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80年办报史看《陇东报》的全媒之路

2018-11-19黄天洲高振华

记者观察 2018年14期
关键词:陇东庆阳

文/黄天洲 高振华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着一份特别的地方性报纸——《陇东报》。这份报,发轫于中华民族最痛彻的家国记忆;这份报,背负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关怀;这份报,满载着庆阳大地最生动的沧海桑田。

曾经一纸之薄穿越烽火岁月,如今全媒姿态记录时代风云。整整走过80个春秋的《陇东报》,已不仅仅是那张单薄的新闻纸,《陇东报》正在全媒融合之路上阔步前行。

一、鲜红印记

1937年10月,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在红军教导师政委兼中共陇东特委书记袁国平的领导和关怀下,《陇东报》的前身《救亡日报》在庆阳城创刊,为中共陇东特委机关报。1938年3月,《救亡日报》在出版至第175期时改为《救亡报》,每周不定期出版。

1942年6月30日,《救亡报》出版至第474期停刊。7月7日,《救亡报》更名为《陇东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亲笔为《陇东报》题写了报头。毛主席是应中共陇东特委书记马文瑞邀请,欣然命笔的。1992年,80岁高龄的马文瑞重回庆阳,兴致勃勃地回忆了当年那段难忘经历,并向随行采访的《陇东报》记者讲述了那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解放战争年代,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陇东分区首府庆阳城,陇东报社随陇东分区党政军机关随时转移,陇东报社印刷设备靠人背、驴驮,工作人员带着收报机、纸张、油墨等四处转战。1946年9月,途经庆阳的王震将军赠给陇东报社一台收报机,用以接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新闻,让广大军民了解时局战况。荒郊野外、破庙窑洞、农家院落都留下了采编人员忙碌的身影。陇东报人用一支笔、一个本记录战事,支一方小桌刻制蜡版,及时编发《号外》《捷报》《新闻简报》,向陇东军民传达党中央的声音,报道全国各个解放战场胜利的喜讯。1949年7月,庆阳全境解放。7月26日,中共陇东地委改称中共庆阳地委,《陇东报》即转为中共庆阳地委机关报。

新中国成立后,《陇东报》依然备受关注。1950年至1952年,在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支持下,《陇东报》陆续获得调拨的印刷机、铅字等设备,并建设起了印刷厂。1952年6月1日,《陇东报》告别了落后的石印、油印,正式改为铅印。1955年10月16日,《陇东报》因庆阳、平凉两地区合并停刊,与《平凉农民报》合刊出版。

二、薪火相传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5年6月,《陇东报》经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仍为中共庆阳地委机关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为复刊题词。

复刊后,《陇东报》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反映人民大众呼声,忠实履行党报使命,为庆阳改革发展凝心聚力,把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成就浓缩在一篇篇报道、一张张图片、一块块报纸版面上。

复刊后的《陇东报》从未停止过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脚步。从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到拥抱“数与网”;从四开小报黑白版面,到对开大报彩色印刷。《陇东报》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步微小进步,都把《陇东报》的发展带入新的天地。最初那团红色的“新闻薪火”,自《陇东报》复刊起越燃越旺。

三、全媒梦想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也加速重构。巩固壮大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任务更为紧迫。

近四年来,《陇东报》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为目标,改革前行,创新进取,开启了全媒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以“掌中庆阳”新闻客户端为龙头,网站、微信、微博、户外电子阅报屏、手机报等7个新媒体,形成了覆盖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屏等各类终端的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展示出了由纸媒、掌媒、网媒、屏媒构成的新媒体矩阵多元聚合传播的效应。融合发展焕发出的空前活力,使陇东报全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宣传庆阳的新型主流媒体,筑起了庆阳主流思想舆论的主阵地。

从一张报纸,到全媒体形态的传播平台,《陇东报》在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融合,实现了移动优先、一次采集、多元发布。如今,您只需动一动手指,《陇东报》就将带您进入一个全媒体信息世界。

《陇东报》最初那血与火的荣光,已被时代风云激荡出新的梦想。把这一纸荣光,绽放成一朵绚烂夺目的全媒之花,就是陇东报人新的光荣与梦想。

猜你喜欢

陇东庆阳
Our Best Friend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路线图
向阳如葵 奔腾似海