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刃之功 千锤百炼

2018-11-19向明

中华民居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料木工木匠

紫檀托泥圈椅

刘更生从小便与红木家具渊源颇深。他的父亲是享誉京城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简称龙顺成家具厂)的一名老木匠。1983年,刘更生的父亲退休。随后,刘更生便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龙顺成家具厂 ,开始了他的木匠生涯。

“木匠学徒并不是一入门便能上手做工的,而是要先学会制作工具。行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活干得好不好,还得先看‘家伙’好不好。”刘更生说,“只有‘家伙’做好了,然后才能跟着师父慢慢学习手艺。”从入门的那天起,刘更生便一边向师父请教,一边制作工具。直到他将锯子、刨子、凿刀等各式工具都备齐了,才正式跟着师父学习木工。

做木工活儿看似简单,真上手却并不容易。刘更生第一次给木头开榫时过于大意,一不小心就将榫头弄折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师父从后面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正是这一巴掌,让刘更生深深意识到:木工是一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才能做好的工作。他摸着火辣辣的脸,发誓要练好这“童子功”。

从那以后,别人下班休息了,刘更生却背着一大包废旧木材回家练习。下锯、凿孔、雕刻,这些最基本的动作被他重复了成百上千次。深夜里,他时常熬红了双眼,一双手上更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细细密密的伤口。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刻苦努力,刘更生的木工技术很快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然,勤奋好学的刘更生并不满足于此。在平日的跟班中,他更是时刻谨记师父的教诲,坚持做到“三勤”—即手勤(勤做)、眼勤(勤观察)、嘴勤(勤问)。在跟随不同师傅学艺的过程中,他很快学会了各位师傅最擅长的技艺,并最终将其融会贯通、为己所用。1986年,才学徒两年多的他就已提前出师(一般需跟班学习约三年时间才能出师),开始独立完成工厂的家具制作任务。1988年,出师不过三年的刘更生参与了北京饭店贵宾楼家具制作等多个重大项目。尽管工期紧张,他还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并从此渐渐在京作红木家具圈子里闯出了名堂。

刘更生在工作中

在其后的三十年里,刘更生凭借日益精湛的技艺和扎实肯干的敬业精神,逐渐成长为龙顺成家具厂京作红木家具第五代传人。随后,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他2010年6月获得“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1年获得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家具手工木工”优秀奖,2012年获得北京市经信委“工艺美术二级大师”的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刘更生知道,这些荣誉既是奖励,也是鞭策。他必须时刻保持着空杯心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担当得起“传承人”这个称号。

今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组织举办了“北京大工匠”挑战赛。刘更生再次迎来了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顺利闯入决赛。决赛的比赛项目是制作一个金丝楠木小插屏。主办方只提供一块30厘米见方的金丝楠木板和一些碎木料,要求参赛者根据图样对木材进行加工制作,做得最快最好者获胜。在比赛中,刘更生几乎一直保持着“骑马蹲裆”的姿势,手不停地忙着裁木料、打磨、抛光……5个小时之后,他制作完成的小插屏精致无比,看上去线条流畅,摸上去光滑,拿起来结实,17块碎木料也全部被他恰当地选用在了小插屏的不同部位,连一块木料都没有浪费,他制作了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

刘更生能当选“北京大工匠”,在旁人看来一点都不意外。与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经过多年的锤炼,早已熟悉了它们的习性。“要想打好一个眼儿,首先你得把木板放在屁股下边压一半,然后侧着身体用锤子凿,用力得均匀,那样眼儿打出来才光滑,木头也不会开裂。”说起家具制作来,他如数家珍。显然,家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他都已铭记于心。“一个木匠的基本功如何,决定了他做出的家具的质量如何。”刘更生说,“只有基本功练扎实了,制作时才能游刃有余。”

紫檀福寿花篮椅

猜你喜欢

木料木工木匠
鲁班妻子的发明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木匠身影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管仲选才
黄木工
黄木工
谭木匠
快捷方便的跑道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