个高校的教育模式

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在学习进步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就业观,那么针对当前一些高校教学现状的分析,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观,那么只有通过创新和改革当前各个高校的教育模式,发挥出每一个教师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完善大学生的技能能力,才会为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完善和创新各个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

完善和创新各个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是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不能全面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反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所以说,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培养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是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个人爱好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流程。[5]

4 结 论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那么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当今市场的基本需求促进高校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当前各个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及创新各个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等来合理地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大学生的顺利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佩升.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

[2]杨晶.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5(14).

[3]莫树培.“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新思路——从提升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谈起[J].大学教育,2012,1(7).

[4]朱丽娟,秦龙.浅谈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0(5).

[5]周伟伟,陈伟.兼职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