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8-11-19

风景园林 2018年9期
关键词:石笼挡墙景观设计

1 项目概况

北京中信金陵酒店坐落在北京平谷区西峪水库东南半山之上,酒店建筑背山面水,分为山下的运动休闲区、山腰间的主体建筑群及山顶的高级套房区。景观设计对象主要为建筑周边山体和湖区,设计面积10.63hm2。

2 设计理念

中信金陵酒店设计项目区位依山傍水,建筑设计希望整个建筑群能够如磐石般错落叠置于山坡上,背山环抱一汪湖水,构成依山观水之势。

景观设计则延续了建筑设计方的设计理念,并更加重视周边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打破人与自然、人工与原生态间的界限,使景观设计以“无我”境界存在其中,将建筑与山地生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同时,创意性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尤其是传统山水画的艺术手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又营造出“环境如画,人在画中”的境界,恢复与创造诗意化的山水园林景观,构建良好而丰富的生态系统。

3 建筑融于风景的中国山水画境

3.1 扩大湖景,营造天然图画

酒店坐落的山坡之下原为一片淤塞的洼地、泥塘,周围生长着野生的柳树、槐树。通过梳理淤泥和植被,将水库水引至山脚,扩大湖景。运用传统园林艺术“借景”的手法,将西峪水库的湖景和远处山景融入场地之中。梳理后的周边地形、保留的现有植被和生态驳岸,将景观湖与周边环境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图画。

3.2 通过园林设计手法将建筑的功能性载体景观化

客房区各层的室外疏散楼梯通过景观设计手法,转化为错落于山坡间的坡道、游径与观景休闲平台,并与挡土墙及植被组成山地花园。同时依照山、水、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视线关系形成不同视觉场景的景点与观景点,并与步行路径串联而成系统的游赏路线。

3.3 将自然风景引入内庭设计,丰富酒店活动场所

延续山地设计手法,让自然渗透流淌到建筑之中,建筑与山林穿插交融。木地板沿建筑的轮廓线从地面掀起,形成折面,组成挡墙、花池、树池及座椅,有利于游人远离危险地带,聚拢在安全且视觉良好的区域。此外,多样化的场地可以举办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活动,为酒店带来经济收益,将场所转化为生产力。

4 艺术手法的生态修复

4.1 景观湖与山地雨洪管理系统

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普通雨水管不能够完全合理地解决山地环境的雨洪问题,而景观湖具有重要的集蓄雨水的功能。山体汇流的雨水经由建筑屋顶花园、庭院、透水路面、生态挡墙、水生植物再汇入湖中,延长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减缓了径流速度,提高了雨水的下渗率,具有一定的雨洪调节功能。

4.2 修复山体,运用生态手段将建筑掩映于自然之中

将生态工程与造景结合,采用生态手段对原有山体进行修复,包括运用石笼生态墙、生态护坡草毯、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措施,达到固土、减少地表径流、管理雨水、过滤砂石枯叶、防止水土流失等目的。将当地山石碎料装填石笼,构筑生态挡墙。在挡土墙、建筑外立面种植地锦等攀援植物,石笼挡墙内添加乡土攀援植物及草籽组合,尽可能通过植物生长隐藏人工痕迹,让建筑掩映于自然之中。

4.3 适地适树塑造四季景观

在场地内栽植山野植物及岩生植物,达到充分融入山水环境的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其他地方移除的植物提供庇护地,将其移植在园区适宜的位置,担当景观设计师对于生态保护的责任。

4.4 景观塑造促进生态系统的还原

还原并构建良好而丰富的生态系统,对场地内湿地、中风化岩和微风化岩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地被野花演替及优化、山体排水和雨水利用等多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同时对于现场地形的塑造,硬景的形式与位置,苗木与种植点的选择也做了反复推敲,最终确保整个设计在景观塑造和生态修复之间实现互益共赢。

4.5 预制再造石艺术混凝土的应用

在项目庭院设计中应用了预制再造石艺术混凝土(宝贵石艺),这种新型人工合成材料经济美观并可以大量消化工业废料,具有板薄、质轻、面幅大且抗压抗弯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可以在色彩、肌理、形状、面幅诸方面实现复杂变化的设计意图。设计施工期间,与厂家反复进行材料样板的实验,为解决室外铺装的坚固和防滑问题,尝试不同肌理,最终选择地面上的树影作为肌理,使庭院铺装与建筑和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中信金陵酒店总平面图

石笼挡墙化解高差,营造诗意化环境

景观湖亲水平台望向西峪水库

客房区各层的室外疏散楼梯通过景观设计手法,转化为错落于山坡间的坡道与观景休闲平台

猜你喜欢

石笼挡墙景观设计
外海深水钢丝石笼高效、高精度安装研究与应用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电焊石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浅谈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石笼的应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格宾石笼在普兰县斜尔瓦防洪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