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2018-11-19朱德勇

中国市场 2018年36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工业化信息化

朱德勇

[摘 要]深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发展,是培育产业新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烟台市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39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重要驱动。深入推动“两化融合”,是培育产业新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烟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烟台是一个工业大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经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也步入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所以加快烟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1 烟台“两化融合”发展的现状

1.1 “两化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从初级应用开始向深度应用发展,“两化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据来自烟台经信委的调查,烟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两化融合”达到初级应用水平的占23%,主要是在财务、办公或者辅助设计等单一方面实现信息化应用;处在中级应用水平的占69%,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应用;达到集成化高级应用水平的占8%,在企业的管理、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等业务流程基本实现信息化应用集成。

1.2 信息智能化装备应用得到普遍重视

目前,从烟台百户重点企业应用装备情况看,共拥有生产设备76406台套,其中应用信息化设备27232台套,设备信息化应用率达到35.6%,关键生产环节应用信息化装备率达到70%以上,基本符合整体情况。招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汽车悬挂、车桥生产线,全部采用机器人焊接和自动化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国内大型汽车生产厂家的认可,年产量突破2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1.3 一批重点行业、示范企业形成集群带动作用

在烟台工业行业当中,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两化融合”处于领先地位,应用率达到85%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意识和积极性较高;大型骨干企业更加注重在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生产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具有人才、技术、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信息化投入力度较大,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形成了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带动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发挥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1.4 信息化应用效能明显

据来自烟台经信委的调查,烟台“两化融合”使工业企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产品设计周期平均缩短50%,生产计划执行率平均提高30%,产能提高20%,库存降低40%,原材料消耗降低15%,产品成本降低20%,管理人员减少10%,资金周转率提高100%。

1.5 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矿山、冷链物流、港口管理、智能电网、精准农业、安全监控、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立了包括芯片设计制造、电子标签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设备研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与硬件、设备销售、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第三方服务等环节的物联网产业链结构。目前拥有一批物联网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和第三方组织,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2 烟台“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投入不足

目前,烟台的部分企业对“两化融合”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战略不匹配仍存在普遍性。究其原因,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比较传统,信息化项目的投入特点是硬件、软件投资较大,而且很多成效具有潜隐性,造成企业对信息化投入比较谨慎。

2.2 “两化融合”推进体系尚需完善,政策有待优化

与“两化融合”在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相比,烟台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推进“两化融合”上的政策支持体系缺乏统筹力度,缺少一套有效、持续鼓励发展的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信息化应用对全社会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有待提升。

2.3 公共服务平台刚刚起步,服务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烟台企业信息化应用正从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跨越,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把各个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对统一技术标准提出了紧迫要求。工业云、政务云等一些面向区域及产业,服务于“两化融合”的公共平台、数据中心建设与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方面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建成,对工业发展和信息化支撑能力还不够明显。

2.4 专业人才匮乏,对“两化融合”的推动力不足

目前烟台工业企业内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普遍紧缺,特别是缺少既熟悉企业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精通企业管理的管理层人才,不懂信息化技术,无法明白企业需求何种技术;另一方面,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不懂企业管理需求,无法将技术融入到综合管理需求中,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3 加快推进烟台“两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3.1 政企高度重视,加快完善协同推进体系

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结合企业情况,完善信息系统架构,探索多元化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政府是“两化融合”发展的主导者,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地区“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发挥智库作用实现科学决策;建立“两化融合”评估体系,提升评估效能;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加大扶持激励力度,构建起多方参与、共同配合、运转高效的“两化融合”推进体系。

3.2 实施以点带面,多层次建设信息化示范工程

组织实施工业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选择1~2个应用基础好、有示范作用的重点县市区;机械、食品等1~2个信息化应用广泛、转型升级迫切的行业;10~20个行业影响力大、有一定信息化应用基础的企业重点推进,建设一批“两化融合”园区、融合工厂、融合车间和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形成经验,全面推广。

3.3 突出服务共享,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烟台工业云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软件、设计与生产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营销推广、政策信息、金融资源、人才培训、行业诊断、趋势分析等服务。推进相关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通過先进的数据采集及智能化分析技术,并结合广泛的调查研究及后期处理,为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决策提供专业的数据和分析服务。

3.4 顺应“互联网+”,促进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顺应“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工业发展全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全产业追溯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数据的处理和挖掘能力,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改进工艺流程、预测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等。

3.5 构建智力支撑,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驻烟台各高等院校要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人才。政府层面,建立“两化融合人才库”,把全市重点企业、大专院所的专业人才信息统一集中入库,搭建人才有偿援助平台,为需求专业人才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层面,要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制定培训制度和培训规划,加强与驻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对员工进行专业与知识结构方面的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辽,王俊杰.中国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及其收敛趋向分析——基于工业信息化与信息工业化视角 [J].中国科技论坛,2018(5):32-40.

[2] 沈洪才.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政策解读及机遇分析 [N].中国航空报,2017-04-27.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工业化信息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